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江海证券靠炒股利润增长超13倍,母公司六年遭股东减持超10亿元

来源:子弹财经

2025-08-27 23:13:58

(原标题:江海证券靠炒股利润增长超13倍,母公司六年遭股东减持超10亿元)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段楠楠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在资本市场持续活跃的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证券公司业绩普遍高增,对于地方券商江海证券而言也是如此。

8月14日,江海证券母公司哈投股份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其全资子公司江海证券业绩开始浮出水面,由于2024年同期归母净利润基数较低,在资本市场持续回暖的背景下,江海证券归母净利润增长超13倍。

江海证券业绩大增主要得益于公司公允价值转正所致,除此之外江海证券其他基础业务并不亮眼。

在大型券商挤压下,小型券商的经纪业务、投行业务等开展较为困难。在此背景下,背靠哈尔滨国资委的江海证券又该如何突出重围?

1、资本市场回暖,靠炒股利润增长超13倍

在资本市场较为火热的情形下,地处东北的江海证券交出了一份极为亮眼的答卷。

2025年上半年,江海证券实现营业收入7.24亿元,同比增长超80%,实现持续经营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超13倍。

江海证券业绩大增与资本市场回暖有很大关系。

在监管支持下2025年上半年A股走势较为理想,上证指数上涨超2.7%,深成指及创业板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在此背景下,江海证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转正。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江海证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988.05万元,2024年同期则亏损1.9亿元。

与其他行业不同,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券商会直接参与买卖股票、基金、债券等高风险交易品种。因此,在会计处理中通常会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营业总收入当中。

因此,当资本市场表现较好时,券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高,从而让公司营业总收入大幅上升。当资本市场低迷时,公允价值变动也会出现亏损,拖累公司总营收及利润表现。

与大型券商经纪业务、投行业务等基础业务收入较高不同,小型券商经纪业务、投行业务收入较低,因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公司业绩影响极大。

如2024年上半年,由于江海证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超1.9亿元,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业绩增长。

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转正外,投资收益的上升也给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不小助力。

2025年上半年,江海证券实现投资收益4.93亿元,2024年上半年则为4.61亿元。

投资收益指处置金融资产取得的收益或持有期间的利息、股利收入等已实现收益,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未实现的账面损益。

但不管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还是投资收益,都是投资股票、债券等取得的收益。

在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共同增长带动下,江海证券实现了营收及经营净利润大幅增长。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江海证券了解,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幅上升,是否是投资股票及类股票资产带来的收益?公司自营投资中,股票、债券占比分别是多少?截至发稿,未获得江海证券回应。

2、利息净收入亏损,经纪和融资融券业务表现低迷

除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幅增长之外,江海证券经纪业务、融资融券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及投行业务并无亮点可言。

以经纪业务为例,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纪业务收入为1.53亿元,同比增长超39%。虽然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增长近40%,但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增速。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A股总成交金额为162.68万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101万亿元增幅超60%以上。

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增速低于行业增速,与佣金费率持续下行有很大关系。上海证券同业公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海地区A股平均佣金率较2024年同期下降8.2%。

2025年上半年,上海地区证券经纪业务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含佣金收入、利息)为148.44亿元,同比上升47.1%,行业增速也低于A股总成交金额的增幅。

大型券商如东方财富凭借自身流量优势能逆势扩张,因此2025年上半年其经纪业务增速仍在60%以上。而江海证券由于规模较小,想要逆势扩大市场份额并不容易。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江海证券了解,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增幅低于A股总成交金额,是什么原因所致?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纪业务佣金费率是否下行?同期,公司经纪业务市场份额是否下滑?截至发稿,未获得江海证券回应。

除此之外,对于各大券商重点发力的融资融券业务,江海证券表现也乏善可陈。2025年上半年,江海证券利息收入为2.19亿元。其中融出资金利息收入为1.31亿元,同比增长15.79%。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两融余额为18394亿元,同比上升24.2%,江海证券融资利息收入低于行业增速。

