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愉见财经
2025-09-12 20:18:38
(原标题:中国印尼二维码互联互通是怎样炼成的:“G2G”的高屋建瓴与“新四方模式”的并肩出海)
近几日,有关人民币国际化、深化双边货币合作的好消息不断。9月7日至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出席国际清算银行行长例会期间分别与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瑞士国家银行行长和匈牙利国家银行行长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9月11日,潘行长又与印尼央行行长共同宣布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正式启用,并启动“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双向试点运行。
当日,在北京会场,印尼本地钱包成功扫描中国境内二维码完成支付;在雅加达会场,银联云闪付APP与支付宝钱包顺利扫描印尼统一二维码(QRIS)完成支付。
两国央行行长和大使到场见证,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印尼驻华使人员,两国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实业企业等机构代表应邀参加。中国银联董事长兼银联国际董事长董俊峰参加北京会场活动。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潘功胜指出,建立双边交易本币结算框架和跨境支付二维码互联互通是中国印尼双边金融合作的重要成果,并倡议两国继续深化在支付系统联通、本币使用、金融市场开放联通以及数字货币等领域的合作。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消息,中国印尼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预计于2025年内正式全面投产,采用本币结算方式。这一结算安排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还记得潘行长在今年的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全球希望改善跨境支付体系的呼声不断高涨,新兴支付基础设施和结算方式不断涌现,推动全球跨境支付体系朝着更加高效、安全、包容、多元的方向发展。
此次中国印尼二维码互联互通正是对这一呼声的又一回应。从这一案例我们也能观察到潘行长在陆家嘴论坛上指明的趋势:跨境支付体系向多元化发展,生态的互操作性不断提升,新兴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加速应用。而这也将提升中国支付产业在跨境支付、货币合作领域的话语权与国际影响力。
落地在广大跨境消费者层面,互联互通项目将提升我们的跨境移动支付体验;对于广大跨境商家而言,支付便利也将引动更多的客源。试点运行阶段,中国境内受邀用户到了印尼,通过银联云闪付APP或支付宝钱包,可在印尼超过3900万家QRIS受理商户扫码支付;而印尼朋友们来了中国,使用他们所熟悉的MyBCA、ShopeePay、DANA、Mandiri、GOPAY等33款印尼主流电子钱包APP,也可在银联及支付宝二维码试点商户直接扫码消费。(备注:试点运行阶段限受邀用户及试点商户,年内全面投产后将扩大范围。)
如上文所及的跨境支付多元、创新、生态化,在具体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以此次中国印尼二维码互联互通为例进行深入解读,“愉见财经”发现了不少幕后看点——原来,产业各方正团结在“新四方模式”之下并肩出海,各展所长;而二维码支付的跨境互联互通,也正以G2G和N2N模式“双轨并行”的方式全速推进。
在这背后,是中国银联携手支付产业各方一步步探索寻路、守正出新。下文中我们就来看看这里头的门道。
对外:“开拓者”银联
G2G和N2N模式“双轨并行”推动二维码跨境
近两年,配合经济领域提振消费的首要任务,免签扩容等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出入境旅游市场也呈现出复苏回暖态势。在这背后,安全便捷的支付是一大刚需,而中国银联正是这一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者。
银联践行“支付为民”理念,为国人“走出去”提供支付保障;同时依托“锦绣行动”,联合产业各方共建便利、包容、普惠的支付生态,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支付——而这其中的重要一环,便是推动二维码支付的跨境互联互通。
二维码支付跨境互联互通,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二维码支付网络通过技术和业务对接,实现双方网络中的钱包和商户可在对方网络进行跨境支付。然而这并非易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市场环境、网络技术和业务特性,互联互通又涉及双方网络中的各主流钱包运营方以及庞大的商户网络,很难用一套统一的模式来覆盖所有市场。
在实践中,银联以G2G和N2N两种模式“双轨并行”,积极推动着二维码支付跨境互联互通。
