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11-10 15:15:37
(原标题:深圳加快宅地供应 热点城市土地交易活跃)
近段时间以来,多个城市的土拍热度仍在延续。而在深圳,土地供应速度显著提升。
近日,深圳挂牌南山区和光明区的两宗宅地,其中南山地块位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光明地块位于公明中心区。其中,南山区T207-0068地块起价22.36亿元,楼面起价每平方米5.43万元,容积率3.48。据悉,地块西侧的中海深湾玖序项目于2023年6月以125.32亿元封顶价成交,当前该商品房毛坯备案均价约每平方米13.3万元。
光明区A627-0268地块起价7.66亿元,楼面起价每平方米1.2万元,容积率3.1。2023年6月,相距约2.7公里的A509-0074地块以19.94亿元底价成交。
与北上广等其他一线城市相比,深圳上半年宅地出让数量相对较少,但下半年出让的宅地数量已经显著回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变化是深圳积极应对市场下行压力,主动调整土地供应策略的有力举措。目前,深圳宅地供应的趋势向核心区倾斜,控制增量的同时优化供应,所以近两年优质宅地供应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核心区域开发相对成熟,存量可开发地块多为小面积,未来这种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今年新增涉宅用地大多位于所属区域的核心板块,而且地块规模较小,容积率较低。一般来说,容积率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是反映和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自去年以来,部分核心城市推出的“低密宅地”,掀起了土拍小高潮,受到开发商的热捧。也有购房者表示,会更等待“低密度”的新房。
中指研究院深圳分院高级分析师孙红梅认为,2025年深圳土拍市场呈现核心高热、新兴分化、政策灵活、风险可控的特点。尽管面临库存和资金压力,深圳通过缩量提质、灵活出让等策略,逐步修复土地市场信心。深圳凭借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地位、产业升级潜力及政策创新能力,仍将是全国土地市场的风向标。
另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重点22城共成交129宗涉宅用地,总体规划建筑面积约802万平方米,重庆成交规模居首。具体城市来看,重庆宅地成交规模超百万平方米,成都、苏州、长沙、合肥成交规模在50万至100万平方米之间,无锡、武汉、广州、上海等9个城市成交规模在20万至50万平方米之间,其余城市成交面积不足20万平方米。对于房企而言,当前房企倾向于联合拿地,主要是为了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将市场风险如销售不畅、价格波动等由多家企业共同承担。从联合体企业性质来看,多采用“央企+地方国资”的形式,也有部分“房企+资方”的拿地形式。同时,部分项目通过联合拿地形式,提前锁定项目开发以代建形式展开。
证券时报网
2025-11-10
证券时报网
2025-11-10
证券时报网
2025-11-10
证券时报网
2025-11-10
证券时报网
2025-11-10
证券时报网
2025-11-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