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背靠江西国资,“新国盛证券”盈利高增,一业独大与区域局限待破局

来源:创业最前线

2025-09-15 03:11:37

(原标题:背靠江西国资,“新国盛证券”盈利高增,一业独大与区域局限待破局)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邢莉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在券业兼并重组的时代浪潮中,行业格局加速重塑。头部券商凭资源优势跑马圈地,地方券商则在突围与转型中寻找生机。

在这之中,国盛证券这家曾深陷发展困境的地方券商,正借势政策东风与资源重整探寻破局之路。

回看国盛证券及其母公司国盛金控的发展历程,可谓是几经波折。

2020年,因隐瞒实际控制人、公司治理失衡,国盛证券被证监会接管。2022年,江西省交投集团牵头江西国资收购国盛金控,实现对国盛金控的国资“掌舵”。

今年2月,证监会核准国盛金控吸收合并收全资子公司国盛证券。此次吸收合并完成后,国盛证券将解散,国盛金控更名后的“新国盛证券”,将成为江西省首家上市券商。

国盛金控的业务收入主要依赖证券业务,江西国资接手后,该公司业绩有所改善。但从半年报业绩来看,国盛证券经纪业务“一业独大”、全国化步伐缓慢等业务困局仍待破解。

在券业整合加剧的当下,“新国盛证券”如何破局业务短板、打破区域依赖,成为一大看点。

1、国盛金控总经理辞职,新总经理市场化选聘

近日,“新国盛证券”管理层变动再添变革信号。

9月4日,国盛金控公告称,陆箴侃因工作调整原因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辞职后仍担任公司和子公司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公司董事长刘朝东将代行总经理职责,直至董事会聘任新任总经理。

(图 / 国盛金控公告)

今年1月,国盛证券原总裁徐丽峰因年龄原因辞任后,公司总裁职务一直由副总裁唐文峰代为履行职责。

新总经理则来自市场化选聘。

6月16日晚,国盛证券发布招聘公告称,根据发展需要,拟市场化选聘国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6月17日国盛金控的公告中称,此次公开选聘的正是“新国盛证券”的总经理。

在任职条件方面,有一条硬性要求:应聘人员需要担任过省属证券公司或与国盛证券相当及以上规模证券公司经营班子正职或者担任副职职务,不少于2年。

此外,在年龄要求方面,招聘公告规定年龄应在55周岁及以下。

历时2个多月,“新国盛证券”总经理人选定了。

8月27日,国盛证券官网发布公示公告称,经资格审查、测试、组织考察、体检等环节,赵景亮拟作为国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聘任人选。

(图 / 国盛证券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赵景亮1978年出生,特许金融分析师。

2005年8月至2015年9月,赵景亮历任中信银行金融市场部资金业务部交易员、金融市场部投资管理部投资经理、总经理助理;2015年9月至2019年11月历任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专户理财一部副总监、总监;2019年11月入职财达证券,2020年2月任财达证券副总经理。

由此可见,无论是年龄还是履历,赵景亮均符合国盛证券要求。

「创业最前线」注意到,今年以来国盛系统正加速通过市场化选拔人才强企转型。

其官网的招聘信息显示,2025年3月,曾公开选拔国盛资管总经理;5月,曾公开选拔陕西分公司负责人;6月,曾公开选拔国盛期货副总经理;8月公开选聘投资管理总部总经理。

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券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公开招聘已成为证券公司尤其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小券商优化团队、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

然而,也有业内观点认为,这一模式并非“万能钥匙”,其在为行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暗藏适配性、成本控制等多重挑战,呈现出鲜明的“双刃剑”特征。

2、“新国盛”启航,历史问题逐渐出清

官网显示,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016年4月成为国盛金控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46.95亿元。

公司总部位于江西南昌,在深圳、上海、北京等重点城市设有业务管理总部,形成了立足江西,辐射全国的业务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国盛金控曾一度深陷“明天系”资本迷雾中,是其金融版图的重要组成。

2020年7月,鉴于国盛金控两个核心子公司国盛证券、国盛期货隐瞒实控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根据相关规定,证监会依法对两家公司实施接管。

接管目标是保持两家公司的经营稳定,规范公司股权和治理结构。接管期限自2020年7月17日起至2021年7月16日,后又延长至2022年7月。

也是在这一年,国盛金控经历了重要的股权变更。

2022年7月,国盛金控将9.76亿股份、涉及股权比例合计50.42%,以88.79亿元转让给江西省5家国资背景的企业。

2022年9月,此次股份转让全部完成股份交割,国盛金控控股股东变更为江西交投,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2022年10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国盛金控列为省管企业,授权江西省国资委对国盛金控履行出资人职责。国盛证券为国盛金控全资子公司,是江西省属唯一证券公司,在江西省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至此,国盛金控以及国盛证券均开启了新的征程。

