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港澳“稳”海外“增”,中国建筑兴业(0830.HK)推进BIPV撬动万亿绿建市场

来源:格隆汇

2025-08-19 22:50:49

(原标题:港澳“稳”海外“增”,中国建筑兴业(0830.HK)推进BIPV撬动万亿绿建市场)

8月19日,中国建筑兴业(0830.HK)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

上半年,公司营收为33.38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为3.86亿港元,得益于优质幕墙工程建设,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17.62%,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公司继续将收益回馈股东,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05港元,派息比例为29.2%。

公司进一步做到“控风险、重现金”以穿越行业周期波动,截至报告期,资产负债率改善至74.8%,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24亿港元,流动比率提升至1.37%。

海内外业务持续突破,幕墙龙头稳步扩张

核心幕墙业务增长具备如此强的确定性,是中国建筑兴业在港澳地区、中国内地和新加坡等市场取得实质性突破:

1、港澳龙头地位持续稳固

公司凭借港澳龙头地位吸引优质业主、承接订单,拿下太古皇后大道东269号住宅、会德丰文辉道住宅、中环太子大厦改建等项目,市占率继续稳步上升至近60%。

从市场环境上看,香港楼市修复动力强劲,叠加未来政策上优化土地供应策略并促进住宅建设,将给公司港澳幕墙业务长期增长提供坚实的支撑。

2024年香港全面“撤辣”,今年提高印花税起征点,持续提振内地购房者及中小户型购房者需求;第二季度港元拆息大幅下跌,减轻还款压力刺激购房需求,低息环境也为开发商融资带来便利,利好项目开工。租赁方面,据香港中原数据,香港租金回报率2月便已升至3.44%,高于内地一线城市租金回报率和工行5年期定存利率,投资价值有望刺激楼市需求。

在供应方面,以北部都会区为例,未来五年内将产出至少570公顷“熟地”,产出约6万个住宅单位,以及约100万平方米的经济楼面面积。这能够有效容纳多元化的产业集群落地,随着项目施工陆续推进,香港幕墙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容,中国建筑兴业的业绩实现可持续增长将具备十足的确定性。

2、内地连续收获太古、华为等优质业主项目

在内地市场,中国建筑兴业拓展了爱马仕、珠江实业、海珠城建等新业主,并斩获三单太古项目,以及华为坂田创始大厦更新等项目。公司与太古、华为已建立牢固的长期合作关系,比如华为,公司17年至今陆续中标了华为苏州总部、松山湖华为培训学院屋面采光顶工程、生产中心G1栋幕墙改造,华为G区旗舰店幕墙分包工程、上海青浦研发生产大楼、广州研发中心等项目。高端项目往往对建筑的功能性、美学价值与长期耐用性提出高要求,公司锁定了对专业性和品质要求极高的高端幕墙市场与优质业主,充分验证了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技术差异化优势,以及高水平的品控能力。凭借出色的项目履约能力,公司高端幕墙业务在内地市场持续稳健拓展。

3、新加坡高景气市场释放高增长动能

中国建筑兴业上半年在新加坡又中标3单项目,其中,樟宜机场T2英迪格酒店是公司在新中标的首个BIPV项目,足见高端幕墙特别是BIPV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实力获得更多海外认可。

从宏观层面展望,新加坡在今年初大幅上调中长期建筑需求预测,预测2026年-2029年期间,年均建筑需求将在390-460亿新元,涉及健康医疗设施、公共住房供应及城市更新项目。新加坡城市重建局也公布《2025年总体规划草案》,其中规划未来10-15年将在10个社区内兴建8万套住宅,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局限于新兴区域,还涉及现有成熟社区如樟宜东城市开发区、义顺、联邦等进行布局。

上述背景无疑释放出一个清晰明确的信号,新加坡建筑业有望继续维持高景气,新住宅建设和老旧社区翻新将迎来热潮,这将帮助公司做大海外市场业务,驱动业绩高速增长。

政策红利+技术创新驱动,加速BIPV全球市场渗透

中国建筑兴业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将BIPV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近些来依托BIPV技术优势,切入万亿绿色建筑赛道,由此展开从传统工程建设向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角色升维。

