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鲁伟鼎掌舵下的民生人寿“烂摊子”:罚单不断,股权流拍16次、利润暴跌30%!

来源:理财周刊

媒体

2025-09-18 19:05:57

(原标题:鲁伟鼎掌舵下的民生人寿“烂摊子”:罚单不断,股权流拍16次、利润暴跌30%!)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分局9月9日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民生人寿河南分公司及涉事相关负责人已被作出处罚决定。

公示表明确指出,该分公司存在两大主要违法违规情形:其一,违规向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给予保险合同条款之外的其他利益;其二,存在唆使、诱导保险代理人从事违背自身诚信义务活动的行为。



图片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

针对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作出处罚决定:该公司因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之外的其他利益,且唆使、诱导保险代理人开展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被予以警告,同时需缴纳22万元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时任该分公司总经理的卞东升,因参与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其他利益的违规操作,也受到警告处分,并被处以7万元罚款。

一边是保持连续十四年盈利的稳健经营成绩单,一边是近期收到罚单的监管压力,再叠加五年内十六次股权拍卖尽数流拍的尴尬处境,拥有22年发展历程的民生人寿,正陷入一种颇为矛盾的发展状态。

罚单不断,合规管理待考

2025年以来,民生人寿罚单不断。

7月21日,浙江金融监管局披露的罚单显示,民生人寿浙江分公司因“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被处以25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俞翔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浙江分公司2025年因同一违规事由收到的第二张罚单。2025年1月3日,该分公司就因相同问题被浙江监管局处以25万元罚款。短短半年内,同一分支机构因同一违规行为两度受罚,暴露出民生人寿在合规制度执行与内控管理上的不足。

此外,2025年2月17日,民生人寿商丘中心支公司因“给予保险合同约定外利益”被罚7万元;2025年3月31日,民生人寿咸阳中心支公司与民生人寿陕西分公司因“管理不善导致保险业务许可证遗失”,分别被罚款3000元和6000元。

2025年4月29日,民生人寿安阳中心支公司因“内控管理不到位”被警告,罚款5000元。同时,时任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张华坤,被警告并罚款5000元。另外,民生人寿安阳中心支公司当时的两名人代理人张美丽、张俊芹因“给予投保人合同约定外利益”,分别被警告并罚款2200元、3000元。

流拍魔咒下的折价困局

官网信息显示,目前民生人寿实际控制人为鲁伟鼎,其通过持有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万向”)及上海冠鼎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冠鼎泽”)股份,间接持有民生人寿股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民生人寿共有21家股东,前三大股东分别为:中国万向持股37.32%、浙灵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7.59%、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3.15%。上海冠鼎泽持股6.52%,位列第五。其余股东持股分散,有13家股东持股比例不足1%。

9月2日,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再度上线民生人寿的股权拍卖项目。此次待拍标的为湖南前进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有的705万股民生人寿股份,拟定于9月25日以1277.95万元的价格公开竞拍,折算每股约1.8元,该价格仅为股权评估价的七成。

回溯至2020年,这已是民生人寿股权第17次进入公开交易市场。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此前16次拍卖均以流拍收尾,未实现任何一笔交易。这种股权交易持续遇冷的状况,与公司连续十四年盈利的稳健业绩形成鲜明对比,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市场对中小型保险公司所持有的复杂态度。

针对股权流拍背后的原因等相关问题,民生人寿相关负责人未作出正面解答,仅强调公司作为全国首家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保险公司,股权结构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民生人寿股权流转困局的序幕,于2020年7月徐徐拉开。彼时,山东华乐实业集团,作为率先叩响股权出让大门的股东,将其持有的1050万股民生人寿股权推向市场,起拍价锚定在4021.92万元,经核算,每股单价约为3.83元。回首当时,保险股权在市场中尚属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怀揣着对保险行业广阔前景的憧憬,市场热情高涨。然而,这场初次试水却未能激起理想中的水花,首次拍卖以遗憾收场。

在随后的数月里,华乐实业并未轻言放弃,先后两次调整策略、降低价格,试图吸引买家。起拍价一路下探至3619.728万元,对应每股价格也降至3.45元。但即便如此,市场反应依旧冷淡,这部分股权依旧无人问津,持续流拍。

