|

财经

广东人才引力场“发威”:助推文化产业驶入“数字快车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16 17:53:08

(原标题:广东人才引力场“发威”:助推文化产业驶入“数字快车道”)

南方财经记者 孙静芳 广州报道

“城堡美到发光,伸手想去摸冰柱时,脚下突然传来冰面开裂的震动,寒风裹着细碎冰晶扑到脸上,连冰龙飞过的气流都能真实摸到,8K超高清冰爽的感觉太逼真了!”刚体验完VR《魔法冰堡》的游丽丽同学忍不住惊叹道。

11月15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举行的“百万英才汇南粤——文化产业人才荟”现场,文化科技主题展区将文化“玩”出圈了,南方财经记者和大量前来求职的年轻学子们体验了一把“文化+科技”带来的酷爽。

事实上,“文化+科技”融合的生动场景早已在广东全域铺展,而就在上周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6万名现场观众与屏幕前的亿万观众共同见证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科技盛宴。当虚拟的醒狮在空中腾跃翻滚,与真人舞狮者隔空共舞;当AR技术让龙舟“划”入观众席,激起数字浪花,这一刻,岭南文化以一种既熟悉又新奇的方式被重新讲述。

作为数字经济大省与文化资源强省,广东近年来以政策为引、以技术为翼、以企业为主体,以“文化+科技”的双轮驱动,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构建起多元融合新生态,一场由文化与科技共同驱动的产业变革悄然生发。

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形态重塑

走进“百万英才汇南粤——文化产业人才荟”文化科技主题展区现场,只见X-META机遇时空的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年轻学子们排队等待体验VR世界里的“魔法冰堡”。

X-META机遇时空现场负责人孔令源告诉南方财经记者,去年9月在深圳欢乐海岸落地打造了首个VR虚拟沉浸式体验乐园“X-META机遇时空全感乐园”,一经推出便持续火爆,长期位居大众点评榜首,单日客流上千人次。随后公司又相继在广东落地了前海冰雪世界店、东莞C-Park店,还在深圳福田建设全感XR研发中心。

“我们是一家运用AI、XR和全感技术创造沉浸式体验场景的公司,在广东可以让技术研发真正落地到终端消费场景,为我们提供了将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的绝佳土壤。”机遇集团董事长胡世辉说。

在他看来,“科技不是冰冷的技术参数,而是让文化直抵人心的桥梁。”通过数实融合技术和全感科技创造身临其境的超沉浸体验,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可以走入魔法世界、冰雪世界,与不同时空的人物或场景对话的参与者。

这正是“文化+科技”融合的生动缩影。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了跨界融合,以科技作为媒介,文化产业正在与多种业态联动发展,在“破圈”中创造新质生产力。

例如,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在十五运会开幕式上大放异彩,人形机器人手持击槌敲响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8件战国青铜句鑃,奏响《彩云追月》,令世人震惊。

“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本质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文化要素的重新组合和价值跃升。”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解释。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科技”的融合进程中,科技企业正成为文化创新的生力军。这些创新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以文化内核为引领、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深度重构,正在成为广东文化产业的“核动力”。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文化主体的多元化时代。”陶锋指出,“科技企业携数字技术入场,为文化创新带来了新思维、新方法,这是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来源。”

产业升级:数字创意激活千亿市场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仅改变了文化的呈现方式,更催生了千亿级规模的数字创意产业集群,成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从内容创作到装备制造,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广东正构建起全链条、高附加值的数字文化产业生态。2024年,广东文化产业营收迈过了3万亿元的台阶,约占全国1/6。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日益壮大,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9150亿元,增长10.5%,在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文化制造等领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数字赋能正让千年岭内容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截至2025年三季度,广东规上文化企业营收已超2万亿元,利润超2000亿元,总营收全国第一,利润位居全国第二。

三七互娱自主研发的“小七”大模型,实现从游戏立项到发行运营的全链赋能,显著提升了游戏研运的工业化水平。三七互娱高级运营总监源浩向南方财经记者介绍道,“小七”已经集成超过40种AI的能力,为公司的各类通用及专业系统提供全面的赋能,同时公司在“小七”的基础上也搭建了智能体平台,覆盖了美术、客服、投放、运营、技术等核心业务维度。

