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05 14:23:05
(原标题:细分赛道频出“领头羊”,横琴怎么做到的?丨洞见横琴2025)
南方财经记者彭敏静 横琴报道
9月5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迎来发布四周年。一直以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简称“合作区”)紧密对接澳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着力推进“四新”产业发展。
作为面积仅106平方公里的“一隅之地”,横琴既无传统工业基础,也无大量土地资源承载重资产项目。但横琴与澳门一河之隔的区位,叠加政策优势,使其注定要走一条差异化道路。
四载耕耘,合作区始终以“啃硬骨头”的魄力跳出发展惯性,在全球前沿细分赛道开辟独特路径。这背后,是对自身禀赋的清醒认知、对产业规律的深刻把握,更是琴澳协同释放的制度创新合力。
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成昆表示,横琴的相关产业规划通过“共建平台、强化链条、数字赋能、布局未来”四大路径,联动琴澳,深化澳门与内地、与葡语国家的创新资源整合,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在区域发展的竞速赛中,合作区从一开始就跳出了“传统产业大招商”或“风口式招商”的“规模崇拜”,而是思考“只有在这里才能做成什么”。
在干细胞领域,这种定力尤为显著。当许多地区因研发周期长、投入风险高而对细胞治疗产业望而却步时,横琴已培育出爱姆斯坦这样的领军企业。
爱姆斯坦自创立便致力于干细胞药物自主研发,并努力将干细胞技术推向临床治疗。爱姆斯坦与澳门大学的合作深入且广泛,不仅成立了合作实验室,还将澳门大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全球领先技术和雄厚专家实力纳入企业发展,共同打造干细胞原创新药领域的领军企业。
爱姆斯坦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记者,横琴凭借深厚的产业发展资源禀赋,将细胞治疗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中的核心方向之一,依托制度创新突破、全球资源汇聚,在严守安全合规底线的前提下,推动细胞临床应用及产业转化迈向规范化发展轨道,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韩忠朝告诉南方财经记者,横琴可以利用国家干细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试点政策,与澳门共建“国际医疗旅游试验区”,打造以细胞治疗为特色的抗衰医学和慢病干预项目,吸引国内外高端医疗消费群体。此外,以“澳门国际化窗口+横琴产业化腹地”为双核,形成“前端研发在澳门、产业转化在横琴、市场辐射国内外”的立体格局。
在开源芯片领域,横琴通过吸引代表性企业,主动融入全球技术热点。作为开源指令集架构的杰出代表,RISC-V凭借其开放、灵活、精简、高效及低功耗等优势,正迅速崛起为继X86、ARM之后的芯片架构“新星”。
今年5月,RISC-V赛道代表企业跃昉科技顺利完成B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超2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珠海新质生产力投资基金领投,澳门大学发展基金会、新捷利等机构联合参与,资金将用于公司高性能RISC-V CPU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拓展。
新一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一步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印发,最鲜明的特色是对“澳”元素的系统性强化,直接服务于琴澳一体化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的核心目标。
此外,横琴已有一系列投资平台,包括横琴粤澳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投资基金、横琴深合投资有限公司等,为企业从研发到产业化各阶段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这些安排表明,横琴正依托科研转化机制、政策支持、制度开放等等,为进入高壁垒细分产业赛道搭建“加速器”。
横琴选择的每一条细分赛道,均立足“澳门所需、横琴所能”。选择高门槛赛道只是起点,真正的突围依赖于琴澳之间机制的深度联动。
中国干细胞产业虽然仍面临制备工艺标准化、长期安全性验证等挑战,但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技术持续突破,未来有望迎来首个产业化爆发期。与其他生物医药园区相比,横琴的优势不仅仅在于产业聚集,还在于其独一无二的制度创新。
合作区的核心使命是服务澳门产业多元化发展,它天然享有对接内地资源与国际规则的独特身份。对于需要与国际接轨但又依赖内地临床资源和市场的干细胞产业来说,将带来不少利好。此外,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高端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旺盛,为干细胞技术的临床应用和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建议,横琴应充分利用澳门的资金与政策优势,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澳门药品审评体系,让国产创新药以此为跳板走向世界,并借助“粤港澳药械通”等政策吸引全球创新药进入。同时,还应发挥横琴的区位与税收优势,打造国际化人才高地,在医药创新中牢牢把握“人才”这一核心要素。
作为制度型开放“试验田”,合作区有望为细胞治疗领域面临的监管互认、临床转化、国际化发展等核心痛点探索全新的解决方案。
