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全球股市“财富效应”凸显,私募基金“出海”寻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28 21:40:40

(原标题:全球股市“财富效应”凸显,私募基金“出海”寻金)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随着贸易紧张局势缓和,本周全球股市再度获得提振。10月27日,日本股市一度突破5万点整数关口,欧美股市也迭创年内新高。

这也吸引境内资本抓住机会投资境外股市增厚收益。多策略基金负责人鸿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叠加美联储连续降息预期升温,正给境外股市带来又一个投资窗口期,他们打算抓住机会增持境外AI、区块链等热门股票,争取在年底前将境外投资组合整体收益再提升3—5个百分点。

鸿飞表示,目前参与境外股市投资的境内私募基金为数不少,究其原因,一是境内高净值投资者有着较强的资产全球化配置需求,带动境内私募基金纷纷通过QDII、港股通等渠道投资境外股市;二是今年以来AI、区块链板块火热,导致相关美股企业股价迭创新高,带来相当可观的投资回报,境内私募基金也不想错过这个难得的投资机遇。

北京止于至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理向记者表示,目前他们的70%仓位投向美国、韩国等境外股市,若按投资范畴而言,逾50%持仓都是人工智能板块的股票,区块链与新消费板块的持仓占比分别达到10%与20%。2023年起,止于至善公司开始布局AI领域的全球股票投资,涵盖算力、算法、数据、AI应用、应用AI公司等,因为AI技术兴起令这些与AI相关的板块均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

然而,相比全球股市投资经验丰富的欧美投资机构,“出海”不久的境内私募基金如何在投资能力方面迎头赶上,在瞬息万变的全球股市波动浪潮下获取稳健投资回报,这仍是一大挑战。

何理对记者表示,相比欧美投资机构,境内私募基金的优势在于研究员的“刻苦”与“专注”,他们会通过广泛研究,积极寻找那些估值合理且成长空间广阔的卓越企业。“相比而言,境内私募基金的一大劣势,就是境外上市企业的调研频率可能会低一些,但我们可以考虑成立境外公司,弥补这些不足。”

今年以来,投资境外股市的私募基金明显增多,尤其是港股成为投资的重要目的地。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收盘,今年以来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港股的境内南向资金净流入额已突破1.2万亿港元整数关口。

就港股通投资标的而言,南向资金合计持有4802.33亿股,占标的股总股本的比例达18.95%;此外,南向资金合计持有的港股通标的股票市值达到62139.18亿港元,占标的股总市值的比例为14.52%。

这背后,境内私募基金的“贡献不菲”。鸿飞对记者分析称,境内私募基金之所以积极配置港股,一是港股估值持续处于偏低状况,存在估值修复空间;二是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令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竞争力刮目相看,带动港股科技板块估值持续回升,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

“此后,LABUBU在全球火热,令境外资本又看涨中国新消费板块估值;加之红利策略持续火热,带动港股高股息红筹股股价持续上涨,吸引众多境内私募基金纷纷通过港股通南下,捕捉港股投资机会。”他指出。

在何理看来,尽管港股涨幅较大,但当前港股整体估值仍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甚至部分股票仍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比如AI时代的来临,令算力产业链最上游的铜、铝,以及AI应用端的软硬件和生态服务细分赛道,都具有挖掘空间。此外,追求质价比与情绪价值的港股新消费板块也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

此外,越来越多境内私募基金不再局限于港股投资,还将投资触角拓展到美股、亚太股市等。究其原因,是全球资本持续追捧AI产业,带动美股与相关AI热门股股价迭创新高,同样创造可观的投资回报与赚钱效应。此外,区块链及相关加密数字资产的活跃,也吸引境内私募基金纷纷加仓淘金。

在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云峰看来,众多欧美投资机构相信AI是又一个划时代的、具有变革性的技术,将在未来产生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欧美投资机构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捕捉到AI领域的卓越公司,这需要他们具备投资慧眼。

事实上,早早布局美股AI板块的境内私募基金同样不少。何理告诉记者,早在2021年,他们就开始关注美股AI GPU板块龙头企业的投资机会,当时将相关股票视为周期性投资的品种。从2023年AI产业在美股持续火热起,他们又大规模加仓美股AI GPU板块龙头企业股票,收获可观回报。

“在投资美股AI板块期间,我们始终关注如何以合理价格投资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价值创造空间大的卓越企业。”尽管当前资本市场对美股AI板块股票是否存在估值泡沫存在较大争议,但他始终认为,美股AI板块是否被高估,不仅取决于它以往涨幅有多大,还在于其未来发展空间有多高。

“AI或许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机会,我们正看到AI越来越广泛地对各行各业生产经营模式产生变革,给各国民众生活带来新的体验。”何理指出。

目前持续加仓美股AI板块的境内私募基金不在少数。他们的投资逻辑更加简洁——只要资本市场投资情绪依然看涨AI产业,投资美股AI板块热门股就能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

随着投资境外的力度日益加大,如何在与境外投资机构博弈过程站稳脚跟并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境内私募基金“出海”投资面临的新挑战。

鸿飞告诉记者,在港股市场,境内私募基金显得相对“淡定”。究其原因,南向资金的持续壮大正令港股科技板块的估值锚从原先的境外机构主导,转向境内资本定价权持续提升。此外,境内私募基金对港股红筹股的相关产业政策、技术路径与商业模式更加熟悉,令相关港股投资更有把握。

相比而言,要在美股等资本市场立足,境内私募基金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毕竟,相比欧美投资机构在这些资本市场拥有数十年的丰富投资经验与投资阅历,境内私募基金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需要对欧美股市游戏规则有一个从了解到熟悉,再到精通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境内私募基金可能需要交不少的学费。比如围绕全球贸易关系缓和与美联储降息主题的买预期、卖事实投资策略,欧美投资机构在时机把握等方面比境内私募基金更加熟门熟路。”鸿飞直言。

何理向记者透露,在美股等境外股市投资过程中,他们除了坚持以合理价格投资卓越企业的投资策略,还恪守“安全第一”的投资准则:一是不使用资金杠杆“放大”潜在投资风险,二是会购买一些看跌期权,确保整个投资组合免受黑天鹅事件的冲击,提升投资组合的反脆弱性。

“目前,我们90%持仓是基于以合理价格投资卓越公司,其余10%的仓位可以允许研究员自主根据个性化的投资逻辑建仓,比如趋势投资建仓、期权投资建仓(但不高于1%)等,此举主要目的是让研究员不要过于依赖自身判断,错失较大的市场投资机会。”他强调。

(应受访者要求,鸿飞、云峰为化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