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09-19 16:40:33
(原标题:香港:二季度录得1055亿港元国际收支盈余)
智通财经APP获悉,港府统计处今日(9月19日)发布2025年第二季香港国际收支平衡及国际投资头寸的初步统计数字,并发布同期的香港对外债务的初步统计数字。香港于2025年第二季录得1055亿港元的国际收支盈余(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3.4%),而储备资产相应地增加同等数额。2025年第一季则录得854亿港元的赤字(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0.7%)。
经常账户
2025年第二季的经常账户录得926亿港元盈余(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1.8%),这反映香港储蓄多于投资,令其累积对外金融资产(例如股本证券或债务证券),在环球金融波动时提供缓衝。与2024年第二季的985亿港元经常账户盈余(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3.0%)比较,盈余减少主要是由于货物贸易赤字增加,而初次收入净流入增加则抵销了大部分经常账户盈余的跌幅。
货物贸易赤字由2024年第二季的141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同季的380亿港元。同期,服务贸易盈余由275亿港元轻微增加至300亿港元。2025年第二季的初次收入流入和流出分别为6,246亿港元和5,176亿港元,从而产生1,070亿港元净流入,而2024年同季则录得902亿港元净流入。
金融账户
2025年第二季非储备金融资产录得211亿港元的整体增幅(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2.7%),而2025年第一季则录得2,458亿港元的整体增幅(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30.7%)。2025年第二季的整体增幅源自证券投资净增加,而其他投资、直接投资和金融衍生工具净减少则抵销了大部分的整体增幅。
2025年第二季储备资产增加1055亿港元,而2025年第一季则减少854亿港元。
国际投资头寸
在2025年第二季季末,香港的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总值均处于很高的水平,分别为572,443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7.7倍)和388,797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2.0倍),这是一个重要国际金融中心常见的特点。
在2025年第二季季末,香港的对外金融资产净值(即资产扣除负债)达183,647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5.7倍),而2025年第一季季末则为169,229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5.3倍)。香港的对外金融资产净值与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是世界最大之一,为香港经济面对突如其来的外来衝击发挥强大的缓衝作用。
对外债务
在2025年第二季季末,香港的对外债务总额为154,636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4.8倍)。与2025年第一季季末的149,488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4.7倍)比较,对外债务总额增加5,148亿港元,这是由于全部界别的对外债务均增加所致,特别是银行界别、直接投资的公司间借贷和其他界别。
作为世界其中一个主要金融中心,香港有大量源于本地银行界别、透过日常的银行业务而产生的对外债务。在2025年第二季季末,银行界别的对外债务佔整体的53.1%。其他的对外债务主要包括其他界别的对外债务(29.1%)和直接投资的债务负债(公司间借贷)(16.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观点
2025-09-19
智通财经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