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富达国际:高市早苗任日本首相几成定局,日股仍有上升潜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20 21:23:31

(原标题:富达国际:高市早苗任日本首相几成定局,日股仍有上升潜力)

日本东京股市两大股指20日显著反弹。图/新华社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日本自民党新任党魁高市早苗此前一直支持扩大财政刺激、放宽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她的上任将会利好日股,同时给日元带来下行风险。因此,此前在她赢得党内选举时,日本市场一度兴起所谓的“高市交易”,押注日股上涨,日元下跌。

然而不久后,与自民党合作了26年之久的联盟伙伴公明党却突然与自民党分道扬镳,这令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遭遇了阻碍,“高市交易”的热潮一度退却。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20日,日本维新会举行该党国会参众两院议员总会,决定在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投票给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这样,选举中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几乎已成定局,而她将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

一波三折后,随着支持鸽派政策立场的高市早苗基本确定将成为日本下一任首相,10月20日,日本市场上的“高市交易”卷土重来,日元汇率下跌,日本股市大涨,日经225指数收盘大涨3.37%。

对于日本政局变动引发的市场波动,富达国际日本投资主管鹿岛美由纪(Miyuki Kashima)对记者表示,日本政治局势方面,首相更迭成为头条新闻。虽然目前自民党在国会处于少数派执政的局面,但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依然稳固,日本不会回到通缩状态。

在她看来,无论自民党内部领导层或执政联盟成员的组成如何变化,促进日本经济增长、企业改革及再通胀的政策或会延续,对经济正常化进程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偏低,企业改革也不太可能偏离原来的轨道。

随着日本摆脱通缩困局并转向重拾温和通胀,经济和股市前景都出现了结构性转变。过去数十年,持续通缩限制了名义GDP增长,降低了市场对家庭收入上升的预期,并使得企业在营运方面较为保守。

目前日本的货币、财政和薪酬政策,都为再通胀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2025年初日本平均核心通胀逾3%,而且市场普遍预计该数字明年底将下降到2%左右的水平,通胀温和将有助于实际收入增长,支持消费向好。鹿岛美由纪表示,重要的是,通胀的驱动力越来越依赖工资增长,以及政府与央行的政策协调,而非仅靠成本上升拉动。

鹿岛美由纪分析称,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为通胀环境提供支持,而且正以审慎的步伐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在维持相对宽松的立场下逐步加息,将通胀控制在符合长期目标的水平,以在达成通胀目标和避免抑制经济增长风险之间取得平衡,这有助于维持利好的金融环境,支持股市向好。

在富达国际基金经理曾敏前(Min Zeng)看来,日本市场宏观和微观基本面比市场的预期更有韧性,因此推动日股主要指数近期再创新高。尽管市场短期仍存脆弱面,但潜在结构性增长趋势,为日股提供了有力环境,支持其中长期表现向好。日本正过渡至通胀温和的环境,日企也在提高销售价格,今年日本春季劳资薪酬谈判(春斗)带来了更高的加薪幅度,与此同时货币政策逐步正常化,为经济和股市带来积极影响。

近期美国关税政策、美联储货币政策等也影响了日本市场。对此,鹿岛美由纪认为,日本市场前景依然乐观,虽然短期内市场可能受美国贸易政策或全球货币紧缩而发生波动,但日企的盈利增长、股本回报率提升、企业治理改善,以及更多海外投资者参与等中期驱动因素,描绘出乐观前景。

在再通胀和深层结构改革的支持下,她预计日本有望延续经济和企业盈利增长趋势。在全球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日本市场有望凭借持续改善的基本面、政策的一致性以及持久的改革动力脱颖而出,并在未来几年为投资者提供韧性以及上升潜力。

企业治理改革正重塑日企的资本配置和回馈股东的态度,并且已成为日股的结构性增长主题。东京证券交易所敦促股价低于账面价值的日企改善企业治理以提升估值,成为强劲的市场催化剂。鹿岛美由纪强调,日企越来越关注资产负债表上资本效率偏低的问题,撤出低回报业务,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并提升公司的透明度。日企的改革转型步伐自2023年起显著加快,为日股创造了内在的上升动力。

随着企业改革持续,股东回报率显著提升,2024财年日本市场的股份回购金额按年增长近90%,虽然今年外部经济不稳定,但仍然没有影响日股回购的势头延续至2025财年。

鹿岛美由纪发现,从工业到金融业,不同领域的日企已将股份回购作为提高股本回报率、优化资本结构的灵活手段。日企增加派息的意愿也日益提升,日本市场的股息率目前已接近国际水平。这种转变不仅反映出日本经济的周期性复苏,也显示日企在营运理念上的转变,正逐步从囤积现金转向具有纪律的资本配置。

另外,子母公司齐上市的情况逐渐减少,也显示日本市场资本效率改善的趋势。鹿岛美由纪分析称,过往日本大型集团同时维持子母公司的上市地位,以保持集团的财务灵活性和透明度,但来自监管机构的压力、投资者的积极参与以及企业管理层的主导,正加速这一上市结构的瓦解。这一变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并加强股东的一致性,是实现日本市场长期持续增长的核心要素。

随着企业深化改革,日企的盈利能力正出现结构性增长。在2000年代至2010年代,日企平均股本回报率大概在6%-8%,鹿岛美由纪预计,到2026财年,这一数字将提升到10%,到2028财年更有望达到11%,平均股本回报率的持续提升有望收窄日本市场相对全球其他市场的估值折让,并为其长期估值重估提供有力支撑。

在此前的大涨过后,未来日本市场还存在哪些具体投资机会?曾敏前分析称,日本市场的金融、建筑、工业及公用事业等领域正受益于数字化转型和基建需求带动的订单增长,以及劳动力短缺所带来的稳定议价能力。与此同时,这些行业对美国关税政策的敏感度较低,正在逐步显现出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银行业明显是日本再通胀和企业改革的受益者之一,在强劲的净息差、较低的借贷成本以及行业持续推进成本控制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日资银行股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股本回报率持续改善的前景也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股东回报提升的预期。

曾敏前还表示,除增加派息,在解除交叉持股以及更具纪律性的资产负债表管理支持下,日本银行业管理层向市场释放出更强的股份回购意愿。盈利能力上升、公司治理改善及资本效率提升,意味着银行板块具备持续估值重估的潜力,尤其是在日本央行逐步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背景下。

日本建筑业也展现出良好的投资前景。曾敏前分析称,随着承建商采取选择性投标策略,专注于大型、高生产力项目,并在签约阶段具备提价能力,议价权逐步回归,利润率正在改善。鉴于建筑行业就业市场仍然紧张,私营投资不断增加,供不应求持续提升承建商的盈利水平。

近期日本建筑企业公布的业绩表现向好,低利润率项目逐步完工,收入结构向较新且价格更高的项目倾斜。企业改革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强化了日本建筑业表现向好的趋势,而在更高资本效率的要求下,资产组合优化的压力正促使开发商更积极推动资金回笼,从而提升股东回报。

数字化转型仍是关键的结构性增长主题。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挑战,日本企业正加快工作流程自动化。曾敏前强调,能够捕捉日本国内系统整合与云端迁移需求并获得收益的企业正逐步显现出投资价值。尽管全球经济仍存在不确定性,但近期业绩显示,日本软件公司受益于强劲的本地需求,具备一定防御性。

展望未来,曾敏前表示,短期而言,随着市场开始反映投资者对新政府延续支持通胀政策的预期,日本市场的受益者将不再局限于出口企业。中长期而言,在企业改革、通胀正常化及政策稳定等因素支持下,日本股市有望延续亮眼表现。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