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6 19:21:14
(原标题:社科院杨涛:统一网关便利机构跨境支付,用户端基本无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9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在北京召开,并公布了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运行的有关情况。统一网关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建设的跨境支付基础设施,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合作。
据了解,统一网关上线之前,跨境支付存在统筹不足的痛点——境内外机构通常采用“两两对接”模式展业。然而,随着境外合作机构的数量增长,标准不一、重复建设等问题逐步显现,合作链路互不兼容,影响境外钱包的引入效率和使用体验,不利于发挥我国支付产业的整体合力。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和中国银联启动了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建设工作,并于7月底上线试运行。作为跨境支付基础设施,统一网关坚持公共性、包容性、普惠性原则,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接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有效解决了多头连接等技术问题。
记者还从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获悉,统一网关上线以来运行平稳,截至9月11日,统一网关办理的业务已达到了198.1万笔,金额4.27亿元。
论坛期间,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涛还就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情况接受媒体群访。
杨涛表示,统一网关系统支持对交易信息转接的实时处理,经前期联调测试和试运行,通过统一网关开展的跨境支付业务高效有序,基本做到用户端无感。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涛 主办方供图
《21世纪》:为什么要推动建设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统一网关会给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杨涛:现阶段,境内清算机构、支付机构等市场主体采用“两两对接”模式,分别与境外机构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标准不一等问题,各合作链路间兼容性较差,不利于发挥我国支付产业整体合力。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联合中国银联建设统一网关,在国家层面形成了跨境二维码支付服务的对外统一接口。
一是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合作,有利于降低机构间的系统对接成本,减少多次改造的资源浪费。二是推动形成统一的境外钱包机构合作标准,提升境外钱包引入效率和使用体验,同时促进跨境二维码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三是协调推动境内机构开放受理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境外钱包的境内受理面。四是建立涵盖外包内用、内包外用的统一信息接口,推动实现对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的统一管理,支持参与机构为境内外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支付服务。
总体来看,建设统一网关对于推动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际社会对改善跨境支付高度关注。按照二十国集团(G20)要求,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支付与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等国际组织持续推动改善跨境支付,并将跨境支付互联互通作为改善措施。中国作为G20成员国,积极响应改善跨境支付倡议,持续落实跨境支付路线图相关工作。
《21世纪》:接入统一网关需要符合什么条件?哪些机构可以接入,未来还会扩围吗?
杨涛:统一网关作为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坚持公共性、包容性、普惠性原则,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接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
根据已发布的《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业务规则(试行)》,钱包机构、收单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境内清算机构、境外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境外参与机构合作方等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均可申请成为统一网关的参与机构,在完成机构准入、联调测试、生产验证以及协议签约后,可接入统一网关开展业务。
目前,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已与多家境内外参与机构合作,主要包括中国银联、网联清算公司、银联国际、支付宝、财付通、Alipay Connect、Tenpay Global、DBS PayLah!、Touch'n Go、Kbank、支付宝香港、微信香港、MPay澳门钱包等,业务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钱包到中国境内的商户受理使用。
预计后续统一网关还将持续扩大参与机构规模和跨境支付互联互通范围,支持更多符合要求的机构接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
《21世纪》:机构接入统一网关之后可以开展哪些业务?用户体验会发生改变吗?
杨涛:就业务类型来看,统一网关支持境内外机构接入后开展外包内用、内包外用业务,可处理二维码主扫和被扫模式下交易,主要包括:
一是外包内用主扫,用户通过境外钱包客户端扫描境内商户的收款码。二是外包内用被扫,境内商户扫描用户展示的境外钱包客户端付款码。三是内包外用主扫,用户通过境内钱包客户端扫描境外商户的收款码。四是内包外用被扫,境外商户扫描用户展示的境内钱包客户端付款码。
从用户角度来看,体验是顺畅的。一方面,统一网关为境内外机构提供跨境交易信息转接分发等服务,不参与资金划拨处理,不直接向钱包用户和商户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统一网关系统支持对交易信息转接的实时处理,经前期联调测试和试运行,通过统一网关开展的跨境支付业务高效有序,基本做到用户端无感。
《21世纪》:现代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需实现安全高效发展,统一网关建设如何保障业务安全?
杨涛:近年来,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都高度关注风险防范和安全运行,我们研究发现,统一网关建设对标国际前沿标准,体现出几方面的安全特色。
业务合规方面,参与机构需根据统一网关规则履行 KYC(了解你的客户)、“三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实时风险监控及交易信息报送等尽职义务,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确保跨境交易合法合规、风险可控。
信息安全方面,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作为统一网关运营机构,根据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履行统一网关业务信息保护及数据安全义务。参与机构按照统一网关业务规则,需建立必要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妥善保护和处理统一网关业务中的敏感数据和个人信息。
系统安全方面,统一网关采用两地多中心部署,采用多活接入、灵活扩容的形式,具备高并发能力、高自主可控性和应用故障自动恢复功能。同时,统一网关还与参与机构共同制定跨机构的整体应急响应预案,明确在链路中断、参与机构系统故障等情况下的协同处理流程,能够有效保障极端情况下的系统安全及业务连续性。
智通财经
2025-09-1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智通财经
2025-09-1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智通财经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