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黄金周出游“新引力”:餐饮成城市引流利器?丨双节看消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10 22:54:56

(原标题:黄金周出游“新引力”:餐饮成城市引流利器?丨双节看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佳颖

“地方美食的魅力,在于离开那个地方,你就吃不到了。”

在国庆中秋假期,常常能见游客拖着行李箱出现在餐厅,赶着行程的同时,却又耐心地等一顿美食。

“假期外地游客数量明显增多,且较去年同期也有所提升。整体上,外地游客的消费热情也高于本地顾客。”日前,餐饮企业人和馆品牌总监蓝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感叹道,“我很能理解有些排队等餐3-4个小时的外地游客,非要吃完才走,吃完直接去机场。假期期间,我们餐厅最低一家营收都增长了30%,最高达到70%,表现非常好。”

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国庆中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越来越多的美食热点在引领城市文旅流量,为一道美食奔赴一座城。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必吃榜”热门城市Top10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杭州、苏州、天津、南京、深圳、武汉,宝藏美食小城Top10分别为南昌、泉州、珠海、湖州、汕头、南通、嘉兴、台州、扬州、绍兴。

毋庸置疑,餐饮正从配套服务升级为城市消费的核心引擎。特色美食以其独特体验性和社交传播力,也拉动了“为一餐赴一城”的新旅游经济。这不仅能激活本地餐饮、零售、文旅全链条消费,更通过塑造“美食IP”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实现从短期流量到长期品牌价值的转化,成为城市竞争中高效的引流利器。

出游新锚点

今年国庆节恰逢中秋,八天超级黄金周给了游客足够的时间,前往更小众的美食小城。

10月8日,假期的最后一天,深夜十一点多,南昌路边的一家仅39平方米的煨汤小店依然灯火通明,本地阿姨们忙前忙后,时不时还给外地游客推荐店里的招牌。

“游客来到南昌,就会来我们家打卡,国庆客流至少翻了一倍,一天要卖出上千罐汤。”这家恒茂汤店·煨汤店的负责人介绍道,自1998年开店以来,店里一直坚持南昌传统做法——用炭火熬汤,今年“十一”假期,炉子里的木炭24小时加不停。

10月1-8日,这家本地烟火小店的大众点评线上流量环比节前增幅超过272%,折射出双节假期“小城小店”的火爆程度。不仅如此,众多美食小城“必吃榜”榜单流量涨超217%,当地上榜小店订单量涨超222%、上榜老店订单量涨超248%。

“从早9点到晚9点,一直‘泡’在厨房里。”南京三百碗宝应长鱼面徐老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双节假期天天都被游客挤爆,全国各地来的都有。一个假期卖出了上百斤长鱼,我们还特地加了近10张外摆桌子。”

不仅是小店,已有规模的餐饮品牌也在积极行动。“游客就是为了品尝特色美食而来,我们还为此专门推出了套餐,为了帮助不熟悉上海菜的游客点餐,避免因点菜不当影响用餐体验。”蓝鸟介绍道,“此外,为了迎接假期客流,我们还在假期前让所有员工完成轮休,假期期间全员上岗,以确保人手充足、服务质量和出品稳定。另一个重要措施是,假期所有包房不接受预订,以保证排队顾客能更快入座,缩短等待时间,尤其满足家庭游客的需求,提升他们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蓝鸟进一步指出,对于餐饮品牌而言,长假期间更关键的是维护品牌美誉度,避免因客流激增、排队时间过长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通过优化服务、出品和环境,希望借此机会将品牌口碑扩展至全国,为未来可能的异地发展打下基础。这一过程是渐进的,既有利于本地经营,也可能为向外地扩张创造有利条件。

“好玩又好吃”成为广大游客出行决策的新标准,“美食+美景”让更多人愿意去、待得住。高德扫街榜数据显示,全国《长假美食吸引力城市排行榜》的前20名依次是:成都、重庆、广州、西安、长沙、武汉、佛山、天津、北京、东莞、杭州、上海、深圳、郑州、青岛、苏州、南京、沈阳、合肥、哈尔滨。 

“走到哪,吃到哪”

与往年不同的是,出游的消费热潮不仅出现在文旅地标,更延伸到交通枢纽。随着近年来“商业+交通”的融合发展,交通枢纽不再只是匆匆过客途经的站点,更成为集餐饮、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旅途补给站”。

“我们发现,位于交通枢纽的门店国庆业绩出现显著提升。”茶百道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个假期位于全国机场、高铁站、高速服务区的茶百道门店整体销售额增长近一倍。其中,位于河北邢台高速服务区的茶百道门店,国庆假期日均营业额环比提升了700%。

霸王茶姬方面也介绍道,其全国门店在国庆中秋假期迎来客流量高峰,交通枢纽店、热门旅游城市、景点门店增幅尤为显著。热门景区门店方面,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店、湖北恩施女儿城店、江西上饶婺源婺女洲店等,环比节前涨幅均超过300%。

实际上,餐饮消费更广泛、更分散地发生在各个地方,早市、夜市、小吃街等更多元的供给出现,也给了游客更多的选择。“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的餐饮消费总量还是可观的,但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蓝鸟分析道,“一方面,头部品牌的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客流更向优质品牌集中。另一方面,部分消费者从正餐转向轻餐饮,如快餐、小吃等,这也分散了消费。”

10月1日-7日,高德扫街榜“烟火城市榜”的前10名依次是:丽江、乐山、大理、抚顺、北海、柳州、南京、汕尾、漳州和桂林。这些城市上榜烟火小店的流量占比最高,其中多数在长假同时迎来了旅游和餐饮消费的峰值。

“我们店国庆期间客流量相比去年多了将近四成。” 杭州信义坊勇贤小吃夏老板表示,“我们这样的小店被更多人看到。”这家面馆已被大众点评等平台收录13年,其评论区有几小时前打卡食客留下的真实感受:“生意太火爆,等位一小时,吃面十分钟。但老板出品很仔细,碗碗现炒,锅气十足。”

这家本地老面馆的火爆生意是一个缩影,假期期间,各地街角小店正成为美食新据点。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双节假期,全国超7成“必吃榜”烟火小店,流量环比节前增长超200%。餐饮之外,越来越多的游客融入目的地的公共空间和休闲场所,像当地居民一样体验本地生活。数据显示,9 月以来,美团和大众点评中“本地人推荐”“本地特色”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上升438%。

“一个陌生目的地与特色美食的结合,会激发了人们的探索欲望。”蓝鸟坦言,旅游体验中,“看”和“吃”是最主要的需求,而美食具有现制现食、不可替代的特性。而中国美食地域差异大,尝试未知菜品如同“开盲盒”,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美食或许可以成为旅游决策中越来越重要的驱动力,甚至比景点和住宿更具吸引力。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