2020年11月,通联资本紧随其后,加入了这场艰难的股权出让博弈,计划转让其所持的3400万股民生人寿股份,首次起拍价设定为1.1764亿元,每股约合3.46元。一个月后,面对市场的沉默,通联资本无奈选择让步,将起拍价打8.1折,降至1.05876亿元,此时每股价格约为3.11元。到了12月底,通联资本再次调整战术,大幅削减拍卖股份数量至387.4万股,起拍价维持在1206.36万元,每股定价仍为3.11元。然而,命运似乎并未眷顾,每一次的尝试都以流拍告终,市场的冷漠如同一堵高墙,难以逾越。

直至2021年3月,市场格局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湖南前进投资计划拍卖其持有的全部705万股民生人寿股份,起拍价仅为1059.548万元,按此计算,每股价格骤降至约1.5元。与首次拍卖时每股3.83元的价格相比,跌幅超过60%,呈现出断崖式下跌态势。这一现象,无疑是市场对民生人寿股权价值的一次重新审视与深度调整,也标志着市场对其预期的重大转变。

自此次大幅降价后,民生人寿股权拍卖价格的公开透明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多数拍卖项目开始采用密封报价或面议的形式,以往清晰明了的每股价格不再对外公示。这一微妙变化的背后,或许是股东们面对股权价值持续缩水的无奈之举,也折射出他们对股权前景的深深忧虑。

不仅小比例股权转让困难重重,较大规模的股权交易同样深陷泥沼。2021年11月,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布了两笔引人瞩目的股权转让项目,这两笔交易涉及民生人寿超过13%的股权,出让方正是公司的第三大股东海鑫钢铁集团。曾经作为山西省民营企业龙头的海鑫钢铁,彼时已深陷破产重整的困境。自2021年起,其持有的7.88亿股民生人寿股权,先后五次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却始终未能觅得合适的接盘者。

如此大规模股权的持续流拍,无疑向市场释放出强烈信号:保险股权,尤其是中小险企的股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市场对其态度愈发谨慎,投资热情降至冰点。

业绩波动,前景堪忧

民生人寿股权为何频繁遭遇流拍?深挖背后原因,不难发现投资者对其经营前景的担忧是核心症结,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数据更直接印证了这一焦虑。该公司当期保险业务收入为74.9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9%;净利润表现更为疲软,仅3.57亿元,同比降幅高达30.68%。营收与利润的双重下滑,让市场对其盈利能力产生质疑,也为股权交易遇冷埋下伏笔。

若进一步剖析其产品结构,潜藏的问题则更为清晰。2025年上半年,民生人寿签单保费排名前五的产品中,前四款均已停止销售,且停售时间均在2023年9月之前。这一现象意味着,公司上半年的保费规模并非依赖新单业务的增长,而是主要依靠续期保费支撑,新产品对营收的贡献度极低,产品迭代能力明显不足,市场竞争力持续弱化。

从市场应对节奏来看,民生人寿在行业趋势把握上也显迟缓。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自2024年8月起,该公司仅推出5款人寿保险产品和7款年金保险产品,其中分红型产品各仅有1款。

而在当前利率下行的市场环境下,分红险因兼具保障与收益属性,已成为各大保险公司布局的重点领域,众多同行纷纷加大分红险产品研发与推广力度。在此背景下,民生人寿的产品上新节奏与分红险布局力度,与行业趋势严重脱节,进一步拉大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更关键的是,其分红实现能力也难以让投资者信服。2024年,民生人寿旗下43款现金分红类产品的分红实现率区间为55%-113%,但绝大多数产品的分红实现率集中在50%-60%这一较低区间。从整体表现来看,全年分红实现率平均值仅为53.7%,不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还低于该公司自身累计三年60.2%的平均水平。

分红实现率的低迷,既反映出公司投资收益能力的不足,也暴露出产品策略与市场需求的错位,这些经营层面的挑战,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的担忧,也成为股权难以成交的重要推手。

在利率下行、竞争加剧的行业环境中,民生人寿的困境堪称中小险企发展难题的缩影:股权遇冷是投资者对其前景的谨慎判断,产品与分红短板则凸显其顺应行业趋势的不足。而民生人寿的现状也为中小险企敲响警钟:行业转型浪潮中,唯有精准把握趋势、夯实经营根基、坚守合规底线,方能立足。(《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