2024年1月,国盛金控发布《关于公司拟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告》,提出吸收合并国盛证券的计划。

历时一年有余,这一计划终于取得关键性新进展。

今年2月19日,国盛金控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批复,核准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国盛证券,吸收合并完成后,国盛证券解散,国盛金控名称变更为国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即“新国盛证券”)并依法承接国盛证券各分支机构、业务以及江信基金5400万元出资。

(图 / 中国证监会官网)

这也意味着,国盛证券将通过母公司吸收合并方式,将成功实现“曲线上市”。国盛金控更名后形成新的国盛证券,将成为江西首家上市券商。

而在开启新征程的过程中,国盛证券的历史问题也在逐步出清。2024年7月,江西证监局连发9张罚单,均和国盛证券有关。

根据江西证监局彼时的调查,国盛证券存在接管前未按规定如实报告股东实际持股比例,董事会、经理层人员超出授权履职,股票质押业务内控不完善,和为股东的关联方提供融资,核心业务人员违反廉洁从业规定,授权未取得高管任职资格人员实际履行高管职务等情况,反映出公司未能有效实施合规管理。

对于上述违规行为,江西证监局对国盛证券采取了监管谈话措施,同时责令处分有关人员。

(图 / 江西证监局官网)

与此同时,江西证监局还对8名时任高管等相关负责人,分别采取了监管谈话措施或是不适当人选措施。其中,时任国盛证券董事长裘强,10年内不得担任证券公司的董监高和分支机构负责人等职务。

3、业绩修复之下:经纪业务独大,自营业务下滑超20%

业绩方面,国盛金控的业务收入主要依赖证券业务。在江西国资接手后,国盛金控近年业绩有所改善。

2024年年报显示,国盛金控实现营业收入20.07亿元,同比增长7.11%;净利润1.67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998.41万元,扭亏为盈,且创下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尽管实现盈利,但国盛金控2024年度并未进行利润分配。事实上,自2018年起,国盛证券连续第7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国盛金控在公告中坦言,“虽然公司2024年度实现盈利,但尚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公司不具备分红条件。”

8月18日,国盛金控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盛金控业绩持续改善:营业总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32.1%;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9.91%。

国盛证券作为其重要子公司,其经营情况也同步披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盛证券成绩亮眼。

报告期内,国盛证券(单体)实现营业总收入10.82亿元,营业利润3.02亿元,净利润2.43亿元,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32.51%、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109.92%。

这主要得益于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及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同比增加,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

Wind数据显示,国盛证券自2023年始,业绩修复态势明显。

2020年至2024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19.04亿元、20.47亿元、15.46亿元、17.13亿元以及18.7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64亿元、2.95亿元、0.18亿元、1.47亿元以及3.23亿元。

尽管业绩显著改善,但国盛证券业务结构仍存在隐忧。该公司各业务收入不均,证券经纪业务在总体收入中贡献近六成。

合并口径下,2025年上半年,国盛证券传统经纪业务收入5.54亿元,占比超一半为59.83%。

而相比之下,信用交易业务收入1.14亿元,占比12.3%;投资银行业务收入2986.79万元,占比仅3.22%;资产管理业务收入914.45万元,占比仅0.99%。

(图 / 国盛金控公告)

作为券商核心盈利板块之一的自营业务表现欠佳,半年报显示,证券自营业务收入1.74亿元,同比下降24.39%。在营收中占比18.78%,较去年同期下降8.22%。

通常来说,自营业务可以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实现收益,从而起到平滑公司业绩波动的作用。而自营业务占比低,意味着公司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手段。

历年数据显示,国盛证券自营业务自2019年创下5.68亿元的新高后下滑明显,近五年该项业务收入分别为:1.4亿元、1.58亿元、0.62亿元、2.64亿元以及4.33亿元。

近两年国盛证券自营业务明显上涨,在营收中占比增长至15.4%、23.15%,不过与占比超50%的经纪业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025年上半年,国盛证券自营业务为何下滑超20%?未来又将如何提升这一收入在营收中的占比?「创业最前线」致函国盛证券及国盛金控方面,截至发稿前并未得到回复。

除业务结构失衡之外,国盛证券还存在区域集中度过高的问题。

国盛金控在半年报中称,截至报告期末,国盛证券共设立27家分公司,140家营业网点,分支机构数量在行业中居于较前位次。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重点城市设立业务总部,

但从网点布局来看,140家网点中有93家都位于江西省内,网点在省内的占比极高。作为江西省属国资控股券商,国盛证券省内收入占比约70%,省外占比仅为30.34%。

综合来看,当下国盛证券正借助国资入主、曲线上市实现“重生”。市场化引才与历史包袱清理为发展铺路,业绩修复态势显著。但业务结构失衡、区域集中度高的问题仍突出。

未来,“新国盛证券”又将如何破局?「创业最前线」将持续关注。

*注:文中题图来自界面新闻图库。

fund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