G2G是指政府对政府模式,由两国央行牵头制定顶层合作框架并指导实施。而在此之中银联的角色,既是先头部队的探路者,也是在央行牵头后据此顶层框架操刀落地的执行者,作为对外窗口与境外网络进行业务对接。
N2N是指网络对网络模式,早前,在推动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市场合作项目时,银联使用的都是N2N模式,即银联与各市场当地的二维码网络运营方进行洽谈,推动合作。虽然银联是我们的“国家队”,但出征境外依然需要根据市场规律进行商业博弈。
2024年,银联先后与越南、阿根廷、老挝、尼泊尔等国二维码支付网络签署二维码跨境互联互通合作备忘录或合作协议,其中阿根廷也是拉美地区落地相关合作的“首站”。在此基础上,银联探路G2G模式,今年先后落子越南NAPAS、印尼ASPI项目,均在双方央行指导下,通过与境外网络一点对接,最终实现双方品牌用户和商户跨境互扫。
而越南与印尼项目的推进,实则也理顺和跑通了这一新机制,成为“样板工程”,打造了通过政府间合作的标杆。
在G2G和N2N模式“双轨并行”之下,银联已取得了显著阶段性成效。在受理侧,银联已在境外19个国家和地区与当地网络达成或推进相关合作;在账户侧,纳入银联网络的境外二维码支付钱包累计超200个,覆盖境外37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与印尼建交75周年之际,在印尼市场启动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则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除了献礼邦交,印尼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在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两国已由传统合作关系迈向更高水平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印尼也是中国各个产业出海的重要市场。
根据印尼央行行长佩里·瓦吉约给出的数据,2025年1-7月,印尼和中国在LCT框架下的本币结算规模达到62.3亿美元,占印尼与所有贸易伙伴本币结算总规模的45%。他表示,两国都怀有对于深化金融系统互联互通,共同提升金融安全性和包容性的美好愿景。
在此背景下,银联国际与印尼ASPI推进二维码合作,展现出的,是银联正以G2G模式积极参与东南亚区域二维码互联互通、积极融入到东南亚区域合作。此外,随着我国对印尼过境免签政策的落地,与印尼关系愈加密切,两国人员往来规模也将进一步加大,二维码网络互联互通有助于为人员往来提供更便利的支付环境,更好地协助两国人员采用本国日常习惯的钱包支付方式在对方国家进行消费。
对内:“组局者”银联
以“新四方模式”团结产业各方并肩出海
传统的“四方模式”,即基于卡组织、发卡行、收单机构、商户的合作模式,一直是全球卡组织经营运转的底层逻辑:商户发起交易后,由收单机构上送至卡组织,由卡组织完成收单机构和发卡行之间的清算。
而在此次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中,我们却看到了新技术、新业态、新伙伴。这背后的看点,正是中国银联的守正出新,联合各类泛账户方、泛受理方等市场主体,共商共建“新四方模式”。
在传统“四方模式”的基础上,银联在泛账户侧新增联合了各类“钱包”机构、行业类机构等;在泛受理侧新增联合了新型收单机构、二维码支付服务商、聚合支付服务商等。
而对产业链上的各类新业态、新伙伴机构而言,他们并未成为对方的成员机构,而是通过协议界定多方权责,各展所长、并肩出海。银联组局的“新四方模式”最大程度地统战了产业各方,让中国支付紧密团结成了一个整体,在为外部市场进行高效生态输送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国支付实力。
“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正如中国银联董事长董俊峰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所形容的,银联本着合作思维与创新思维,以开放的平台,积极与商业银行、支付机构、钱包方、手机厂商、Fintech等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合作,共同打造生态,为各方创造价值,打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持续探索创新在具体市场的合作模式。
具体来看此次中国印尼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推进的过程,今年1月,银联国际与印尼支付系统协会(ASPI)、蚂蚁国际及中银香港雅加达分行签署合作备忘录,此后,银联国际分别与印尼Rintis、ALTO、Artajasa、Jalin四家本地转接网络,以及蚂蚁国际、支付宝(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加速推动项目落地。
在这中间我们看到了蚂蚁国际、支付宝的身影。蚂蚁国际作为技术服务方为银联和印尼转接网络提供技术改造、信息交互、网络对接等服务,同时支付宝在中国境内为境外钱包提供受理资源。
并肩出海的队伍中,还有中资银行的身影。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作为清算行,在银联完成清算之后实现资金划拨。由此可见产业链各各司其职,通力协作。
在意义层面,最大程度地引入了蚂蚁国际等作为技术服务提供方参与进来,也可以更充分地深化两国支付机构的合作。
