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技术创新案例:睿昂基因领衔淋巴瘤疗效评估新技术的研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28 20:38:34

(原标题:技术创新案例:睿昂基因领衔淋巴瘤疗效评估新技术的研发)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过去20多年以来淋巴瘤的诊疗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最常见类型的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5年总生存率达到60%以上。但是,仍有相当多的初发DLBCL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方案(R-CHOP方案,6个疗程)之后,不能达到完全缓解。即使部分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依然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

近年来,随着DLBCL精准靶向治疗技术的发展,更多精准靶向治疗药物的获批上市,治疗方案也日趋多样化,过去那些被判断为治疗效果差的DLBCL患者,在经过更换治疗方案和精准靶向治疗后,其疗效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然而,临床亟需有利的精准诊断手段,在经历一个疗程、两个疗程、甚至更早发现那些对标准治疗方案疗效不佳的患者,尽早的为这些患者用上更有效的精准治疗方案。因此,早期治疗疗效评估可及时地为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选择赢得宝贵治疗时间。

经典的淋巴瘤疗效评估,采用PET-CT进行影像学评估。检查时需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经静脉注入患者体内,利用肿瘤细胞代谢活动活跃、摄取葡萄糖更多的特点,PET-CT扫描器记录释放的辐射数据,并利用颜色深浅显示不同程度的糖代谢活动进行成像,从而评估淋巴瘤病灶。由于PET-CT辐射剂量显著增加,对于治疗后病灶部位大量浸润的代谢活跃的免疫细胞区分较难,且相对昂贵。临床实践中仅在治疗3个疗程和6个疗程后进行PET-CT评估。因此,基于PET-CT的影像学评估,在临床上不能做到更早发现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也不能做到更频繁地监测淋巴瘤患者肿瘤病灶的变化,且对于治疗后的病灶评估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阳性。由于疗效评估技术手段的局限性,许多患者在中期评估疗效时才发现疾病进展,从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近年来,基于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的液体活检技术,其临床应用价值被积极探索。ctDNA因携带肿瘤细胞DNA的基因突变可作为肿瘤分子标志物,且血浆中ctDNA含量及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可间接反映肿瘤负荷,因此,可通过多次采集外周血进行ctDNA动态监测以评估治疗效果。

上海睿昂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和开发的“B细胞淋巴瘤ctDNA检测试剂盒”,具有专利设计的探针和配套的算法(发明专利已获受理),通过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开展合作研究,目前取得积极科研成果。此项合作研究采用本公司研发的B细胞淋巴瘤ctDNA检测试剂盒,经回顾性检测分析并结合临床随访疗效信息,发现:仅经过一个疗程后ctDNA的检测就可以评估DLBCL患者对与标准治疗方案的治疗反应;更重要的是,治疗前的ctDNA检测对于早期化疗失败也具有预测价值。

本项检测试剂盒研发的阶段性成功,将有利地促进“B细胞淋巴瘤ctDNA检测试剂盒”这一产品的临床试验推进。该产品在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医疗器械评审中心的审批上市后,将助力提升我国淋巴瘤的精准诊疗水平,从而让更多的淋巴瘤患者受益。


子弹财经

2025-10-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