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王老吉与加多宝又开撕,“新剧本”陷入海外商标权“混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13 21:38:33

(原标题:王老吉与加多宝又开撕,“新剧本”陷入海外商标权“混战”)

南方财经记者伍素文 实习生钟宸 广州报道

“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谢谢!”王老吉12字怒怼加多宝的声明近日刷屏,也揭开了这对老冤家的新一轮缠斗。

连日来,双方已“舌战”多个回合,争端在于,海外商标权。

9月30日,加多宝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加多宝加拿大凉茶维权告捷!》,宣称其关联公司万捷有限公司(Multi Access Limited)在加拿大联邦法院及欧盟普通法院的多起诉讼中,均成功捍卫“王老吉”海外系列商标的合法权益。当晚,王老吉公众号贴出《关于“王老吉”境外商标案件的严正声明》,直指加多宝所述“严重背离事实,蓄意误导公众认知”。

10月10日,加多宝又发布了《加多宝集团关于海外“王老吉”商标所有权的声明》,加多宝集团于2000年代初合法获得海外王老吉商标所有权,已在全国超过6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注册王老吉商标,“将继续坚定积极推进品牌维权和保证工作,依法捍卫加多宝集团拥有的海外王老吉品牌的知识产权”。当晚王老吉再次发布严正声明:“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谢谢!”

这浓浓的“火药味“,不禁让人想起两者之间长达十余年涵盖商标授权、商业包装、广告语等多个维度的商战。此次,“战火”的焦点转移到了正在增长中的海外市场,双方近年来都在国际布局上加速跑马圈地。这场商标争夺战,远不止于一个名字的归属,更直接关系到两家企业国际战略的话语权。

公开资料显示,“王老吉”品牌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品牌所属的广药集团授权后,“王老吉”在加多宝集团运营期间成为了国民饮料的代表之一。而加多宝与王老吉的纷争,是品牌授权与品牌运营纠纷的典型案例。

20世纪90年代,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当时的母公司鸿道集团第一次签订“王老吉”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后,2000年签订了第二次合同,将有效期延长10年至2010年。2002-2003年,鸿道重要人物陈某通过贿赂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总经理李益民,在第二次合同的基础上又以低价获得了两个补充合同,约定商标租赁时间分别是从2000年到2013年,以及2013年至2020年。广药集团称,补充合同是李益民受赂后签署,协议无效。2010年,广药集团启动仲裁程序。

2012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定,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用“王老吉”商标。鸿道集团因此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撤销该裁决的申请,遭到驳回。

2014年,广药集团发起商标侵权诉讼。2018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加多宝赔偿广药集团14.4亿元。双方不服判决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撤销该判决,发回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2023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就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商标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六家加多宝公司共同侵权,判决其赔偿3.17亿元。彼时,加多宝称将提起上诉,但目前进展未知。而王老吉方面则明确表示商标属于广药集团。

在国内市场缠斗多年之后,如今这场战火又烧到了国外。在国际业务拓展上加多宝集团仍在使用“王老吉”相关商标,两者的海外商标权争夺陷入混战。

《加多宝集团关于海外“王老吉”商标所有权的声明》中称,“加多宝集团自九十年代从王老吉(正名王泽邦)后人手中取得祖传凉茶秘方及海外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并于2000年代初合法获得海外王老吉商标所有权”。

在《加多宝加拿大凉茶维权告捷!》中,加多宝集团表示,多起跨国胜诉,确立了加多宝在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作为“王老吉”品牌合法权利人的地位。迄今,加多宝通过旗下的万捷有限公司在圈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王老吉”商标权(包括王老吉、WONG LO KAT、WANG LAO JI及其他图文组合商标)。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在声明中则强调,加多宝的行为是“恶意抢注”,并已在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维权诉讼。根据广药公布的信息,其中已有10个国家/地区,如巴西、中国澳门等,支持了王老吉的诉求,判决撤销或宣告加多宝的商标无效。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互联网数字经济法律服务部长常嘉向南方财经记者解释,关于加多宝在海外注册和使用“王老吉”商标是否合法,目前的法律状态是“一国一议”,没有全球统一的答案,其核心在于商标权的“地域性原则”--即在一个国家获得的商标权,仅在该国境内有效。因此,在加拿大等部分国家和地区,加多宝的注册和使用目前被当地法律认定为合法;在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其注册已被判定为不合法。还有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目前纠纷仍未有最终的认定。

