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28 20:21:54
(原标题:中国银行三季报: 单季净利润增长超5%,非息收入驱动业绩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林汉垚 见习记者冯紫彤
10月28日晚,中国银行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为六大行中首家。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银行盈利动能显著增强。7-9月,实现营业收入1622.01亿元,同比增长0.5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00.69亿元,同比涨幅达5.09%。
(图片截取自中国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业绩稳健增长,公司贷款年内新增1.72万亿元
在第三季度强劲数据拉动下,中国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盈利能力改善明显,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年中“转正”,实现了1.08%的同比增幅,达到1776.6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912.04亿元,同比增长2.69%,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从营收结构看,非利息收入是拉动中行实现盈利能力增长的关键动力。前三季度,中国银行实现非利息收入1654.12亿元,同比增长16.20%,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到33.67%。同期,利息净收入3257.92亿元,同比下降3.04%。
业务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9月末,中国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37.5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10%;其中,客户贷款总额23.3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15%。负债总额34.3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87%;其中,客户存款总额25.6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10%。
在信贷投向上,中国银行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截至9月末,公司贷款达16.4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2万亿元,增幅11.71%。其中,公司贷款总额达16.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幅为11.71%。其中,境内制造业贷款余额3.34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12万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2.10%和26.29%,增速显著。
零售领域,截至三季度末,中行个人贷款余额6.8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0.56%。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累计投放超4000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6.11%,全力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9月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4%,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6.60%,风险抵补合理充足。中国银行表示,动态优化授信管理机制,加强重点领域资产质量管控,稳步推进不良化解,提高清收处置质效。
“五篇大文章”扎实推进,各领域成效显著
报告期内,中国银行扎实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发展成效显著。
科技金融持续发力。截至9月末,科技贷款余额约4.7万亿元,授信客户超16万户。综合运用股、债、保、租等方式支持科技创新,累计提供科技金融综合化服务超8300亿元。扎实推进AIC股权投资试点,在多个城市设立16只股权投资基金,认缴规模合计117.6亿元,并在商业航天、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落地一批股权投资项目。
绿色金融保持领先。绿色贷款余额超过4.6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11%,境外绿色贷款在多个排行榜中位列中资银行第一,境内、境外绿色债券承销规模分别保持中资同业市场首位;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
普惠金融增量扩面。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7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9%,客户数突破179万户,增长19.81%。为超5万户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授信超7,300亿元。支持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农田、农资及粮食生产流通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涉农贷款余额2.9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47%。重点帮扶县机构贷款增长17.14%,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养老金融稳步提升。养老产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20.90%。持续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企业年金托管资金规模位居市场前列,服务企业年金客户超过2万家,个人养老金累计缴存客户占比较年初提升11.14%。持续提升线上线下网点适老化服务水平,手机银行APP养老金融专区全新面客,已建成养老金融特色网点超一千家。
数字金融加速赋能。深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加强“业数技”邮寄融合,加快建立数据驱动的经营管理新模式;提升营销、风控、决策等关键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提质跃级,同比增长8.32%,数字人民币消费额保持市场领先。
子弹财经
2025-10-29
子弹财经
2025-10-29
智通财经
2025-10-29
观点
2025-10-29
观点
2025-10-29
观点
2025-10-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