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农金助力乡村振兴,金融活水润青海高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7 12:26:46

(原标题:农金助力乡村振兴,金融活水润青海高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郭聪聪  8月的青海高原,既有蓝天白云的澄澈,也有山路蜿蜒的崎岖。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跟随青海省联社开启的 “高原普惠路 农金润万家”2025年农牧区金融服务调研采访,向着平均海拔超3500米的青海南部高原进发,探寻金融力量如何为这片高原上的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能。

从10头牦牛到“千头示范社”

河南县狼宁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下称狼宁合作社),是当地有名的“千头牦牛示范社”。

记者一行人刚下车,狼宁合作社的负责人公保南杰便迎了上来,他是一位充满干劲的95后。“现在我们合作社承包的牧场有一万多亩地,牦牛存栏量也早就不是当初的小数目了!”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时,脸上写满自豪,“从当初的10头牦牛走到现在,我用了八年。”

如今的“千头牦牛示范社”,起步时却仅有10头牦牛。那时的公保南杰还从事个人养殖,虽然扎根牧区、精通养殖技术,但因为资金短缺,养殖规模始终停留在的散养阶段。正是这时,河南农商银行注意到了这个有潜力的年轻人。“支持像公保南杰这样的牧户,不只是帮一个人脱贫,更是为咱们河南县生态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培育‘种子力量’。”河南农商行行长完玛本这样说道。

基于这样的考量,河南农商银行开始为公保南杰提供“陪伴式”支持。当他仅有10头牦牛却迫切想要扩大规模时,银行首次为他授信5万元。这笔钱解了燃眉之急,让他得以购买幼牛、补充饲料,养殖事业终于迎来转机。随着时间推移,银行关注到公保南杰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经营能力的提升,分两次追加授信:分别为10万元与50万元。每一笔贷款都投入到了经营当中——买牛、买饲料等。在银行的持续助力下,公保南杰的牦牛数量从10头稳步增长至400余头,养殖模式也从“靠天养”转向“科学管”。

2022年,狼宁合作社正式成立。但起步阶段,难题接踵而至:可用草山仅有756亩,牦牛存栏量400头,年纯收入70万元。想要扩大规模,资金成了“拦路虎”。2023年,合作社计划新增400头牦牛养殖并建设标准化饲料加工车间,但200万元的资金缺口让所有规划都停滞不前。更棘手的是,合作社作为新型经营主体没有传统抵押物,融资工作一度陷入停滞。

一筹莫展之际,河南农商银行再次伸出援手。“河南县是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基地,生态畜牧业不仅是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是牧民增收致富的‘饭碗工程’。”完玛本解释道,“我们做金融服务,不能只盯着‘抵押物’,更要看到‘生态价值’与‘民生价值’。”在银行看来,牧户的养殖热情、产业的发展前景、生态的可持续效益,都是值得投入的“隐形资产”。

针对合作社200万元的资金缺口,河南农商行主动对接县农牧局,反复沟通政策,最终为合作社争取到全额贴息支持。随后发放的3年期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累计为合作社让利36万元,打消了融资贵的顾虑。

如今的狼宁合作社,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举步维艰的小组织,成为河南县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吸引了3名周边牧户加入,还让大学生仓央尖措选择返乡就业,担任合作社总经理。

“家乡和金融支持为我们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了宝贵机会。”仓央尖措告诉记者:“我很热爱家乡,所以想着回到这里做出一番事业,带动乡亲们共同发展。乡村振兴和本地创业给我们返乡青年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让我们能在自己的热土上发挥所长。”

农金活水打通产业链条

离开狼宁合作社,调研团队继续前行,来到青海泽库县的泽库牧源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这家成立于2023年8月的企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却在当地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泽库牛羊产业生态养殖、清真屠宰、精深加工、冷链仓配等多个领域,是泽库县政府围绕“泽优牧品”区域品牌搭建的特色产业平台。

“泽优牧品品牌就是县政府结合咱们县的这个特色,着力打造的县域内地方性标志性品牌产业。” 泽库牧源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道。公司所在的产业园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整个产业发展都围绕着牦牛、藏羊展开,从养殖环节开始,到屠宰工作、精深加工、再到品牌销售以及线上线下实体店的打造,形成了一整条产业链。在“泽优牧品”品牌的带动下,当地一些小微企业也逐步打开了全国市场,实现了共同发展。

该负责人表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泽库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去年在银行资金的帮助下,我们重新打通了从养殖到加工生产的全环节。”他回顾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尤其在牛羊采购、饲料购置和中段加工等环节,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银行贷款及时缓解了资金压力。

泽库农商银行行长聂尕让卓玛告诉本报记者,在接到牧原公司申请后,积极安排专人对接沟通,实地考察。为解决泽库牧源的融资难题,该行主动牵头,联合尖扎农商银行、河南农商银行,共同向其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泽库农商银行承担400万元,并提供优惠利率。这笔资金及时缓解了企业基地设施维护和日常运营中的压力,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牧原公司拥有5个养殖棚,存栏牦牛达七千多头。

更值得一提的是,泽库牧源始终心系农牧民,在收购牛羊时,坚持高于市场价2元—5元进行收购,这一举措切实解决了农牧民牛羊出栏难、增收难的问题,让农牧民真正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也为泽库县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河南县狼宁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蜕变,到泽库牧源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的崛起,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青海高原的调研走访中,真切感受到了金融活水的强大力量。无论是河南农商银行对牧户的“陪伴式”扶持,还是泽库农商银行助力牧原公司打通产业链,青海农信系统始终将“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特色产业”作为核心使命,尤其聚焦生态畜牧业这类关乎牧民生计、契合地方发展战略的产业,用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将农金活水灌溉青海高原。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