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理人杂志
媒体
2025-10-21 11:59:45
(原标题:聚焦保险行业:“开门红”狂欢与“年终奖”困局的冰火反差)
在中国保险行业的舞台上,“开门红”早已超脱了普通营销活动的范畴,摇身一变成为一场声势恢宏的年度盛事。
这场自每年最后一个季度拉开帷幕的“战役”,其战线如今正不断延展——部分保险公司甚至在年中便按捺不住地开启2026年开门红的筹备工作,这与尚未发放的2024年年终奖形成了令人忍俊不禁却又五味杂陈的反差。在这场仿若没有终点的“抢跑游戏”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深层矛盾与转型的阵痛。
开门红一场停不下来的速度竞赛
“开门红”之所以能成为保险行业坚定不移的“信仰”,与其卓越非凡的业绩贡献紧密相连。
相关数据表明,主要寿险公司1月及第一季度的保费通常在全年保费中占据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以上的比重,部分公司这一比例甚至高达惊人的40% - 50%。
这种过度倚重的业绩依赖状况,使得开门红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营销节点,而是演变成一场关乎企业存亡的“必赢之战”。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达到白热化,催生出这场无休无止的抢跑局面。当一家公司将启动时间提前至9月,其竞争者很快便跟进至8月,甚至出现7月就擂响冲锋战鼓的极端情形。
在这场“看谁更早”的激烈竞赛中,保险公司不惜投入巨额资金精心打造启动大会。电子屏上闪烁着的“2026开门红”字样与业务员手中崭新的宣传单相互映衬,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却难以掩盖客户面对过度营销而产生的审美倦怠。
产品形态的变革也在加速这场竞赛的进程。随着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储蓄型保险的中长期财富管理功能愈发凸显。以终身寿险为例,尽管预定利率有所下调,但中长期内部收益率(IRR)仍维持在约2.5%的水平。
在财富管理市场缺乏稳健收益产品的大背景下,这种兼具保障与理财功能的产品自然而然地成为开门红的“关键胜负手”。保险公司不得不提前谋划布局,推出涵盖终身寿险、分红险、年金险等在内的多元化产品组合,以期在开门红期间抢占市场的先机。
年终奖被无限期搁置的承诺
相较于“开门红”那轰轰烈烈、风光无限的“面子工程”,年终奖俨然成了保险行业竭力遮掩、不愿示人的“里子隐痛”。
在社交平台之上,保险从业者的困惑与质疑之声此起彼伏。“XX公司的年终奖究竟去向何处?”“都已步入2025年,2024年的奖金却依旧不见踪影……”诸如此类的话语,俯拾皆是。
曾经仅为个别案例的年终奖拖延发放现象,如今已然演变成行业内的普遍弊病。官方给出的解释,往往围绕业绩核算周期、部门评估流程等合规事项展开。然而,从业者们心里犹如明镜一般,深知这实质上不过是企业为应对人力成本上涨而施展的“财务伎俩”。
尤为讽刺的是,部分公司在年报中大肆宣扬斩获数百亿利润,尽显财大气粗之态,可对于员工的年终奖却讳莫如深,只字不提。一位从业者的自嘲之语,精准地勾勒出当下行业的荒诞现状:“如今流行的不是比拼谁发放的年终奖丰厚,而是较量谁发放得更晚。”
这种拖延战术,虽在短期内暂时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却让企业付出了员工士气遭受重创的沉重代价。特别是基层业务员,他们在“开门红”期间肩负着巨大的业绩压力,全年无休,如勇士般冲锋陷阵,为公司的业绩拼搏奋斗。然而,到了年底,他们等来的却是遥遥无期的等待。
这种“战时拼命动员,战后延迟犒赏”的做法,无疑是在不断透支行业最为宝贵的资产——人才的信任与热情。长此以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受到严重威胁。
冰火两重天繁荣表象下的行业失衡
将开门红启动时间不断提前与年终奖持续延后这两个现象并置审视,保险行业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便清晰地展露无遗:一方面,行业对规模增长表现出近乎狂热的追逐;另一方面,又对成本控制有着极致的苛求。这种矛盾深刻折射出行业转型期的典型特征——新旧发展模式正进行着激烈的碰撞。
在这场看似热闹非凡的“游戏”中,真正的赢家可谓寥寥无几。客户或许算得上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日益丰富多元的产品以及不断优化升级的服务,的确为他们带来了更为优质的保障体验;股东和管理层也常常能从行业的快速增长中分得一杯羹。然而,作为行业中坚力量的普通员工,尤其是那些承受着巨大展业压力的一线业务员,却往往陷入“冲在最前、等得最久”的尴尬困境。
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年终奖问题的本质并非仅仅是薪酬发放的延迟,它更反映出行业发展价值观的偏差。当短期业绩成为行业唯一的指挥棒,当人力成本被当作首要压缩的对象时,这样的增长模式是否具备可持续性?行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是否应当更加公平地惠及每一位为行业做出贡献的人?
寻找平衡从规模导向迈向价值成长
要破解这一困局,保险行业需要从根本模式上进行深刻反思与积极调整。过度依赖开门红的业绩结构亟待改变,应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来实现全年的均衡发展;
在人力成本管控方面,应摒弃简单粗暴的拖延战术,建立起更加透明、及时的激励机制。更为重要的是,行业需要实现从“规模至上”到“价值成长”的转变,真正将人才视为最核心的竞争优势,而非可随意压缩的成本项目。
正如一位从业者所说:“真正的年终奖应该是这一年的成长。”而这份成长,理应包含物质回报与精神认可的双重肯定。
毕竟,在任何一个行业,持续发展的前提都是让奋斗者看到希望、收获回报。当
开门红的号角一年比一年吹得更加嘹亮时,行业或许应当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让这场年度盛宴,不仅成为保费增长的庆典,更成为所有参与者共享发展成果的节日。(编辑/陈小泉 来源/燕梳师院)
海豚投研
2025-10-22
观点
2025-10-21
巨潮WAVE
2025-10-21
观点
2025-10-21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10-21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10-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