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源媒汇
2025-10-08 20:43:43
(原标题:华西证券又涉造假案,投资人索赔至少千万元)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童画
编辑 | 苏淮
9月已过,秋意渐浓,对于华西证券而言则更显得有些“秋意瑟瑟”——这家券商的名字,又一次出现在“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的庭审记录里。
按照天眼查披露的信息,北京金融法院应该在2025年9月23日这一天开庭审理“陶某、韩某与北京数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知科技’)、华西证券等相关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而华西证券上一次因“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被起诉,是金通灵系列案件。
截图来源于天眼查
屋漏偏逢连夜雨,9月24日晚,华西证券第四大股东——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剑南春”),宣布计划减持至多2625万股华西证券股份,理由为“流动资金需求”。但另一方面,华西证券未来发展前景或许也是股东考虑的因素之一。
再次涉及“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华西证券的投行业务明显下滑,公司此前还因卷入金通灵系列案件遭监管重罚而被暂停保荐业务资格。这一切的背后,或是尽职调查的失守与风险控制的缺位。
01
数知科技诉讼案承担连带责任
数知科技的“雷”引爆在近5年前,即2020年12月23日晚。彼时,该上市公司突然发布商誉减值风险提示性公告称,旗下多家全资子公司的经营业绩在2020 年出现大幅下滑,且如果情况持续恶化,公司预计将出现56亿-61亿的商誉减值。
2020年12月23日,数知科技的股价为5.42元。上述消息一经公布,市场一片哗然,导致公司股价于次日直接跌停,报收4.34元。
此后,数知科技的股价一路下行,最低价跌至0.29元,并于2022年6月30日退市,导致诸多投资者产生了巨额亏损。
天眼查显示,数知科技成立于2004年9月10日,曾用名“北京梅泰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约为11.72亿元,法定代表人是张志勇,张亦是数知科技的实际控制人。
截图来源于天眼查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数知科技不仅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张志勇还存在违规关联交易和证券内幕交易,最终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前文提及的陶某、韩某,并非首次起诉数知科技、华西证券的投资者。2022年上半年,袁某以数知科技实施虚假陈述导致其亏损约1080.51万元为由,起诉了数知科技、华西证券(数知科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保荐机构)等公司,要求被告数知科技赔偿投资损失,且判令华西证券、国金证券、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原告的投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随后,肖某也因同样亏损理由将数知科技、华西证券等告上法庭。但是袁某、肖某的两起诉讼一直没有开庭审理。
韩某的起诉案件已于2024年12月17日一审开庭,随后于2025年5月被裁定与新增的陶某案合并审理,并于9月23日再次开庭审理,但是时至今日未披露诉讼结果。
对华西证券而言,更棘手的是投资者索赔规模的扩大——目前已有至少4名投资者加入诉讼,索赔金额累计已超千万元。
02
“金通灵案”余波未平
在华西证券的2025年半年报中,“金通灵系列案件”是排在诉讼案件第一位的。
2017-2022年期间,金通灵及其全资子公司通过多种手段虚增、虚减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致使相应年度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在此财务造假期间,2019年底,金通灵公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华西证券为该项目的保荐机构,并在《金通灵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之发行保荐书》中表示,经充分尽职调查、审慎核查,认为金通灵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履行了法律规定的决策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此后,金通灵造假案爆发,导致股价暴跌,10名自然人投资者因购买金通灵的股票遭受损失而提起诉讼,华西证券等其余被告对金通灵公司的前述赔偿责任承担连带责任。
2025年6月23日,南京中院组织诉讼各方召开庭前会议,进行证据交换和质证。截至华西证券2025年半年报披露之时,本案一审尚未开庭,最终涉诉金额存在不确定性。
2025年9月30日晚,金通灵发布公告称,公司犯欺诈发行证券罪,被判处罚金800万元;公司时任董事长、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季伟犯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欺诈发行证券罪,被判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元。
在此之前,2024年4月,因金通灵项目尽职调查工作未勤勉尽责等原因,江苏证监局对华西证券采取了暂停保荐业务资格6个月的监管措施。
此事“给公司带来了极其惨痛和刻骨铭心的教训”,华西证券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已组织开展投行业务全面从严整改提升专项工作。经过本次全面从严整改,公司投行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三道防线”更加稳固,历史风险项目化解取得一定进展,风险敞口进一步缩小。
但现实是,华西证券的投行业务深受影响。保荐资格被暂停前,华西证券在审保荐项目共计3家,2家企业已中止审核,其中六淳科技、众邦股份主动撤回,佳驰科技则将保荐机构更换为中信证券。
2025年上半年,华西证券未完成IPO、再融资、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新三板推荐挂牌等股权融资项目,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仅为0.42亿元,同比降低12.67%,营业利润率同比减少20.81个百分点。
对此,华西证券称主要是受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监管压力持续增大、公司保荐业务资格暂停等影响,证券承销业务收入减少所致。
03
剑南春减持可套现约2.5亿元
除去数知科技诉讼、金通灵诉讼以外,还有远高债相关责任纠纷案、“洛娃债”案等,也给华西证券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2025年9月24日晚,华西证券公告,剑南春计划未来三个月内对华西证券减持不超过2625万股,具体的减持方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312.5万股 (占总股本0.5%);一部分是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312.5万股(占总股本0.5%),减持原因是“剑南春流动资金需求”。
以当日收盘价9.71元计算,剑南春此次减持可套现约2.5亿元。这不仅是剑南春持股华西证券25年以来首次减持,也是华西证券自2018年上市7年来首次遭到这家战略投资者的减持。
市场的反应近乎本能,次日开盘,华西证券股价直接低开,盘中一度跌至9.51元,最终收盘以下跌1.85%报收9.53元。
更耐人寻味的是减持时机的微妙性。剑南春减持计划披露的十几天前,即9月8日,剑南春刚完成国资入股——绵竹市国有资产事务中心以债权出资方式获得 14.51%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这也是剑南春自2003年完成私有化改制、国有资本退出后,时隔20多年当地国资的再次入股。
剑南春的减持是为“解决流动资金需求”,对于华西证券而言,虽然2025年上半年依靠经纪、自营业务撑起了业绩增长,但是公司投行资格恢复后如何重建项目储备呢?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华西证券储备的IPO项目数量为0。
好消息是,9月26日、29日和30日这三个交易日,华西证券的股价连续上涨至10.27元。但是那些诉讼隐患如何解决,依旧是一个问题。
当华西证券的名字再次出现在造假纠纷的庭审记录中,这家券商正站在合规与发展的十字路口。金通灵案的处罚揭开了投行尽职调查的漏洞,数知科技的诉讼暴露了风险控制的缺位,而剑南春的减持则多少反映了市场信心的流失。三重困境的背后,是新 “国九条” 实施后监管趋严的必然结果——监管层已明确 “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对造假行为的容忍度降至冰点。
这场深秋的寒意,或许不只是华西证券的阵痛,更是整个行业合规升级的序曲。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证券之星APP
2025-10-09
证券之星APP
2025-10-09
证券之星APP
2025-10-09
观点
2025-10-08
格隆汇
2025-10-08
观点
2025-10-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