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新股前瞻 | 智能视觉芯片龙头,富瀚微(300613.SZ)港股上市能否破“盈利局”?

来源:智通财经

2025-11-04 09:57:39

(原标题:新股前瞻 | 智能视觉芯片龙头,富瀚微(300613.SZ)港股上市能否破“盈利局”?)

作为中国视觉IC行业的先行者,上海富瀚微电子(300613.SZ)即将在港交所主板完成其“A+H”股的双重上市布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24年,其在全球智能视觉处理芯片市场收入排名第一,并在端侧智能视觉处理芯片和车规级ISP芯片两大关键市场的出货量均位列全球首位。然而,与其龙头光环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招股书揭示的财务数据却敲响了警钟。公司近年营收持续下滑,净利润更是急剧萎缩,尤其在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至180万元,骤降近98%。

市场领导者的光环,与盈利能力崩塌的现实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富瀚微究竟是手握王牌、暂时承压,还是其商业模式正面临深层次的结构性挑战?

龙头地位稳固,AI赋能构筑核心护城河

作为一家并不普通的芯片设计公司,富瀚微深耕行业二十余年所积累的技术壁垒与市场地位,是理解其价值的基石。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富瀚微采用行业主流的“fabless”(无晶圆厂)业务模式,专注于集成电路的设计与销售,而将晶圆制造、封装和测试等重资产环节外包。这一模式使其能够将资源高度集中于技术创新。

其中,公司的产品架构全面覆盖了从端侧(如安防摄像头、车规级摄像头)进行图像信号采集与初步处理,到边侧(如网络录像机NVR)进行视频存储、解码与管理的完整视觉处理链路,形成了强大的全栈解决方案能力。

目前,公司的业务主要由三大核心产品线构成:其中,智能视频是富瀚微的传统优势领域和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贡献了67.3%的总收入。其产品矩阵包括网络摄像机系统级芯片、图像信号处理芯片以及混合视频录像机系统级芯片,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摄像头、数字/网络录像机(DVR/NVR)等专业场景。

智能物联网业务线则致力于推动AI芯片在日常消费场景中的普及,产品包括低功耗IPC SoC和智能显示SoC,主要应用于家用摄像机、视频门铃、AI眼镜、智能家居电器等快速增长的消费电子领域。

在智能出行领域,富瀚微同时布局了后装市场和技术门槛更高、需遵循AEC-Q100及ISO 26262等标准的前装市场,其车规级产品,如车规级ISP芯片,应用于驾驶员监控系统、全景式监控影像系统、摄像头监控系统等关键车载视觉系统中。

如今,人工智能浪潮正为视觉芯片行业带来历史性的变革机遇。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全球智能设备AI SoC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5年的438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109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5.6%。

面对此机遇,富瀚微明确提出了“普惠AI (AI for All)”的核心战略。该战略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为市场提供高性能、高能效且具成本效益的AI视觉IC,从而推动AI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公司的未来计划与此次上市的募资用途,清晰地展示了其将战略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决心。据招股书披露,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扩大研发团队、拓展AI产品组合及应用场景,富瀚微正全力把握AI驱动的产业升级机遇。

然而,尽管富瀚微拥有稳固的市场地位和清晰的未来战略,但其近期财务表现所揭示的挑战以及潜藏的结构性风险,同样在财务报表中暴露无遗。

业绩短期承压,客户与供应链集中风险凸显

尽管技术实力雄厚,富瀚微的财务报表却揭示了一个结构性脆弱的商业模式,高度暴露于客户集中度和利润空间压缩的双重风险之下。

近年来,富瀚微的财务表现呈现明显的下行趋势。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到,2022年至2024年间,公司总收入从21.1亿元降至17.9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同比进一步下降14.1%。

利润端的表现则更为严峻,净利润从2022年的人民币3.78亿元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人民币2.32亿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加剧,净利润从人民币8300万元骤降至180万元,降幅超过97%。

招股书将此归因于最大客户的采购量减少以及价格竞争激烈。值得注意的是,这场价格战的影响并非空谈,而是清晰地反映在产品平均售价(ASP)上:

在公司核心的智能视频板块,ASP已从2022年的15.4元人民币跌至2025上半年的11.1元;而在智能物联网板块,跌幅更为惨烈,从15.5元暴跌至8.6元,直接解释了盈利能力的崩塌。

不断攀升的研发投入与萎缩的营收,则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在收入下滑的同时,公司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从去年同期的20.7%攀升至24.8%。负经营杠杆效应之下,收入的下滑被迅速放大,导致了利润的暴跌。

与此同时,对单一客户的高度依赖,构成了公司最主要的经营风险。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4年,前五大客户合计贡献了公司88.4%的收入。其中,对最大客户的依赖尤为突出,收入占比高达66.7%。

2025年上半年,也正是由于对客户A的过度依赖,这一最大客户的采购量减少,导致了公司收入下滑和利润骤降的结构性风险直接兑现。据智通财经APP了解,2022年至2024年度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为人民币占总销售额比重分别达75.3%、71.4%、66.7%及55.0%。

而与客户结构类似,公司的供应链也呈现高度集中的特点。2024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的80.6%。由于公司采用无晶圆厂模式,高度依赖上游的晶圆代工厂和封测服务商,任何关键供应商的生产中断、产能紧张或地缘政治因素导致的供应限制,都可能对富瀚微的生产和交付能力造成重大打击。

小结

综合来看,富瀚微作为全球智能视觉芯片领导者的行业地位和技术实力是其核心价值所在。然而,公司当前正面临盈利能力急剧下滑、客户高度集中以及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等多重挑战。在此关键节点赴港上市,富瀚微意图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为其下一阶段的战略转型提供充足的“弹药”。

如今,富瀚微正站在一个决定其未来走向的十字路口。一方面,人工智能和万物互联的时代浪潮为其核心业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机遇;另一方面,其自身的盈利瓶颈和对单一客户的高度依赖构成了严峻的内在挑战。

要评判富瀚微的长期价值,关键在于评估其管理层能否成功利用本次IPO的契机,高效执行既定战略,将领先的技术优势真正转化为可持续的、多元化的盈利增长能力。这条破局之路上,挑战与机遇并存。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