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前高管落马,江西银行困局待解

来源:投资者网

2025-09-29 18:01:59

(原标题:前高管落马,江西银行困局待解)

 《投资者网》叶观复 

据江西银行(01916.HK)最新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江西银行正面临营收利润下降、资产质量承压、资本充足率趋紧等多重经营挑战。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江西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6.04亿元,同比减少19.91%;净利润5.83亿元,同比减少19.64%,呈现盈利增速放缓态势。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升至2.36%,较上年末上升0.2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降至154.85%,进一步逼近150%的监管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江西银行完成了新一届董事会换届,曾晖连任董事长,骆小林出任副董事长兼行长。新管理团队在复杂经营环境下接棒,将肩负着推动银行稳增长、控风险、优化资产结构的多重任务。 

营收下降近两成,净息差收窄 

江西银行的盈利能力正持续承压。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37.77亿元,同比下降5.27%。净息差进一步收窄至1.40%,低于行业平均净息差1.42% 

从营收构成来看,利息净收入仍为江西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同比出现下滑。具体到生息资产端,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减少5.16亿元,金融投资利息收入亦减少1.45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46亿元,虽实现5.27%的同比增长,但对整体营收贡献仍然有限。 

营收下滑的主要因素来自投资收益的大幅波动。上半年该行投资收益仅为4.6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89亿元,降幅达65.88%。 

江西银行解释称,这主要受市场利率波动及资产价值变动影响。从资产配置来看,该行在2025年上半年显著收缩了基金投资,余额为184.30亿元,同比减少37.79%;同时增配债券资产,债券投资金额达1270.08亿元,同比增长8.98%,显示其投资策略趋于保守。 

值得注意的是,江西银行净息差已由2024年的1.64%降至1.40%,连续五年呈下滑趋势,已低于同期银行业平均净息差1.42%。 

在资产减值方面,2025年6月末,江西银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7.7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01亿元,2022年至2024年期间累计计提减值损失达174.4亿元,对利润形成了明显侵蚀。 

资本市场表现方面,江西银行H股股价处于长期低迷状态。截至2025年9月28日,该行股价为0.71港元/股,2018年上市发行价6.39港元累计下跌超88%,沦为“仙股”行列。 

资本市场的疲软表现与江西银行的经营基本面形成了相互强化的循环。自2019年以来,江西银行的归母净利润总体呈下滑趋势。尽管利息净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但受资产端收益下滑以及负债端成本相对刚性的共同影响,净息差持续收窄。 

房地产业不良率攀升,资产质量承压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江西银行不良贷款率较2024年末攀升0.21个百分点至2.36%,拨备覆盖率进一步下滑至154.85%,已接近150%的监管红线。 

从贷款行业结构来看,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暴露较为突出。截至2024年末,该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已从上年的3.29%攀升至17.81%,不良贷款余额由3.44亿元增至12.99亿元,增幅高达277.56%。 

进入2025年,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暴露持续发酵,截至2025年6月末,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进一步升至19.07%,较2024年末再增1.26个百分点。 

市场分析指出,这一趋势与江西省部分房企流动性紧张、销售回款放缓密切相关,叠加“保交楼”资金压力,开发商偿债能力持续弱化。这不仅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整体疲软,也凸显了银行在高风险行业中的集中度问题。 

与此同时,江西银行的不良与逾期贷款规模双双走高。截至2025年6月末,江西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86.17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0.29亿元;逾期贷款余额131.71亿元,较年初增加31.89亿元,其中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比超过60%。值得注意的是,除房地产外,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领域的不良率也呈上升态势。 

在业务布局方面,江西银行存在明显的区域集中风险。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近半数信贷资源集中于省会南昌市,当地贷款投放占总贷款比重高达42.96% 

此外,截至2024年末,该行十大非同业单一客户风险暴露占一级资本净额的比例高达56.6%,已超监管要求的50%红线,暴露出大客户依赖严重、风险分散不足的结构性短板。这种高度集中的业务模式使银行容易受到单一行业或客户的影响。 

资本充足性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江西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3.0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0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01%,较2024年末的13.47%、12.31%和9.30%均有所回落。 

在净利润下滑、拨备计提增加的双重挤压下,内生资本积累能力减弱,未来若无法通过外部渠道及时补充资本,业务扩张空间或将受到限制。此外,随着不良贷款的持续增加,银行可能需要进一步提高拨备水平,从而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多名前高管接连“落马” 

近年来,江西银行多名前高管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2022年12月,江西省纪委监委发布通告,江西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晓明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通报措辞严厉,直指其“政治意识淡薄,公开发表有严重政治问题的言论,严重违背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更指出其将江西银行视为“私人领地”,自立规矩、自行其是,大搞家族式腐败,为亲属在入职金融系统、承揽业务、获取贷款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破坏了地方金融生态。 

除陈晓明外,江西银行已有4名高管相继被查,且多人存在上下级关联,形成“塌方式”腐败链条: 

2022年5月,江西银行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徐继红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其长期负责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却在任内纵容违规操作;8月,江西银行萍乡分行原行长冯亮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在任期间曾主导多笔高风险房地产贷款;11月,原南昌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黄文杰主动投案,成为江西银行合并重组前历史问题暴露的标志性事件。 

2024年,江西银行原副行长俞健也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据检察机关披露,俞健涉嫌贪污、受贿、违法发放贷款、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多项罪名。其在任期间曾主导多笔高风险授信项目,部分贷款最终形成巨额不良,且存在与关联企业利益输送、绕过风控审批流程等严重违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以来,江西银行已累计收到监管罚单超过15张,累计罚款金额超900万元。 

2025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萍乡监管分局再次开出罚单,江西银行因“通过虚假转让方式违规处置不良贷款,掩盖真实风险”被罚款40万元;时任南昌银行副行长的陈勇被警告并处以罚款7万元。 

面对上述挑战,江西银行自2022年起启动“合规重塑”工程。新任董事长曾晖接任后,将“重建风控体系、净化政治生态”作为核心任务,推动全面审计、制度重建与人事调整。 

2025年6月,江西银行完成董事会换届,曾晖连任董事长,骆小林任副董事长兼行长。此次人事安排标志着江西银行管理层进入“稳定期”,整体管理层趋于年轻化和专业化,有助于缓解过去因高管频繁更迭导致的战略断层与执行乏力问题。 

目前,新一届管理层已释放出明确信号,将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并优化业务结构,重点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以提升盈利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然而,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下,江西银行能否成功突围,仍有待时间检验。(思维财经出品)■

投资者网

2025-09-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