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鳌头财经
2025-08-15 15:31:02
(原标题:迈威生物刘大涛短线交易扰乱市场秩序,产品国内外毛利率相差无几)
记者丨宁晓敏
实习生丨程睿
出品丨鳌头财经
2025年8月5日晚间,迈威生物(688062.SH)发布公告显示,近日,刘大涛收到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经查明,刘大涛于2022年1月18日迈威生物上市至2022年7月18日期间,使用周某证券账户买入、卖出“迈威生物”股票。由此,监管部门对刘大涛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刘大涛为何要短线交易,是否存在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2022年是国家级领军人才
外部环境虽然不能决定一个的思想和行为,但也足够改变一个人。
迈威生物董事长刘大涛有着光鲜的学历和职业履历,他出生于1972年4月,于1989年考入吉林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从此与生物医药结缘。
1993年和1996年,刘大涛获得吉林大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后,又于2000年7月获得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学位。
作为一名药物化学博士,刘大涛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刚毕业,他就进入了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上海莱士”,证券代码“002252.SZ”),成为一名研究员。
仅在上海莱士工作三个月,2000年10月,刘大涛就担任起上海医药集团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信谊药厂”)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室主任,他从一名普通的研究员一下升任为企业研发中层。
不过,上海信谊药厂注定也只是一个“跳板”,三个月后,2011年1月,刘大涛任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上海医药”,证券代码“601607.SH、002607.HK”)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研发总监、生物药物研究室主任。
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刘大涛又担任上海交联药物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随后,他创立迈威生物,开始创业。
如今,迈威生物的官方网站上显示,刘大涛的头衔个个“含金量”十足,他是2022年国家科技部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021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领军人才;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评审专家;工信部人才评审专家;上海市经信委专项资金评审专家;上海市产医融合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重组药物分会副理事长、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生物制药产业创新联盟发起人、秘书长。
沾染上海医药恶习?
2021年4月,财政部发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依据会计法,对财政部有关监管局检查的19家医药企业作出行政处罚。
其中,上海医药是此次受打击面最广的药企,旗下上海信谊联合医药药材有限公司、上海上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上海信谊天一药业有限公司、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均被罚5万元。
统计显示,上海医药旗下四家企业财务造假金额合计约7736万元。
2023年,不少患者反映,醋酸氢化可的松片价格暴涨。
有消息称,医保局及相关部门多次约谈津津药业(上海医药孙公司),促使其下调该药品价格,厂家也承诺将足量保供。
在监管部门介入降价后,上海医药的醋酸氢化可的松片每片售价直接砍掉约82%。
2025年3月21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披露了一则行政处罚的信息。三家医药企业因横向垄断协议案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2.23亿元,对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的自然人被处罚款50万元。该案也是2022年《反垄断法》增加垄断协议“个人责任”条款后,首次对自然人追究达成垄断协议的个人责任。
被罚公司中的包括上海医药,上海医药方面涉及罚没款合计人民币1.66亿元。在此之前,2023年12月上海医药也曾因为涉及垄断被罚款4.62亿元。
2025年8月5日晚间,迈威生物发布公告显示,近日,刘大涛收到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明,刘大涛于2022年1月18日迈威生物上市至2022年7月18日期间,使用周某证券账户买入、卖出“迈威生物”股票。由此,监管部门对刘大涛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短线交易获利仅薪酬零头
通过短线交易,刘大涛赚的钱多吗?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经查明,刘大涛存在违法事实为:2022年1月18日迈威生物上市至2022年7月18日期间,其作为公司董事、总经理,使用周某证券账户累计买入“迈威生物”97.66万股,合计成交1929.77万元,累计卖出“迈威生物”63.43万股,合计成交1388.36万元。
刘大涛使用他人账户买入“迈威生物”股票,平均成交价为19.76元/股,卖出股票平均成交价为21.89元/股,其净赚135万元。
按照当前股价计算,刘大涛剩下的“迈威生物”34.23万股票市值达1163万元,其还能赚约500万元。
当前,迈威生物正在赴港IPO。港股招股书披露,刘大涛2023年度从迈威生物取得的薪酬总计约3178.8万元,包括直接薪酬(即薪金、花红及津贴)226.3万元,股份支付(即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约2938.2万元等。
2024年前10个月,刘大涛从迈威生物取得的薪酬总计约2704.8万元,包括直接薪酬188.6万元,股份支付2504.4万元等。
不足两年时间,刘大涛薪酬合计高达5884万元,而其短线交易赚到的钱,还不足薪酬的“零头”。
一家上市公司财务人员向鳌头财经表示,刘大涛短线交易的目标并不是为了赚钱,或是借此抬高迈威生物股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上市时,迈威生物发行价格为34.80元/股,首日开盘价为32元/股。
即便是在刘大涛违规交易之下,截止2022年7月18日,迈威生物半年内股价较发行价下跌约55%。
产品国内外毛利率均超85%
作为一名学术型的企业家,刘大涛也曾豪言壮语,让外界钦佩。
2024年3月,央广网的一篇报道中,刘大涛表示,“迈威自己提出的口号是,‘在国内让老百姓用得起好药,去发达国家赚取超额利润’。真的有本事,你的药可以走出去,去到国外赚钱。”
现实中,迈威生物从未实现盈利。
2019年至2022年,迈威生物净利润分别为-9.28亿元、-6.43亿元、-7.70亿元和-9.55亿元。
2023年和2024年,迈威生物净利润分别为-10.53亿元和-10.44亿元,连续两年亏损超过10亿元。
综合来看,6年来,迈威生物净利润亏损约54亿元。
2024年,迈威生物境内营业收入达1.49亿元,同比增长151.32%,毛利率达85.14%;境外营业收入达5103.7万元,同比下降25.56%,毛利率达86.62%。
目前,迈威生物“去发达国家赚取超额利润”的目标并未实现。
据刘大涛介绍,中国的药品经药监局批准、上市之后,还需要一家一家跑医院去做“推销”,这其实是药企的一大难点。
中访网
2025-08-15
格隆汇
2025-08-15
格隆汇
2025-08-1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8-1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8-1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