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华泰人寿总精算师“补位”总经理背后:连亏两年后终盈利,退保金却居高不下

来源:子弹财经

2025-07-19 20:30:23

(原标题:华泰人寿总精算师“补位”总经理背后:连亏两年后终盈利,退保金却居高不下)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邢莉

编辑 | 王亚静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空缺3年时间,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人寿)总经理一职终得补位。

近日,该公司官网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核准,牛增亮担任华泰人寿总经理一职。

自2022年7月刘占国辞职后,华泰人寿总经理一职一直处于空缺状态,期间虽历经多位临时负责人,但均未正式获批出任总经理。

华泰人寿成立于2005年,受益于股东华泰保险集团质量效益经营的理念、外资安达保险集团国际化的运营经验,多年来“稳健”底色突出。

不过,近年来,自该公司完成外资控股的转变后,面临高管层频繁变动、净利润亏损、退保率持续攀升等多重挑战。

年报显示,2024年华泰人寿净利扭亏为盈。在保险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大环境下,华泰人寿的此次扭亏能否成为持续向好的起点,无疑将持续考验新任管理层的战略决策与执行能力。

1、牛增亮补位总经理,多位高管同步更换

「子弹财经」注意到,自2022年7月刘占国卸任华泰人寿总经理后,华泰人寿总经理一职长期空缺。

期间先后经历了李平坤、李林、郑少玮三位临时负责人及拟任总经理人选,但均未正式获批出任总经理。

直至牛增亮任职资格获批,华泰人寿才终于结束了长达3年的总经理“空窗期”。

7月10日,华泰人寿发布公告称,经华泰人寿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任职资格审查核准,自2025年7月10日起,由牛增亮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

(图 / 华泰人寿官网)

牛增亮来自大股东“安达系”,入职华泰人寿尚不到一年。

简历显示,牛增亮出生于1969年,是一位精算老将。他先后在平安人寿、美国通能精算顾问公司、英大泰和人寿等保险公司担任重要管理岗位。2018年,牛增亮加入安达人寿,先后在安达人寿香港区域总部及美国全球总部,从事产品开发定价和精算评估等工作。

2024年10月,牛增亮加入华泰人寿,任临时总精算师。2025年1月,升任副总经理、总精算师、首席风险官。

加之此次总经理任职资格获批,不到一年时间,牛增亮完成了在华泰人寿职场上的“三级跨越”。

随着牛增亮升任总经理,华泰人寿总精算师一职也随即补位。7月14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行政许可信息显示,核准席岳华泰人寿总精算师的任职资格。

此外,华泰人寿在官网信息中更新了近期的多位高管任命:原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首席人才官苏梅,自2025年7月起兼任首席风险官;华泰人寿原总经理助理、首席财务官、财务负责人韩悦则在今年5月补位副总经理一职。

牛增亮获批后,与华泰人寿的董事长张蓓搭档,形成新一任将帅组合。张蓓是一位华泰保险集团老将,也同样有着"安达系"背景。2024年8月,张蓓接棒李存强出任华泰人寿新一任董事长。

「子弹财经」注意到,近年来,不少总精算师走到台前担任总经理一职。例如:国寿股份利明光、光大永明人寿张晨松、新华保险龚兴峰等均是精算师出身。

而这背后的原因则是,当下保险行业强调高质量发展,注重降本增效和风险防范。总精算师出身的总经理更能适应这一趋势,凭借专业优势推动公司在产品创新、业务拓展等方面符合行业发展方向,提升公司竞争力。

2、“中转外”后,盈利困境待解

官网显示,华泰人寿于2005年正式开业,总部设在北京,主营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目前,华泰人寿已在20个省市开设了300余家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

从股权结构来看,华泰人寿目前有7家股东,其中国内保险集团之一——华泰保险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

随着美国保险巨头“安达系”的强势加码,2022年,君正集团等11家公司合计向安达北美洲和安达美国,转让华泰保险集团35.88%股权,华泰保险集团实现了从本土主导到外资控股的转变,成为中国第一家从“中资”转为“外资”的保险集团。

作为华泰保险集团旗下的寿险公司,华泰人寿也随之生变,当前外资股东在华泰人寿的总股本占比已攀升至99%以上。

(图 / 华泰人寿官网)

虽然背靠实力雄厚的股东,华泰人寿近些年业绩表现却令业界大跌眼镜。

从保费规模来看,2020年至2023年,华泰人寿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2.46亿元、64.74亿元、71.12亿元、73.12亿元。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

