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潘功胜: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28 23:04:34

(原标题:潘功胜: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据中国人民银行10月28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0月26日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潘功胜表示,2024年11月以来,金融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提升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维护金融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助力统筹做好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关于下一步工作考虑,潘功胜提出了六个方向,即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按照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出台一揽子较大力度的货币政策措施。在存量货币政策效果持续释放的基础上,2025年以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5月份推出新的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进一步降准、降息,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力度,优化支持资本市场两项货币政策工具。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建立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框架、统计制度和工作机制。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调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创设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数据显示,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超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考虑,潘功胜表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具体看,执行好各项已出台货币政策措施,持续释放政策效能,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深化明示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持续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不断拓展宏观审慎管理的覆盖范围。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

此外,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潘功胜表示,加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能力和水平。继续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强化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协同联动,管好用好现有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有效推进金融支持重点产业提质升级。

目前,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基本建成。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商业银行行内跨境支付系统有效补充,非银行支付机构跨境零售支付网络遍布全球,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持续运营。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与多国二维码支付实现互联互通。

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扩大。统筹推进人民币清算行布局优化、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双边本币互换、重点企业领域地区人民币使用、境外主体人民币融资取得积极进展。据了解,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第三。规范和便利金融数据跨境流动。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完善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机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巩固提升。

国际金融合作持续深化,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能力不断增强。把金融对外交流合作作为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推进多双边货币金融合作,建立中欧央行行长会晤机制,做好中欧、中英、中巴(西)等金融工作组工作。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中心试运行、清迈倡议多边化下新设以人民币等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

潘功胜表示,下一步将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稳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全面提升人民币计价、支付、投融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推进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好金融支持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和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工作。积极践行全球治理倡议,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持续推进自主可控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和发展。跟踪研判海外经济形势及政策对我影响,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2025年4月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我国金融市场受到高强度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打好政策“组合拳”,探索丰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拓展货币政策作用空间,发挥中央汇金公司“类平准基金”作用,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潘功胜表示,金融市场顶住高强度外部冲击考验,预期明显改善、信心大幅提升。

他进一步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稳妥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取得重要成效。建立完善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政策框架、跨部门工作机制、债务统计监测及查询机制,及时提供应急流动性借款,严防集中“爆雷”。2025年9月末,全国融资平台数量、存量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较2023年3月末分别下降71%、62%,风险明显缓释。

潘功胜表示,下一步将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继续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工作,支持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继续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筑牢金融安全网。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