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新股前瞻 | 周期之困中,“清远鸡王”天农食品能靠赴港破局?

来源:智通财经

2025-11-06 21:12:57

(原标题:新股前瞻 | 周期之困中,“清远鸡王”天农食品能靠赴港破局?)

“食在广东”,不仅是一句民谚,更是对岭南美食文化深厚底蕴的认可。在这座美食殿堂中,被誉为“岭南第一鸡”的清远鸡,以其千年传承的独特风味,成为了粤菜经典的味觉图腾。如今,这碟中的佳肴正酝酿着资本市场的新篇章——作为清远鸡核心供应商的广东天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农食品”),正式向香港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10月30日披露,天农食品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招商证券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按清远鸡出栏量计算,于往绩记录期间各年,天农食品均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清远鸡提供商。

从田间到餐桌,再到交易所,这只“清远鸡王”究竟成色如何?

盈利波动下,周期属性凸显

据招股书显示,自2003年成立以来,天农食品从一家区域性家禽养殖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高质量肉类及肉制品提供商之一。公司围绕清远鸡、生猪及相关肉制品等核心产品构建了垂直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运营体系。公司的商业模式覆盖了整个价值链,包括育种、良种繁育、生态养殖(通过自营农场模式和家庭农场模式)、饲料生产、屠宰、食品加工及品牌营销。

在清远鸡这一核心品类中,天农集团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4年,其在中国清远鸡市场的占有率约59.3%,超过其他所有同业总和,在广东省黄羽肉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

与此同时,公司生猪业务亦表现突出。 截至2024年底,天农集团在中国西南部生猪养殖企业中营收排名第八,单头生猪毛利在全国规模化养殖企业中高居第二,显示出较强的成本控制与运营能力。

行业地位领先,但公司业绩却并不稳定。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上半年,天农食品实现收入分别约为39.52亿元(人民币,下同)、35.96亿元、47.76亿元及22.21亿元。

从业务细分来看,天农食品提供全面的产品组合,主要包括清远鸡及其他土鸡、生猪产品以及生鲜及其他产品。尽管被称为“清远鸡王”,公司营收实则“猪强鸡稳”。报告期内,公司生猪产品的营收分别为25.87亿元、22.14亿元、32.03亿元及14.72亿元,呈波动上行趋势,相关业务占比也有所提升,分别为65.5%、61.6%、67.1%及66.3%。

相较之下,公司来自清远鸡及其他土鸡产品的营收表现略显波动,报告期内分别为10.10亿元、9.91亿元、10.71亿元及4.61亿元。该业务的营收占比也呈现波动下行趋势,已从2022年的25.6%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20.7%。

而生鲜及其他产品业务则保持稳定增长,由2022年的3.5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02亿元,该业务营收占比则从8.9%增长至10.5%,到了2025年上半年,该营收增长至2.88亿元,营收占比更进一步增长至13%。

营收波动之外,公司盈利能力亦不稳定。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6.3%、1.6%、18.8%及15.5%,期内利润分别为3.41亿元、-6.69亿元、8.90亿元及1.27亿元。

对于2023年的亏损,公司解释称,主要由于清远鸡及生猪行业整体供应增加,导致平均售价下跌,销售收入减少,进而拖累整体盈利。

鸡猪双周期叠加下行

业绩剧烈波动的背后,是“鸡周期”与“猪周期”双重影响的叠加。

肉禽、生猪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产品市场价格主要受供给影响,同时由于肉禽、生猪生产周期较长,行业总供给的调节往往滞后于行业产能和市场价格的变动,即行业产能增加后行业总供给逐步增加,行业总供给持续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产品价格开始下跌,跌到一定程度养殖户深度亏损被动退出,富余产能出清,行业总供给下降,价格又开始上涨。周而复始,俗称“鸡周期”或“猪周期”。

近年来,养鸡行业正身处周期低谷,以最常见的白羽鸡为例,据Wind数据,其均价从2023年4月10.65元/公斤的高位,滑落至2024年7-8元/公斤的区间。进入2025年,形势并未好转,价格在经历两波剧烈“跳水”后,于一季度一度触底至5.87元/公斤,至今仍在低位震荡,复苏之路充满挑战。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尽管清远鸡作为高品质土鸡享有价格溢价,仍难独善其身。据招股书显示,公司清远鸡等土鸡的价格在2022-2024年间徘徊于每只34.9元至37.7元区间,呈现出企稳迹象。然而,这一态势在2025年上半年被打破,价格骤降至每只30.7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21%,可见即便头部品牌亦难抵御系统性下行压力。

另一方面,“猪周期”同样处于艰难的亏损磨底期。2022年3月至今,本轮猪周期已历时44个月,目前正处于“高存栏、高供应”主导的亏损磨底阶段。供给端,基于2024年末能繁母猪存栏高位,2025年生猪理论出栏量将持续增加,加之二育猪源待释放,未来两月供给压力有增无减。需求端则复苏滞后,支撑疲软。短期来看,猪价“易跌难涨”的格局难改,未来关键变量在于南方腌腊需求的启动情况,若其力度不及预期,猪价或将承压跌破12元/公斤。

这一“易跌难涨”的行业背景,在公司的财务数据上得到了直接体现。公司的生猪产品平均售价正是上述周期的缩影:从2022年每头近2700元的高位下降26.2%至2023年的1989.8元,虽于2024年反弹14.7%至2,281.6元,但上行乏力。截至2025年上半年,售价为每头2113.3元,虽较去年同期微增1.5%,但仍显著低于2022年水平,充分印证了当前猪周期仍处于低位震荡的磨底阶段。

小结

天农集团此次赴港上市,本质上是在“鸡周期”与“猪周期”双重压力下,为增强资金储备、提升抗风险能力而采取的战略举措。公司在清远鸡领域的品牌地位与全产业链布局构成其核心优势,但业绩的剧烈波动也暴露出其业务模式的天然脆弱性。

在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天农集团能否凭借资本市场的助力穿越周期、实现稳健发展,将是投资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此番IPO,既是一次融资行为,更是对其长期战略与市场信心的关键考验。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