不过从公司融出资金来看,其市场份额并未下滑。2025年6月底,江海证券融出资金为42.85亿元,较2024年6月底的33.39亿元增长超28%,略高于行业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对外借款较多,2025年上半年江海证券利息净收入为-1368.86万元。作为券商的重要收入来源,一般而言在融资融券业务加持下,证券公司利息净收入十分可观。

如东方财富2025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高达14.32亿元,西南证券2025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为2.34亿元。像江海证券这样,利息净收入为负的证券公司极为少见。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江海证券了解,2025年上半年公司融出资金利息增长低于行业增速,是否是融出资金利息下降所致?且近几年公司利息净收入持续为负,作为券商重要收入来源,公司未来将如何推动企业利息净收入回正?截至发稿,未获得江海证券回应。

投行业务及资管业务也是如此,2025年上半年江海证券投行业务收入仅为3000万元左右,同比下降16.53%,资管业务收入还不到1000万元,经营规模极小。

在大型券商挤压下,地方小型券商想要获得IPO、定增等股权融资并不容易,更多是依靠在区域内影响力获取债券承销,对于江海证券来说也是如此。但区域债券发行总量有限,想要凭此拉动投行业务增长较为困难。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江海证券了解,公司投行业务收入规模极小、且2025年上半年收入出现下滑,未来公司将通过何种途径推动公司投行业务发展?截至发稿,未获得江海证券回应。

3、股价大涨股东抛减持计划,近六年股东减持超10亿元

在资本市场持续火热的背景下,凭借江海证券优异的业绩表现,母公司哈投股份股价表现较为亮眼。自2024年9月至今,公司股价上涨超60%以上。

公开资料显示,江海证券成立于2003年,其初始注册为1.09亿元。2006年,通过吸收合并天元证券公司经营规模有所扩大。

2008年,通过引入吉林亚泰集团和黑龙江省大正投资作为战略投资者,江海证券将注册资本扩大至13.6亿元。

随着自身资本实力的增强,江海证券逐渐获得经纪、承销与保荐、资产管理、融资融券等综合业务资格,形成全牌照经营模式。

2016年,江海证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哈尔滨国资上市企业哈投股份耗资近百亿元将江海证券纳入麾下,公司注册资本大幅提升至67.67亿元。

资产重组完成后,江海证券业绩表现一直不温不火,因此公司股价在资本市场表现也乏善可陈。

2020年,江海证券还因为开展债券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股票质押业务过程中存在多个问题,被证监会暂停债券自营业务6个月、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暂停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6个月。

2022年因为自营业务亏损,其母公司哈投股份扣非后亏损超10亿元。

业绩表现不佳,哈投股份也被各大股东轮番减持。Wind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哈投股份被中国华融及黑龙江省大正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计减持近1.8亿股,合计套现资金近10亿元。

近期,公司股价大涨,黑龙江省大正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又计划减持不超过2080.57万股。

股东是否减持并不受上市公司控制,但若是企业业绩能持续增长,给予股东丰厚的分红和不断上升的股权价值,股东也不会接二连三地减持。

从业绩来看,自并购江海证券后,哈投股份业绩波动巨大,整体仍在原地踏步。

由于盈利能力不佳,哈投股份分红较少。2019年至2024年六年时间里公司仅分红3.1亿元,平均每年仅分红5000万元左右,相较于公司160亿元市值计算,其每年分红率约为0.4%。

此外,由于业绩较差,哈投股份股价大部分时间都在6元/股左右波动,表现并不理想。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江海证券及哈投股份了解,过去五年公司股东中国华融及黑龙江省大正投资集团合计套现超10亿元,股东如此大规模减持是何原因?

由于业绩较差,过去五年公司分红金额相对较小,对于股东而言投资回报率并不高。未来,公司又该如何提升经营业绩,努力回报股东?截至发稿,未获得江海证券及哈投股份回应。

对于江海证券而言,由于资本市场的回暖,依靠股票、基金等金融投资工具让自身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幅增长,公司业绩也随之大幅增长。但除此之外,公司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融资融券业务等表现却乏善可陈。

资本市场波动性极大,想要凭此维持业绩稳定增长并不容易。如何借助政策支持,扩大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融资融券等基础业务,是江海证券管理层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文中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