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1-02 15:52:49
(原标题:中国出海企业协作联盟:中企出海可以关注海外基建市场)
“很多中企担心海外基础设施市场难以进入,但应该看到,如果企业确实能满足当地需求和标准,基础设施市场并非不可进入。”11月1日,在中国出海企业协作联盟举办的出海会客厅活动中,中国出海企业协作联盟副理事长马振翼表示。
中国出海企业协作联盟是一家位于香港的非营利性国际商业组织,由遍布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标杆企业家、资深媒体人等组成,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服务。
马振翼说,目前海外主要经济体均大幅增加政府支出,其中相当一部分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中资企业可以密切关注这一市场。
以电网为例,全球电网正迎来新一轮投建热潮,市场空间高达数千亿元。根据华泰证券研究,5家以欧洲市场为主的电网公司2024—2026年年均投资额高达267亿欧元,比2023年高出61%,美国电网公司也均有20%以上的资本开支增加。海外电气设备价格从2021年起稳步上升。
中国电力设备出海空间广阔。截至今年7月底,电导线、电力柜、变压器、高压开关等电力设备增速较快,出口金额超过441亿美元,同比增长20%。
除基建外,海外房地产市场也存在新机会。马振翼说,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新开工楼盘较少,但一些海外主要经济体面临严重的住房老化和住房短缺问题,市场需求旺盛。
根据加利福尼亚州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于2023年的一项报告,加州目前面临350万套住房缺口。
马振翼还提及垃圾处理行业的市场机会。他说,全球有2000多家垃圾焚烧发电厂,仅中国就有1000多家。当前国内部分地区出现一定程度的“垃圾不够烧”现象,这些企业可以考虑出海,去其他海外主要经济体拓展业务。
他表示,过去海外主要经济体对基建行业重视不足,导致技术与人才出现断档,而当下基建市场又涌现出大量需求,这正是中资企业填补空缺的好机会。
马振翼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应注重加强与当地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并与对方共享发展成果。
此外,马振翼认为中企出海应转变“成本思维”。他表示,很多中企拿海外成本和国内成本对比,进而得出“出海不划算”的结论。但实际上,出海后的市场竞争发生在海外工厂之间,不应与国内成本进行对比。以人工成本为例,部分中企认为海外人工成本过高,但这类成本是市场内所有竞争者都要承担的成本。即便将人工成本纳入考量,海外产品的利润空间依然更大。
马振翼说:“海外市场不是由成本主导的,而是一个溢价很高的市场。”
经济观察报
2025-11-02
经济观察报
2025-11-02
经济观察报
2025-11-02
经济观察报
2025-11-02
经济观察报
2025-11-02
经济观察报
2025-11-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