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8 15:37:41
(原标题:家长的“减负”与园长的“烦恼”:免费学前教育落地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洁 实习生张星雨 报道
刚刚开学的秋季新学期,很多幼儿园孩子的家长都发现,他们缴纳的费用中少了一笔。
这就是被免除的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家幼儿园和相关家长,均表示相关政策已经执行。
“我们的幼儿园大班是保教费全免的,家长对此很满意。”一家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公立幼儿园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幼儿园生源不少,是“通过抽签入学”,“相比民办幼儿园我们更优惠”。
和公办幼儿园全免相比,民办幼儿园会按照相应标准减免。“我们收的保教费一个月700元,我们是三级幼儿园,每个月减免400元,相关政策已经落地了,家长反响还不错。”一家民办幼儿园童园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9月中旬,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介绍,今年,国家财政安排200亿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从地方来看,8月底到9月初,多地也在发布相关的落地政策。不过,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比如一些地方的幼儿园对于超龄儿童是否减免保教费产生疑惑。
“国家的政策是针对学前教育所有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不管6岁还是7岁,只要是上幼儿园大班,这些孩子都享有保教费免费的权利。”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记者表示。
近日、山东、海南、黑龙江、青海、辽宁、内蒙古等地都发布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实施方案,对幼儿园大班免除保教费做了详细规定。
比如,辽宁提出,按照强化普及普惠、稳妥有序推进、加大政府投入、经费合理分担的原则,将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有效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海南提出,一方面,实现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免费“全覆盖”,2025年秋季学期起,所有公办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全额免除;另一方面,兼顾民办园适龄儿童权益,各市县参照同类型公办园免除水平,对经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园适龄儿童,分类细化保育教育费减免标准。
相关方案的重点是规定补助资金的问题。比如,山东提出,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按照幼儿园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根据享受政策在园儿童人数、所在地保育教育费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情况予以补助,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担。
具体来看,此项政策惠及山东约77.47万名儿童,省级财政将统筹安排7.2亿元补助资金,支持政策落地。
青海提出,省级财政、教育行政部门参考各地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及在园幼儿人数,逐县核定公办幼儿园免除保育教育费生均财政补助标准。省级财政、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各地政策实施等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研究调整生均财政补助标准,评估周期不超过3年。
黑龙江提出,对于幼儿园因免收费减少的收入,由所在市县政府或军区、农垦、油田等幼儿园举办单位予以补助;民办幼儿园收费中超出政府补助的部分,可继续向儿童家庭收取。
“我家孩子上的是私立幼儿园,目前是每个月优惠600元。公办是全免,但是附近没有公办幼儿园。”家中孩子上幼儿园大班的陈阿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我们的幼儿园大班减免保教费政策已经落地了,”一家民办幼儿园相关负责人罗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是一级幼儿园,每个月按照规定来减免,家长对此也没有什么疑惑。”
不过,从各地发布的信息来看,幼儿园大班保教费减免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理解偏差。比如,一些地方的幼儿园对于超出6周岁的儿童是否享受学前教育减免政策产生歧义。
在四川省泸州市问政平台上,9月14日有家长询问:“我家儿子今年9月1日前满的6岁。这学期开学我们便决定让他在区内一家私立幼儿园再就读一年大班……但现在幼儿园那边说我儿子超龄了,有可能不能享受这项减免政策。”
此外,据当地媒体报道,贵州普定县一些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此前因超过岁数,尚未享受幼儿园大班保教费免除政策。9月15日,经充分对接,当地提出对于6周岁及以上(有缓学证明)就读幼儿园大班的必须减免。当日普定县教育局召开工作会议,要求涉及幼儿园必须立即按照上级政策进行清退,及时纠正对政策理解的偏差。
在执行过程中,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部分民办幼儿园或许会选择“先预收后补退”的政策。
在问政四川网站上,有南充市网友在9月12日留言:9月1日,我的孩子在南部县民办幼儿园进入大班,保教费已全额收取,学校回复未收到领导部门减免保教费的通知。《意见》规定,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为何至今没有执行?
目前来看,由于免除标准一般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执行,各地制定具体减免方案和执行速度有快有慢。
针对幼儿园大班,公立幼儿园保教费全额减免,民办幼儿园则相应减免。
童园长表示,她们是三级幼儿园,每个月保教费减免400元,原来会收取700元,扣除后每个月还会收取300元保教费。“我们这里的政策是,一级减免600元,二级减免500元,三级减免400元。”
不过,不止一家民办幼儿园在采访中表示,尽管已经给家长减免,他们相应的补助款“尚在申请中”。
童园长表示,她们幼儿园已经给家长减免保教费,但幼儿园还没有收到减免的补助款。“我们压力挺大的,但是要享受地方政府的补贴就只有等了。”
一家高价幼儿园的老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她们是一级幼儿园,对家长已经实施了相应的保教费减免,但补助款仍然“在申请中”。“不过由于我们收费比较高,选择我们的都是看重教学质量,所以我们有自己的优势,还是能保证生源的。”
目前,一些地方对资金拨付流程进行了规范。比如,山东提出,省财政厅根据中央资金拨付情况,会同省教育厅按时分配下达中央和省级应承担资金。各级财政、教育部门收到省以上资金后,要足额落实应由市县承担部分,按照幼儿园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及时拨付。
“对于民办幼儿园保教费减免,当前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减免标准是什么?因为公办园的处理方式很简单,就是原来缴纳多少现在减免多少,但是原来公办园的收费也存在不同等级,之前有的收两三百元一个月,有的收五六百元,有的收八九百元,等级更高的幼儿园无疑减免更多。第二个就是免费学前教育需要财政部门更多投入。”熊丙奇表示。
熊丙奇进一步表示,地方免保教费的资金投入,是否会影响地方对于幼儿园师资建设和基础设施投入,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必须要防止在推进免费的同时,幼儿园建设质量恶化。
目前多地都提出,要“免费不降质”。比如,湖北提出,为确保免费政策顺利实施,财政部门将根据幼儿园因免费导致的收入减少情况,结合在园儿童人数和当地实际收费水平等因素予以补助,并建立了中央、省、市县按比例分担的保障机制,确保“免费不降质”。
海南也强调“免费不降质”,明确不得因推行政策降低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或财政补助标准,确保办园质量不打折扣。
这背后都需要加强经费的投入。比如,山东提出,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坚持保基本、保普惠,进一步健全完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严格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财政补助省定标准,提升幼儿园运转保障水平。
广东省教育厅提出,2019年,广东建立起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拨款制度,对公办幼儿园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参照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给予经费补助。目前生均拨款标准为不低于每生每年600元。实施免保育教育费后,继续执行幼儿园生均拨款政策。
熊丙奇表示,需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在地方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开始推进公办幼儿园合并,另外就是民办幼儿园生存问题,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改善幼儿园布局,提高幼儿园质量,需要加强经费的投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