“借助人工智能,我们公司在发行的环节用AI辅助生成的2D美术资产占比已经超过了80%,AI生成的3D资产占比超过了30%,同时公司通过AI投放广告的总和已经超过整体投放量的50%。”源浩说。

在广东游戏游艺产业集群中,广东金马游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马游乐”)颇为亮眼。作为中国游乐装备制造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金马游乐近年来投入超3亿元用于新技术研发与迭代,自主研发的虚拟沉浸式游乐项目,将粤港澳大湾区自然风光与未来场景相结合,通过六轴动感舱、3D影音等技术提供极致体验。

“我们掌握了先进的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远销到欧美等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说,公司已建立起以自主创新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运行机制,并与高校就“手势互动技术”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AI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得手部关节的空间坐标信息,再识别出特定的交互指令,进一步提升并丰富了产品的交互体验。

另据该公司副总经理林泽钊透露,金马游乐将带着机器人新品亮相即将于11月26日开幕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简称“大湾区文投会”),希望借助大会找到更多合作伙伴及落地应用场景。据悉,金马游乐聚焦AI和机器人在游乐、文化、旅游、娱乐等场景的创新应用,推出文旅应用机器人、仿生IP机器人、服务陪伴型机器人、数字明星机器人等智能化机器人产品,不断拓宽公司产业边界。

“这些新业态不再是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辅助,而是从诞生之初就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新物种,代表着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明充表示。

政策筑基:构建全链条支撑体系

事实上,广东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始于系统性的政策布局及人才支撑体系。早在2021年,广东便出台《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实施方案(2021-2025 年)》,明确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与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为产业融合划定清晰路径。2023年,《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 年)》发布,进一步聚焦数字创意产业的技术突破与集群培育。

2025年,广东文化产业政策持续加码,形成“省级顶层设计+市区精准落地”的梯度支撑体系。5月,涵盖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电竞、网络视听六大领域的“政策包”发布87条措施。

“政策包”中多处强调人才引进培养。例如,支持各地吸引国际国内赛事冠军选手、知名俱乐部管理人员、顶级赛事运营人员等高端人才到当地发展;聚焦网络视听产业需求,重点引进核心技术研发、内容创作运营等网络视听领域高层次人才,配套落户保障、科研资助等支持;积极推荐表现突出的人才申报各类资助奖励和省重大人才工程……

10月28日,2025年内容创作者嘉年华在广州举办,广深多区推出创作扶持政策包,涵盖办公场地、人才落户、流量扶持等全链条保障,让创作者“来粤创作 正当其时”。

如此丰富且诚意满满的政策包,吸引着一个个文化科技企业在广东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更吸引着一波波海内外的年轻学子把目光投向大湾区。胡世辉透露,今年5月福田全感XR研发中心正式揭牌后,预计未来每年会开发超过20款全感XR产品,从目前的游乐场景,扩展到影视、音乐、教育、研学、心理康复等场景。

“从资本到场景、从政策到人才,广东形成了完整的创新支持体系。”胡世辉表示,接下来公司将紧密对接广东省在视听产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多项扶持政策,启动如“醒狮”等岭南文化数字化项目的研发。

随着2025大湾区文投会的临近,“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凭借丰富的活动架构、创新的服务模式和强大的嘉宾阵容,成功举办两届的大湾区文投会已成为凝聚产业资源、链接资本力量的核心平台,持续推动文化、科技、金融要素对接,为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不竭动力。

“文化是内核,科技是引擎,金融是燃料。”大会筹备组负责人形象地比喻,“三者深度融合,将释放文化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

据悉,本届大会已吸引红杉中国、梅花创投、创业工场、国泰海通创意等60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会,齐齐南下开拓大湾区文化产业“价值富矿”。国泰海通创意执行董事夏勤璐透露道,国泰海通创意在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近9亿元,其中半数优质项目源于文投会。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表示:“文化产业的价值正被科技重估。梅花创投持续看好用AIGC、元宇宙重塑文化消费场景的团队,愿做‘超级创始人’的第一张支票。大湾区文投会,让我们能高效触达下一波文化科技浪潮的弄潮儿。”

fund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