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港股医疗板块再迎巨头?迈瑞医疗确认赴港二度上市了

来源:港股研究社

2025-11-12 11:11:03

(原标题:港股医疗板块再迎巨头?迈瑞医疗确认赴港二度上市了)

7月关于迈瑞医疗拟赴港上市的传闻,近日正是落实了。

据港交所11月10日披露,国内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正式递表港交所主板,华泰国际、摩根大通为其联席保荐人。

这将是继恒瑞医药于今年5月底上市港股后,又一家上千亿级医药医疗巨头布局“A+H”双资本平台。资料显示,至今迈瑞医疗已登陆A股市场八年,是场内名副其实的“医疗器械一哥”,总市值达2530.37亿元。

当市场还在讨论迈瑞医疗三季报“营收转正”的拐点信号时,其赴港上市的募资用途已透露出更长远的目标——加码全球研发、强化数智化生态、完善海外销售网络。

长周期来看,在国产医疗器械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期,迈瑞医疗的港股征程,既是一次资本运作,更是一场关于技术、市场与战略的全方位升级。

前30强唯一中国,迈瑞全球底气何在?

迈瑞医疗的底气,首先来自其在全球医疗器械赛道的“金字塔尖”位置。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中,迈瑞医疗的市值规模超过境内第二至第五名龙头企业之和,工业收入更是第二名的两倍有余;在全球市场,其已跻身顶尖医疗器械企业第23名,是前30强中唯一中国企业,且是从成立到上榜速度最快之一。

这样的成绩,与其“全产线覆盖+数智化赋能”的战略密不可分。

首先,产线布局上,迈瑞医疗可以说是横跨五大领域的“全能型选手”。

区别于多数医疗器械企业的单一赛道深耕,迈瑞医疗构建了覆盖体外诊断(IVD)、生命信息与支持、医学影像、微创外科、微创介入的多元产品矩阵。

这种“多产线协同”的优势在于,既能满足医院从急诊、手术室到普通病房的全场景需求,又通过设备、试剂、耗材及数智化解决方案的联动,形成高复购、强黏性的生态体系。

成效最终体现在其各产品线优秀的市场地位和销量成绩中。其监护仪、麻醉系统、超声设备等六大产品系列全球市占率稳居前三,另有9类产品国内市占率第一;IVD领域的化学发光、生化试剂装机量快速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全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装机180套,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而国际销售超过20套,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迈瑞医疗更远期的成长点在于,其正试图借助前沿技术赋能,加速自身从“设备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升维。公司提出“设备+IT+AI”的核心生态,通过自主研发的启元重症、围术期、医工等大模型,以及瑞智围术期决策辅助系统等数智化工具,将单一设备销售升级为科室级、全院级的数智化服务。

今年三季度,其便有不少数智化创新成果落地成功:在体外诊断领域,推出了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等3项化学发光试剂,截至期末,化学发光免疫试剂NMPA已上市产品达91个;在医学影像领域,推出了多功能术中可视化超声系统EagusTEX20系列等新高端产品。

而坚定执行的高研发投入战略则是其产品全球竞争力持续拔高的关键。2022-2024年,迈瑞医疗研发投入占比始终接近10%,累计投入超百亿。

这些直接为其带来极好的投入产出成果。在设备端,新一代超高端超声因图像性能突破,成功进入英国爱丁堡皇家医院等欧美高端机构;在IVD领域,通过三年技术攻关,化学发光试剂核心原料自制率大幅提升,成本减半。这种“技术降本+产品升级”的组合拳,既巩固了性价比优势,又为高端市场突破奠定基础。

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公司董秘明确表示,研发端的技术迭代、营销端的海外高端客户突破、产品端的流水型业务占比提高,是公司维持高盈利水平的三大底气。

总体来说,是这种“技术-市场-战略”的协同,让迈瑞医疗在面对联影等国内竞品入局高端超声等挑战时,仍能保持从容。

市场波动中的韧性:25Q3国际市场高增11.9%

尽管迈瑞医疗已是全球尖端玩家,但它同样不能完全拖累产业周期变动的控制。

近年公司业绩并非一帆风顺。核心业绩层面,2022-2024 年公司营收从 303.7亿元增至 367.3亿元,整体稳中有增;净利润从 96.11 亿元升至 117.40亿元,毛利率长期稳定在62%以上且整体持续微增,盈利质量稳居行业前列。

但来到2025年,受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深度调整影响,其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回调了12.4%至258.3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调整了28.8%至75.7亿元。

其中,第三单季报释放的“营收同比转正”信号,以及管理层对“2026年国内业务重回正增长”的信心,让市场看到了穿越周期的韧性。

区域市场表现来看,国内市场源于IVD行业量价齐跌、医疗设备招标节奏放缓等因素,短期存在调整压力,但迈瑞医疗更认为,这恰是行业集中度提升与进口替代加速的窗口期。

为此,其先是继续通过数智化加速“价值营销”升维,即利用设备+IT+AI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医院实现提质增效、控费降本,绑定高端客户需求;同时,加大微创外科、微创介入等新兴领域投入,通过“内生+外延”完善研发、生产与临床能力,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相关成效在今年三季度业绩呈已有所体现。分业务看,得益于微创外科业务超25%的高增长拉动,期间其生命信息与支持板块收入维稳微增;医学影像板块超高端超声前三季度收入翻倍,印证了高端化战略成效;IVD业务虽受国内行业萎缩影响同比微降,但化学发光、生化等重点业务市占率稳步提升。

这些细节表明,国内市场短期承压,但结构性机会已显现。

与国内的调整形成对比,迈瑞医疗国际市场正进入放量期。25Q3国际收入增长了11.9%至46亿元,占比提升至50.6%,首次超过国内。

这一增长源于三重逻辑:其一,高端客户突破,通过技术对标甚至引领进口品牌,海外大样本量医院订单加速落地;其二,本地化能力完善,美国、芬兰、德国等海外研发中心与供应链布局逐步成熟,降低运输与合规成本;其三,区域均衡发展,25Q3欧洲市场同比增长29%,独联体及中东非地区也实现了双位数增长,收入结构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动盈利改善。

可以说,国际市场是其放量提速的“第二曲线”。公司明确强调,未来,随着全球供应链与本地化生产体系的深化,国际收入占比将持续提升,成为平滑国内周期波动的核心力量。

向“全球标杆”的进阶

迈瑞医疗的港股上市,既是对过去三十年技术积累与市场拓展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十年全球竞争力的信心背书。

在人口老龄化、医疗数智化、国产替代三大趋势下,公司已构建起“全产线覆盖+数智化生态+全球化布局”的复合优势。

尽管短期面临国内市场的调整压力,但国际市场的放量、流水型业务的增长、高端客户的突破,都在为长期增长蓄能。

站在投资者维度,迈瑞医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当前的2500亿市值,更在于其作为“中国高端制造名片”,在全球医疗器械赛道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进阶过程中,所蕴含的长期成长空间。

此外,迈瑞医疗作为白马蓝筹股的股东回报价值又为其增添了一丝吸引力。据统计,迈瑞医疗2025年累计现金分红已达49.35亿元,股利支付率超过60%,并连续三个季度推出利润分配方案,形成稳定、可预期的回报机制。


证券时报

2025-11-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