净利润方面,自2022年华泰人寿结束连续8年的盈利状态,已经接连亏损两年。Wind数据显示,华泰人寿2022年净利润亏损2.25亿元,2023年亏损进一步扩大为8.93亿元。

进入2024年,华泰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为92.93亿元,同比增长27.1%。在保险业净利润整体向好的前提下,该公司盈利勉强扭亏,实现净利润0.9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华泰人寿之所以能在2024年扭亏为盈,投资收益显著增加是一大推手。

2024年,华泰人寿投资净收益21.92亿元,较2023年大涨9.84亿元。不过,投资收益与市场波动紧密关联,稳定性往往面临多重挑战。

华泰人寿偿付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个季度,该公司投资收益率分别为0.52%、0.86%、0.68%,综合投资收益率为0.86%、6.25%、1.97%。2024年第四季度,华泰人寿的投资收益率大幅提升至1.67%、综合投资收益率大幅提升至3.29%。

中诚信国际在今年6月发布的评级报告中指出,考虑到寿险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增强等因素,未来仍需关注华泰人寿盈利能力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以及偿付能力充足水平。

3、退保金逐年攀升,个险渠道迎改革

「子弹财经」注意到,除保费下滑之外、退保金居高不下也是华泰人寿近年来净利润不佳的一大原因。

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华泰人寿的退保金分别为3.46亿元、4.99亿元、5.08亿元、6.5亿元、7.28亿元,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华泰人寿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2024年累计退保金额规模前三的产品合计退保金额高达7.72亿元,仅“华泰人寿财富金账户年金保险(万能型)”一款产品的退保金额就已达6.07亿。

此外,「子弹财经」注意到,2024年华泰人寿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也在逐年上涨。

通常而言,保险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了承担未到期责任和处理未决赔款,而从保险费收入中提存的一种资金准备,本质上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刚性负债”。

Wind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华泰人寿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分别为41.79亿元、45.21亿元、69.32亿元,2024年较上年大幅上涨53.32%。

「子弹财经」就退保金居高不下、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大幅上涨等问题,求证华泰人寿方面,截至发稿前并未得到相关回复。

整体来看,华泰人寿正处于业务转型的关键阶段。

自张蓓去年上任董事长后,华泰人推出了“1+2+3”新战略,明确了“一个战略核心(客户),两个战略主张(专注、创新),三大战略支柱(康养3.0、菁英营销员3.0、数字化3.0)”的战略体系,直指渠道、产品和服务三大经营体系,力求重塑未来增长点。

三大战略支柱中,菁英营销员3.0是针对个险渠道的改革,要打造适合中产、富裕及以上客群的现代化、高素质个险队伍。

长期以来,个险业务是华泰人寿的命脉。2024年信息披露报告显示,华泰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个人代理、银行邮政代理、团险和其他四大渠道,其中个人代理收入为60.06亿元,占比64.63%,远高于其他渠道。

(图 / 华泰人寿2024年年报(单位:元))

中诚信国际在前述评级报告中指出,2024年公司个险渠道规模保费同比增加,但渠道贡献度有所下降。

「子弹财经」还注意到,华泰人寿近年来引入了多位“友邦系”高管。

在当前的高管名单中,现任华泰人寿副总经理王文旭,曾任友邦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暨营销员渠道业务发展总监。

2024年初,友邦人寿江苏分公司原总经理郑少玮,赴华泰人寿出任临时负责人一职。郑少玮拥有超过30年的从业经验,曾是华泰人寿备受市场关注的总经理候选人之一。

友邦“精英代理人”模式曾为行业提供了破解人力困境的路径,在当前寿险行业面临代理人清虚、银保渠道利润压缩等多重挑战,“友邦系”高管的价值愈发凸显。

不过,随着牛增亮出任总裁一职宣布之后,「子弹财经」注意到郑少玮已不在华泰人寿高管名单之中,而是转战安达人寿担任区域总裁。

中诚信国际在评级报告中指出,受队伍转型升级及市场环境影响,个险渠道常规增员不及预期。截至2024年末,个险代理人数量较年初下降14.65%至9958人。但近年来公司聚焦绩优增员,个险队伍产能持续提高,2024年个险渠道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实现较好增长。

综合来看,当前总经理到位、新战略布局……华泰人寿进行了一系列变动,也侧面说明公司正站在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如何带领公司摆脱盈利困境,有效应对“退保潮”,深入推进个险渠道改革以及新战略的落地实施,都是摆在新领导班子面前的重要课题。

未来,华泰人寿能否破解近年来面临的业务增长乏力、盈利困境,在保险市场中重塑竞争优势?「子弹财经」将持续关注。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