使命:“耕耘者”银联
坚守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初心
如开篇提到的,此次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项目还有一个重要观察点,那就是根据两国央行的约定,二维码互联互通将采用双边本币(人民币和印尼盾)结算方式,这一安排不仅能够提升中国支付产业在跨境支付、货币合作领域的话语权与国际影响力,更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又一股推动力。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团队近期研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新兴市场支付需求,跨境支付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点,以人民币为核心的跨境支付系统建立,初步实现金融领域的自主可控。
事实上,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银联长期坚守的初心。在采访中,“愉见财经”了解到近年来银联持续加大对“一带一路”共建市场的资源倾斜,以实打实的投放,更积极地发挥网络、产品、技术、标准等优势。
从跨境支付互联互通建设进程来看,“愉见财经”梳理大事记发现,今年以来银联跑出了加速度——除了年初与合作各方就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签署合作备忘录以外,2025年3月,银联与泰国ITMX签署互联互通合作协议;与柬埔寨央行共同宣布,柬埔寨支付系统Bakong旗下钱包产品正式接入银联移动支付服务;2025年4月,日本瑞穗银行旗下J-coin Pay超百万商户支持银联二维码支付;同月与NAPAS、越南外贸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签署四方协议,作为跨境互联互通合作成果,列入《中越两国关于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并由中越两国高层见证,成为中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
从今年前7个月数据来看,银联云闪付APP及银联合作钱包在柬埔寨交易额同比增长超2倍,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在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深化经贸交流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更进一步观察,跨境支付互联互通既包括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也包括规则标准的“软联通”。据悉,2017年开始,银联与境外支付产业的合作就从传统银行卡业务合作上升到技术标准的合作,加快把银联系统、标准、规则推向国际市场。
想起我有次在东南亚采访,听当地老华侨感叹,说祖国有几个品牌在当地美誉度高、也让他们每每看到就心怀自豪,他说到了华为的那朵八瓣花,也说了银联的三色标。可不是么,不止在机场出境、购物中心我们能看到银联的三色标,更在其底层的技术和标准与当地的深度合作——
比如在泰国,当地的转接网络TPN正是基于银联标准和技术建成的,银联还联合其它卡品牌共同推出当地通用的二维码支付标准,并作为泰国央行向当地金融机构和商户的推荐标准;在老挝,国家支付系统也是以银联标准和技术建成的;在新加坡,银联协助监管机构制定本地二维码标准和实施框架。此外银联还与多个国家本地转接网络开展合作,在韩国、蒙古、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塞尔维亚等十余个市场联合发行双品牌卡,协助当地卡品牌实现跨境通用。
而在印尼,9月11日起,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双向试运行的启动,又为银联探索以G2G模式与共建市场互联互通增添了“样板工程”。互联互通项目中,银联与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的相关项目已被列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
对应潘功胜行长在今年陆家嘴论坛上要求的:跨境支付体系向多元化发展、支付系统和生态的互操作性不断提升、新兴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加速应用——银联携手产业各方,正耕耘在这些道路之上。
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共建“一带一路”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未来银联将继续以互联互通为主线,进一步深化受理网络建设,构建跨境二维码网络互联新模式,特别在东南亚、中亚等市场加快推广G2G模式的网络互联互通合作。
投资时报
2025-09-11
投资时报
2025-09-11
投资时报
2025-09-11
愉见财经
2025-09-10
投资时报
2025-09-10
愉见财经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