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04 20:10:59
(原标题:央行重启国债买卖靴子落地 200亿投放稳债市、稳预期、稳信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5年10月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数据显示,人民银行10月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当月净投放200亿元。此外,人民银行10月通过短期逆回购净回笼5953亿元,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4000亿元,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2000亿元。
而就在不久前的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今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人民银行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告诉记者,央行本次操作实现200亿元净买入释放两大信号。一方面,净买入的操作模式体现了央行呵护流动性市场和稳定债市预期的操作目标;另一方面,200亿元净买入规模相对较低,也体现了央行无意引起利率过快下行、避免过度影响对债市预期的监管意图。
往后看,明明认为,11月的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量为3000亿元,而MLF到期量为9000亿元,后续央行仍有加大国债净买入规模对冲其他货币工具到期压力的可能性。总的来看,央行稳中偏松的政策取向料将延续。
多名受访人士告诉记者,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一大原因是债市单向调整的阶段已经过去。目前,政府债券供给力度较大、国债收益率水平较年初已明显上行,10年国债收益率涨破1.8%,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涨破2.1%。
今年年初,央行暂停国债买卖,背景是宽货币预期下,债市持续供不应求,利率下行至偏低水平。当时,央行公告,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25 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1.8%附近,期限利差走阔,债市整体运行良好,目前已具备恢复国债买卖的条件。”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当前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加大对银行体系长期流动性的支持,可以进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有助于稳定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
远东资信研究院副院长张林亦指出,受出口韧性超预期、股债跷跷板等因素影响,债市单向调整的阶段已经过去。央行还明确提出取消对债券回购的质押券冻结要求,使得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的条件更加友好。此外,三季度GDP增速录得4.8%,央行重启买卖国债有助于更好地调节流动性以稳定经济增长大盘。
张林还称,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是央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加强流动性管理和基础货币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国债利率曲线,也有助于更好地协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
针对央行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的思路,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也有所介绍。潘功胜当时表示,去年,人民银行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在二级市场开始国债买卖操作。这是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增强国债金融功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增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协同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我国债券市场改革发展和金融机构提升做市定价能力。实践中,人民银行根据基础货币投放需要,兼顾债券市场供求和收益率曲线形态变化等情况,灵活开展国债买卖双向操作,保障货币政策顺畅传导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斑马消费
2025-11-0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观点
2025-11-04
智通财经
2025-11-04
观点
2025-11-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