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11-04 22:52:00
(原标题:重磅来了!已下发)
【导读】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一类库、二类库来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陆慧婧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上周五刚落地,业内关注的基准库也随之出炉。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本周初,基金业协会已向各家基金公司下发《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运作说明(征求意见稿)》,并发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一类库、二类库,以及相关指标解释、基准收益率计算及基准示例供全行业参考。
业内人士表示,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投资的“锚”和“尺”,基准库承担着基金投资业绩评价的核心使命。未来,各家基金公司将根据基准库为基金产品选择合适的业绩比较基准,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约束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纠正过往部分产品中出现的“风格漂移”等行为,给投资者提供客观公正的业绩评价指标。
明确一类库、二类库
入库标准
上周五下发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基金业协会依据法律和自律规则,对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自律管理,建立并维护基金行业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本周初,基金业协会已向各家基金公司下发包括《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运作说明(征求意见稿)》,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一类库、二类库,相关指标解释、基准收益率计算及基准示例在内的三份文件,进一步明确相关要求。
基准库现阶段主要纳入股票指数,一类库纳入市场表征性强、认可度高的指数,鼓励基金管理人在开发主动管理型基金时规范选取和使用,提高产品间业绩的可比性;二类库兼顾创新和差异化,纳入具有一定使用频率、市值容量较大的指数,对一类库形成有效补充。
其中,在二类库入库标准上,基金业协会规定纳入基准库二类库的股票指数应当符合以下标准:
1.单一标的指数成份证券权重不超过20%的宽基类指数;
2.满足以下条件的非宽基指数:
(1)指数成份证券数量不低于30只;
(2)单一成份证券权重不超过15%(或指数编制方案约定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15%)且前十大成份证券权重合计占比不超过80%;
(3)指数发布时间不短于3个月;
(4)过去一年日均自由流通市值总值不低于5000亿元;
3.截至入库数据统计时间,原则上至少被2家管理人的主动权益基金使用。为满足投资需求,表征特定投资方向的非宽基指数至少有1只。
纳入一类库的股票指数原则上在符合二类库入库标准的基础上,要求指数成份证券过去一年日均自由流通市值总值不低于10000亿元。此外,综合考虑市场表征性、认可度、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等其他相关标准。
另外,对一类库中的宽基指数、行业指数、策略指数,基金业协会也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分为宽基指数、
行业主题类指数、策略指数三大类
基金业协会同步向基金公司下发了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一类库、二类库。
据记者了解,一类库有69个指数,二类库有72个指数。一类库和二类库均分为宽基指数、行业主题类指数、策略指数三大类。
其中,一类库的宽基指数又进一步分为境内跨市场、境内单市场及特定板块、中国香港;行业主题类指数进一步分为行业类、主题类;策略指数进一步分为成长、红利、价值、ESG。
境内跨市场指数共有10个,涵盖包括中证全指、中证A50、中证A100、中证A50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中证1000、国证1000、科创创业50在内的10只指数。
境内单市场及特定板块指数有9个,包括上证指数、上证50、深证综指、深成指、北证50、科创综指、科创50、创业板综、创业板指;中国香港指数共有3个,包括恒生指数、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恒生综合指数。
行业主题类指数共有中证全指原材料指数、中证全指工业指数等34个;策略类指数包括沪深300成长指数、中证500成长指数在内的13个。
二类库中的基准要素,若满足一类库的入库标准,经专家组评议,可从二类库调入一类库。一类库中的基准要素,不再满足一类库入库标准的,经专家组评议,可从一类库调出。基准库外的基准要素,经专家组评议,可调入基准库,原则上首先调入二类库。
相关指标解释、基准收益率计算及基准示例
基金管理人在监测业绩比较基准偏离过程中,除选择合适的基金业绩表现类指标(信息比率、跟踪误差、超额收益、卡玛比率等)外,对于权益类基金,可采用股票配置偏离限额(仓位、行业或风格结构偏离等)、基准覆盖率、主动比率等指标;对于债券基金,可采用久期中枢、信用风险暴露集中度、含权资产(如有)仓位与结构、最大回撤等指标。
在近期下发的相关指标解释、基准收益率计算及基准示例中,基金业协会也对指标如何计算做出了说明。
以权益类基金为例,股票配置偏离限额(仓位、行业或风格结构偏离等)、基准覆盖率、主动比率等指标比较重要。以基准覆盖率为例,这是衡量投资组合持有的基准指数成份券市值占组合内同类资产总市值的比例,反映组合对基准构成的跟踪纯度。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监测指数复制纯度,二是监测基金投资与基准的差异。
同时,对于业绩基准收益率的计算方法也有要求,应当以每日收益率为基础,以时间加权为计算原则。
对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数、利率、合约价格等构成的组合要素基准,应当先分别计算各指数、利率、合约价格等的每日收益率,再按照预设权重比例计算当日复合基准的日收益率,并通过每日连乘的方式动态再平衡,确保基准要素结构始终符合基金合同的要求。对于涉及境外指数的业绩基准,通常应以基金合同规定的估值日为基础计算,并采用该基金的估值汇率进行折算,以满足基金业绩与业绩比较基准在一致性和可比性方面的要求。
有业内人士提到,监管此次只列出了相关指标,并未明确指出各项指标的合理区间。据记者了解,未来第三方基金评价机构会定期公布全行业的各项指标平均值,对于部分在投资运作中偏离行业平均值过大的基金起到警示性作用。
多维度重塑行业生态
提升投资者体验
随着业绩基准新规的逐渐落地,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业绩比较基准的规范化,将从多个维度重塑行业生态,对资本市场整体、基金管理人资产管理、投资者投资体验等方面带来裨益,为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管理人基于产品定位和投资目标,为基金设定的业绩参考标准,是基金投资的“锚”和“尺”。一位基金公司高管表示:“《基准指引》及其《操作细则》后续落地实施,有助于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与表征作用,促进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设置更为规范合理透明,推动市场各参与方‘更重视业绩比较基准,更愿用业绩比较基准’,助力投资者通过业绩比较基准更好地了解基金产品定位、投资策略与投资风格,更客观地评估与衡量基金业绩表现。”
另有基金公司表示,《基准指引》《操作细则》的出台,是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统性工程的关键一环,为基金投资运作提供标尺,也为行业重塑生态建立锚点,加强行业整体的纪律性,更好恪守和践行公募基金“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初心,促进公募基金行业和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此外,还有人士建议,未来可从技术支持、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多维度完善业绩比较基准体系。如从技术层面,可推动行业共建基准数据库与分析工具,利用大数据与AI技术整合指数数据、产品持仓、风险指标等多维度信息,开发基准适配性智能评估模型,实现对基金基准匹配度的实时监测;在投教层面,加强基准含义与评价方法的普及,推动销售渠道将基准匹配度纳入产品推荐核心指标,引导投资者建立理性的业绩评价认知。
还有一位第三方分析师也建议,可通过基金公司官网、社交媒体、投资者教育基地等多种渠道,向投资者普及业绩比较基准的概念、作用和重要性,让投资者了解如何通过业绩比较基准来评估基金的投资表现和基金经理的能力,帮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避免过度追求短期超额收益,鼓励投资者从长期角度评估基金业绩。
编辑:晨曦
校对:王玥
制作:舰长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11-05
中国基金报
2025-11-05
中国基金报
2025-11-05
中国基金报
2025-11-04
中国基金报
2025-11-04
中国基金报
2025-11-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