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券商中国
媒体
2025-11-09 18:30:44
(原标题:利好来了!国办重磅发文!商务部最新调整,涉对美出口管制!证监会、财政部发布!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11月7日,据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聚焦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推出一批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等五个方面,提出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
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环比均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
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转正。
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11月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47亿美元,升幅为0.14%,为2015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连续3个月稳定在3.3万亿美元以上。
对于当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外汇局指出,10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当天更新的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409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3万盎司,增幅降至2024年11月恢复增持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中国央行已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
11月7日,中国证监会与财政部发布了《证券结算风险基金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自2025年12月8日起施行。本次修订,对风险基金的交纳比例实行差异化调整。权益类品种由成交金额的十万分之三下调至百万分之九,将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提取风险基金的比例由按照业务收入、收益的百分之二十调整为百分之九。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风险基金净资产总额已超过30亿元,对于已交纳风险基金满一年的结算参与人,不会因本次修订触发新增交纳。据悉,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持续增强证券登记结算系统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对证券结算风险基金(下称风险基金)的全流程管理,中国证监会会同财政部修订了《办法》。
《报告》总结称,2025年以来,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接续发力,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加强与其他政策协同,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报告》介绍,财政部自2025年起,在12个试点省份组织开展地方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力争用2年时间,在财政管理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目前,各试点省份均已印发本省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实施方案,试点各项工作正稳妥有序推进。
展望后续财政政策,《报告》提出将做好六方面重点工作,包括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和相关行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等。
11月9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公布调整实施商务部公告2024年第46号的决定:经批准,自即日起至2026年11月27日,商务部公告2024年第46号(《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第二款暂停实施。
据了解,商务部公告2024年第46号(《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第二款内容为“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10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零等经济数据。除经济数据外,10月M2、新增贷款、社融等金融数据也或在下周公布。
当地时间11月7日,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终结此前周线三连涨。纳指跌0.21%,本周累跌3.04%;标普500指数涨0.13%,本周累跌1.63%;道指涨0.16%,本周累跌1.21%。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特斯拉跌超3%,谷歌跌逾2%,苹果、微软小幅下跌;英特尔涨超2%,英伟达、奈飞、亚马逊、Meta小幅上涨。其中,微软连跌8天,创2011年11月以来最长连跌天数。
证监会同意2家企业IPO注册。证监会同意内蒙古双欣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证监会同意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本周(11月10日—11月14日)有2只新股发行。周二:南特科技;周五:海安集团。
本周(2025年11月10日—11月14日)共有33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合计解禁14.07亿股,按最新收盘价计算,解禁总市值为247.15亿元。
从解禁市值来看,解禁市值居前三位的是: 有研硅(99.91亿元)、新诺威(49.48亿元)、聚星科技(32.97亿元)。
从解禁占比来看,解禁占比居前三位的是:聚星科技(76.22%)、有研硅(59.32%)、东南电子(27.07%)。
责编:杨喻程
证券时报网
2025-11-09
券商中国
2025-11-09
证券时报网
2025-11-09
证券时报网
2025-11-09
证券时报网
2025-11-09
证券时报网
2025-11-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