“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局面。”常嘉认为,王老吉公司维权的难度较大,需要在每一个有争议的国家和地区,聘请当地律师,依据当地法律发起独立的诉讼或行政程序。在欧美等奉行“使用在先”原则的国家,加多宝若能证明其在当地市场有持续的销售行为就可能保住商标,王老吉的举证过程更复杂。此外,在法律上要证明对方注册时存在主观“恶意”门槛很高,在跨国诉讼中尤为困难。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商标争议既是法律战,也是市场战,海外市场正形成新的增长点。

有数据显示,全球植物饮料行业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近10%,市场规模持续扩容。近年来,饮料企业纷纷出海,蜜雪冰城、茶百道、东鹏饮料、卫龙、白花蛇草水等等相继进入东南亚、北美乃至非洲市场,发力推进全球产品布局。

2023年底,王老吉发布海外品牌名称“WALOVI”,从产品、渠道、品牌文化发力,加速走向海外市场。其密集在海外布局供应链,仅今年上半年就与宝钢包装、百达国际、马来西亚P.C.I.专业罐装公司、尼泊尔乔巴里商贸等签约,确立“供应链协同+本土化生产+深度分销”的出海模式。不久前,王老吉推出国际罐包装,将在东南亚、北美、欧洲、大洋洲等地区上市。十年间,王老吉海外市场规模增长6.5倍,海外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25%

加多宝的国际布局似乎更为“低调”,但海外扩张的步调并未停下。上述声明中提到,通过不断扩展营销渠道,深入市场,加多宝集团拥有的海外王老吉品牌凉茶至今已远销全世界数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单从商标来看,两者的国际化策略也有所差异。加多宝在海外倾向于使用与“王老吉”发音相近的“WONG LO KAT”“WANG LAO JI”标识;而王老吉则推出了全新的“WALOVI”国际罐。前者希望延续和利用原有的华人市场认知,后者倾向于打造一个更符合国际消费者发音习惯的全新形象。

东吴证券食品饮料联席首席分析师郭晓东告诉南方财经记者,据其对全球饮料市场的观察,茶饮料市场未来的趋势是无糖茶,加多宝、王老吉所在的凉茶赛道近年来增速有所回落。而当前凉茶品类的海外市场扩张仍需要时间验证,一些新兴小众赛道亦爆发出大单品潜质,如植物饮料、电解质水、椰子水等,元气森林红豆薏米水所属的“元气自在水”系列已突破10亿元规模,潜力值得期待。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南方财经记者,凉茶是最早的“养生水”、功能饮料,但并没有搭上新一波消费红利,整体发展低迷,“国内已经到了天花板了”。他分析,对于提升销量而言,国际化是可选的捷径,既满足了突破国内市场天花板效应的愿景,也呼应了品牌国际化的潮流。

因此,朱丹蓬认为,加多宝和王老吉在此时进行商标的争夺属于正常的现象。从国内法律来看,王老吉应该拥有商标权,但是在国外来看,有一些国家可能会认可加多宝的商标注册。具体海外市场未来的商标争夺将“花落谁家”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国际化战略必须“商标先行”。一旦发生侵权,产品可能被海关扣押、被禁止销售,并面临巨额赔偿。因此解决商标归属,是双方进行海外营销投入、渠道建设和供应链布局的绝对前提。“这场纠纷给所有意图出海的中国企业上了一课。”常嘉说。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