目前,公司的BIPV业务发展迈入加速上升阶段,产品和解决方案正在加速渗透国内市场,并形成了良好的标杆示范。

在去年中标香港环保署新界西堆填区扩建计划、新鸿基西九龙高铁站上盖BIPV项目等基础上,公司拿下全球最大的BIPV项目——深圳华发冰雪世界BIPV,该建筑屋顶全部幕墙工程的合约额超1亿港元。此外,BIPV产品也进入到上海、昆山、福州、济南等城市,未来五年,公司将和昆山推动总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BIPV项目落地,有效扩大了市场份额。公司通过BIPV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助推市场建立对创新技术认知,加速建筑业绿色化转型。

长期来看,公司BIPV业务自上而下将受益于政策、产品和技术创新驱动,成长极具想象空间。

在政策方面,BIPV支持政策以城市为单位,已进一步落实到更多应用场景。2024年至今,深圳对零碳/近零碳建筑给予补贴,安徽省对公建、工业、住宅等各类建筑详细规定BIPV安装比例,上海浦东新区、虹口区开展包括BIPV在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今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校园和国有企业场址光伏开发建设的通知》也旨在掌握各学校和国有企业等建筑资源可以利用光伏发电的空间,涵盖屋顶、棚顶、连廊顶等,这为BIPV技术加速普及明确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将视角看向海外,新加坡针对绿色建筑领域给出丰富多元化的政策引导,从国家政策层面的“绿色发展蓝图2030”,到建筑行业层面的“绿色建筑总体规划”、“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1”,再到具体的“绿色标志奖励计划”,以及对具体项目引进绿色技术、增强公共意识等举措,多方位地促进和激励绿色建筑发展。

对当地建筑业主而言,应用BIPV将有效推动实现更“绿色”的建筑,显著提高“建筑能耗”评分,拿到政府资金激励。同时,业主也有望享受到绿色权益增值,光伏组件每发电1兆瓦时便可以产出1个REC(可持续能源认证),目前新加坡当地REC价格一个为约70新币,相当于额外获得了电价四分之一的收益。

在技术方面,公司积极强化和创新BIPV产品,已通过在香港屋宇署、建筑署等要求的防火、耐久性、粘接力、产品强度等认证测试。

深圳华发冰雪世界BIPV产品通过全国最大负风压试验,相当于可抵御16级台风强度。新加坡和深圳、香港气候类似,当地BIPV需要注重防风、防潮、抗热等能力,中国建筑兴业拥有相关技术积累,将更具国际竞争优势。

中泰证券指出,BIPV发展潜力巨大,行业有望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初期。根据测算,2028年BIPV市场装机规模可达201.1吉瓦,对应BIPV组件空间可达9957亿元。

目前全球建筑业能耗量占到整体能耗总量的32%,碳排放量占比更高达34%,碳排放规模超过交通领域,是全球主要的碳排放领域之一。在全球建筑面积保持增长的趋势下,围绕建筑材料、运营等方面的全生命周期减碳成为必然选择。

因此,BIPV是确定性和成长性兼具的行业方向,这为中国建筑兴业未来业绩跃升构建了底层逻辑。公司将能够抓住国家战略创造的商业契机,打开海内外BIPV市场,走出一条高增长的发展路径。

结语:

上述成绩展现出行业龙头的经营韧性,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公司依托技术、资金、品牌优势持续在标志性及重点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打造稳固的业绩增长引擎,并为股东创造稳定、持续的投资回报,足见长期主义的信心。

目前,公司手握优质的订单保障后续业绩表现,而BIPV历经市场培育,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等多重驱动下增长有望全面提速,迎来规模化发展的收获期,中国建筑兴业切入BIPV卡位万亿绿色建筑赛道,攀登新的高峰大概率只是时间问题。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8-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