不同于传统的科研院所,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简称“珠研院”)依托澳门大学多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优势学科院所的研究力量,在横琴开展应用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工作,充分发挥澳门大学优势科研力量,开展企业技术服务,引进并孵化澳门大学优秀科研成果,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其背后指向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科研不再停留在实验室,而是直接面向产业化。
截至今年8月,珠研院的政府和商业项目超过350项,金额超过3亿元;与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20家,涉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大健康和智慧城市等重点产业,合作企业包括国药集团、华润医药等央企国企,以及一微半导体、凌烟阁科技等横琴本地企业。
珠研院相关负责人接受南方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30分钟跨境科研转化圈”是珠研院依托其与澳门大学一河之隔的独特区位优势,所构建的高效产学研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压缩了跨境合作的时空与制度成本,有效融合了澳门国际化科研优势与横琴产业化优势,形成了一个闭环的创新生态链,是助力琴澳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创新引擎。”
其核心在于,科研人员可在30分钟内快速往返两地,实现了“澳门科研”与“横琴转化”的无缝衔接。澳门大学侧重前沿基础研究,提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原始创新;横琴基地则依托内地市场、产业链和政策,进行应用研究、孵化和产业化。
作为中国实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重大探索,2024年3月1日零时起,合作区正式实施分线管理,实现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员进出高度便利,标志着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新体系迈出关键一步。在税收政策上,针对企业与人才的“双15%”优惠措施,成为吸引高端专业人才和科技创新企业落地的重要利好。
制度叠加的红利正在转化为技术突破的动能。横琴啃下的每一块“硬骨头”,都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肌肉”。
随着琴澳两地协同联动不断深化,合作区已经成为澳门自由贸易港优势和内地广阔市场空间的融合交汇点,为落户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合作区不仅是“走进来”的桥梁,可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利用内地的科研、临床和生产资源,开拓巨大的中国市场,还是“走出去”的跳板,可以借助澳门的国际化平台,让产品更快获得国际认可。
如今,“澳门+横琴”的协同发展为企业搭建了一条通往葡语国家乃至全球市场的“黄金通道”。
据了解,横琴与澳门共同打造中葡经贸交流服务中心,联动中国澳门与巴西、葡萄牙等国家和地区,为出海到南美、拉美国家的企业,提供包括税务、法律、商务、翻译、人才等全方位服务。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弗朗西斯科·若泽·莱安德罗认为,合作区拓展了澳门的发展空间。“由此,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角色可以得到充分实现,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不少横琴企业也瞄准葡语国家市场开拓产品线。今年,深绎未来科技正式发布了国内首个面向葡语国家市场的行业级大模型——“深绎未来葡语大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技术基础主要依托于深度学习中的多语言、多模态神经网络架构,融合了最新的算法优化和数据增强技术。通过引入中葡、英葡的平行语料,模型能够实现欧洲葡萄牙语(欧葡)和巴西葡萄牙语(巴葡)之间的高效理解与转换。
未来,深绎未来科技计划借助合作区的制度优势,将“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国际合作”全链条生态体系推向更高水平。在国际合作方面,预计该模型将加速中国AI企业在葡语系国家的布局,加快“出海”步伐,打造面向全球的数字经济枢纽。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澳门+横琴”通道扬帆出海。
不少受访人士表示,获得“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授权的企业,将可以在产品包装、企业宣传、市场营销等方面使用该系列标志,通过品牌赋能,扩大市场影响力。琴澳中医药产品、食品及保健食品制造产业,有望充分整合中国澳门的品牌资源与合作区的空间资源,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快速进入葡萄牙等部分欧盟国家市场,提升品牌国际认可度。
“澳门特区政府一直鼓励澳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运用跨境电商及直播带货开拓市场,并通过优化电商经营环境、提供综合支援及培育电商人才等措施助力行业发展。”澳门特区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局长邱润华接受南方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横琴已有知名的内地电商平台落户,加速内地与澳门在跨境电商业务的资源整合,为澳门电商的人才培育和行业发展都带来新机遇。另一方面,澳门具有掌握中葡双语、熟悉葡语法律及金融、与国际接轨等优势,澳门特区政府将与内地电商平台、澳门跨境电商业界加强合作,携手开拓欧洲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观点
2025-09-0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观点
2025-09-0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