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家底”全面摸清,国产种源市场竞争力增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7 22:07:00

(原标题: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家底”全面摸清,国产种源市场竞争力增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畜禽种业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也是畜牧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重要赛道。日前,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由全国畜牧总站、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平谷区人民政府主办,以“赋能新起点,聚智创未来”为主题。

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今年是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第五年,畜禽种业发展成效如何?

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畜禽种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全面摸清资源家底,地方品种得到有效保护;遗传改良纵深推进,国家核心育种场增至333个,国产种源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育种攻关持续加力,自主研发的育种芯片实现主要畜禽全覆盖,自主培育的3个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8%,华西牛冻精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2%;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加速成长,企业牵头承担的畜禽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占比、选育的畜禽新品种占比双双超过六成,初步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2021年,农业农村部启动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历时三年摸清了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家底。

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其中就包括《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的正式发布,这是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论坛现场 李莎/摄

《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系统阐述了我国畜禽、蜂和蚕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全貌,向世界展示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为世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共11卷,收录资源1018个、图片6500余张,堪称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的“百科全书”。新版志书同时还新增畜禽和蜂遗传资源245个,填补了蚕资源志空白。

在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过程中,发现61个畜禽品种存在存栏少的情况,处于濒危状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畜牧总站,对61个濒危畜禽遗传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时隔四年,资源抢救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据最新的濒危状况评估,61个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中,上海水牛、漳州斗鸡、东安鸡、吐鲁番斗鸡、太白鸡、天峨六画山鸡等6个地方品种资源已转危为安,30个品种濒危等级下降,濒临灭绝品种数量减少了一半,资源群体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了“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总体安排。站在种业振兴行动“五年见成效”的这一时间节点,下一步畜禽种业怎么发展?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四方面重点工作。一是锚定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任务目标,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工作措施,关键是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二是编制好“十五五”全国种业发展规划和现代种业工程建设规划,布局建设一批种业重大项目。三是统筹利用好现有政策渠道,研究创设一批新的种业支持政策,加大种业振兴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四是及时总结种业振兴成效,挖掘先进典型,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振兴的良好氛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