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11-12 20:05:16
(原标题:重磅盛事!就在12月!)
【导读】科技与艺术赋能城市新活力,首届香港国际AI艺术节12月举行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12月19日至21日,首届香港国际AI艺术节(以下简称艺术节)将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艺术节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以“预见未来:现实与无界”为主题,标志着香港在文化创新与科技融合领域的全新探索,将打造集艺术展演、科技互动、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多元平台。11月12日,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香港湾仔润维创坊举行。
丁伟:助力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紫荆文化集团副总经理丁伟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艺术节时表示:“本次艺术节由中央美院费俊教授担任总策展人,邀请到图灵奖得主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及多位AI领域院士共同参与,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艺术家将联袂呈现高水平的艺术展,徐冰、比尔·沃恩等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将集中亮相。超过30家行业领先的机器人企业的百余台机器人将悉数登场。艺术节将通过AI艺术展、机器人嘉年华、香港AI科普周、机器人游园会等40余场活动,全方位呈现人工智能赋能艺术、融入生活的无限可能。”
丁伟表示,紫荆文化集团将依托自身综合资源优势,持续深化AI艺术与科技创新领域布局,让文化创意成为香港科技产业链中最有温度的力量,在为市民与游客带来沉浸式科技艺术体验的同时,也为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助力。
费俊:实现“学术论坛×机器人嘉年华”跨界拓展
据费俊教授介绍,艺术节将设置AI艺术展、学术论坛及机器人嘉年华三大模块,形成从思想到行动、从展览到生活的多重层次——既有理论与创作的深度凝聚,亦有跨界与公众的广度延展,将实现“学术论坛×机器人嘉年华”的跨界拓展。
费俊教授说:“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刻重构人类认知边界的今天,2025香港国际人工智能艺术节以‘感能涌现(Sensitivity-Emerges)’为核心命题,试图追问一个本质议题:当机器无限逼近或超越人类的逻辑与效率时,何以为人?”
费俊表示,展览以“感能”(Sensitivity)为锚点,特邀30件国内国际知名艺术家作品,重新定义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感能并非对智能的替代,而是人性中不可被算法驯化的感性能力,是情感、直觉、共情与伦理判断的复合体,更是人类在技术霸权时代保持其主体性的“精神抗体”。
展览试图通过“感能”构建一种反向驯化:技术不再是凌驾于人性的“超主体”,而是被赋予情感温度与文化基因的生命体。艺术的责任正在于,让算法学会敬畏直觉,让数据承载记忆的温度,开启人类与AI共同作为“感性生命体”的未来。
沉浸式AI艺术展、“香港AI科普周”
及论坛等活动精彩纷呈
作为艺术节核心活动之一,亚洲首个全感官沉浸式AI艺术展将以算法、视觉生成、声音交互等为媒介,打造穿越艺术与科技边界的“智能文明实验”。
全球首个以艺术为核心叙事的“机器人嘉年华”更是突破传统展会模式,将机器人从“展示品”转化为“参与者”,通过机器人时装秀、竞赛对弈、擂台挑战等互动环节,构建“活态情景宇宙”。
此外,太平山顶“未来快闪直播”、维港夜景互动等活动,将打破传统展览界限,实现“展会即城市,城市即舞台”的创新体验,让AI深度融入香港城市肌理。
艺术节期间将举办“香港AI科普周”活动。活动联动香港城市大学、岭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及中小学,并向香港公众开放,通过大师讲堂、AI工作坊等形式,分享业界前沿动态,搭建科普平台与桥梁,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艺术节还将构建多元合作平台。与京东联合打造融合艺术与AI技术的“未来家空间”,让观众在场景式体验中感知AI技术对生活的深度融入和全新可能;将联合拥有全球超过4500万名用户、覆盖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的可灵AI举办论坛,探索生成式技术对于艺术创新、影视创作的全新模式;将联合交通银行(香港)等机构共同探讨金融赋能路径,促进科研、资本与艺术创新的协同发展。
编辑:江右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陈思扬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11-12
中国基金报
2025-11-12
中国基金报
2025-11-12
中国基金报
2025-11-12
中国基金报
2025-11-12
中国基金报
2025-11-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