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鹰光伏
2025-07-19 17:14:42
(原标题:重要信号!隆基绿能上半年大幅减亏!)
当光伏进入最惨烈的洗牌阶段,亏损面持续扩大之时,行业还是有积极的消息传来。
7月14日,隆基绿能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亏损24亿元-28亿元,同比收窄46.6%-54.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32亿元-36亿元,同比收窄31.78%-39.36%。
结合当下产业情境,这对任何企业而言无疑都是个鼓舞人心的信号。
早在两年前,行业投资一片火爆之时,隆基就预判,极致内卷将把行业带入寒冬。而在2024年的岁末年初,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2024年终对话”中表示,隆基要“重塑冠军气质、重拾奋斗精神”。
抑或,一个阶段的“减亏”只是隆基重塑并夯实竞争力的起始;而现阶段的寒冬,亦是中国光伏迈向主力能源大江大河的必经阶段。
持续减亏的核心动力何在?
根据财报,2025年一季度,隆基绿能净亏损为14.36亿元。据此测算,隆基绿能二季度的净亏损为9.64-13.64亿元,亏损持续收窄。
对于此次减亏,隆基绿能在公告中称,受光伏行业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跌破成本线影响,公司经营仍为亏损。但通过加强内部运营管理,销售和管理费用下降明显、减值大幅下降。据悉,HPBC2.0组件产品自逐步投放市场,迅速获市场认可,签单量及出货量增长。
“减亏”仅是事实和表象,笔者认为,隆基绿能此次经营上的“转机”,终究源于其创立以来始终恪守的创新勇气。对于隆基而言,不管大环境如何变化,稳健永远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持续的创新则是驱动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黑鹰光伏最新统计发现,从2012年—2024财年间,在以风光新能源为绝对核心主业的企业中,隆基绿能的整体研发投入力度稳居全球第一,其研发投入在营收中的占比平均保持在5.5%以上,累计研发投入已超320亿元。
其中,隆基绿能2023年全年研发投入77.21亿元,占营业收入5.96%;2024年,隆基绿能研发投入约5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6%。当产业陷入下行周期与产业寒冬,这样的研发创新投入力度,显然极为难得。
研发创新的重点突破口在哪里?最近数年,BC技术成为隆基绿能死磕破局的核心方向。
据黑鹰光伏了解,2022年行业扩产PERC时,隆基已启动“技术储备计划”转向BC技术;2023年9月,公司确定将BC电池作为未来核心路线。全力押注BC技术代表了龙头企业在技术十字路口的果敢抉择。截至2024年底,隆基绿能获得各类已授权专利3342项,其中BC电池组件专利超400项。
回头看,当行业还在大规模扩产TOPCon电池技术时,隆基绿能在技术十字路口果敢选择了跳出舒适区,以颠覆性技术重塑竞争力,向旧产能发起“自我革命”。而隆基BC产品进入市场后,市场回应积极,高品质BC组件持续供不应求。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份,隆基绿能宣布,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权威认证,其BC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再度改写晶硅组件效率天花板。
也就在6月中旬,隆基绿能再次发布HIBC技术及产品,HIBC组件功率突破700W,量产效率高达25.9%,功率密度超过259W/㎡,再次为同质化竞争的光伏行业注入以科技创新穿越周期的强心剂。
在6月底召开的隆基绿能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钟宝申透露,6月份公司的BC二代产品单月生产2GW,预计9月份可实现单月生产3GW,11月份可实现单月生产4GW。预计到2025年底BC二代电池、组件产能将分别达到50GW。
根据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的长期观察,其一,在光伏产业链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隆基绿能在BC技术上的布局正在显现出其战略前瞻性;其二,隆基近年来不断加强产品研发和升级,其BC技术与其他产品相比具备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提升企业利润。其三,隆基在光伏调整周期中始终强调先行业防范风险,先行业走出低谷,同时为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综合分析,随着近段时间相关部门和行业整治“内卷式”竞争的不断深化,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有望率先走出周期。
BC加速破局,重塑冠军气质
每年2月14日,情人节,隆基绿能的生日。
如今,这家全球新能源超级巨头刚好成立25年,登陆资本市场13年。
遵循第一性原理,秉持“可靠、增值、愉悦”的价值观,以及“产品领先,高效运营,唯实协作,稳健经营”的经营方针,这家龙头过往的发展与成就有目共睹。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隆基25年的“翻山越岭”,亦如整个产业,历经考验与挑战。 这家企业在产业多次剧烈变动中实现持续成长的背后,是核心理念、战略布局、技术抉择、研发投入、投资步伐、管理提升、品牌构建等诸多要素的长久发力。
众所周知,身处一个兼具成长性、变化性和周期性的行业,中国光伏已经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2011-2012年欧美双反、2018年“531新政”三次下行周期与洗牌;而此轮大洗牌对行业的冲击最为剧烈,内卷程度堪称史上最强。
而当产业进入前所未有的挑战周期,这家产业龙头又开始为穿越周期与未来长远发展持续蓄力。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曾表示,一方面,“重塑冠军气质”是因为隆基在过去十年里相当多的时间,都处在行业引领者的位置,企业是有领先能力和底蕴的;同时,隆基提出“重塑冠军气质”,旨在重塑冠军的目标、担当和意志,具体指企业在市场中要争第一,追求合理的规模和盈利。
过往一年多时间,面对残酷洗牌,隆基在整体战略上做了三大方面调整优化。其一,在科技创新方面研发成功了并开始大规模量产二代BC电池。其二,对组织进行调整,队伍的战斗力更强;第三,在组件业务之外其他业务领域的布局定位更为清晰。
从财务健康度来看,隆基绿能当前的负债率始终保持在60%左右,优于行业多数企业70%~80%的水平。而截至2024年,该公司货币资金531.57亿元,其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09.48亿元,充分保障后续持续性研发投入、市场开拓等运作,继续践行“企业的寿命要大于产品的寿命”的产品质保理念。
从技术迭代与市场变局看,综合各方观点,2025年全球TOPCon产能预计达900GW,远超实际需求,而BC技术因自主专利门槛和转化效率的“冠军”气质,在新旧产能更迭中更为理性。面对全行业困境,政策引导已明确转向。工信部等部委与行业协会推动的“减产”与“创新”政策逐步落地,多家头部企业主动削减开工率或延期新产能投放。
在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看来,面对行业困境,政策导向已明确。从目前的情况看,“控产”标准正向高效率、耗技术倾斜,随着行业逐步复苏,先进产能的市场份额将会快速提升,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有望先于行业走向复苏。
那么,BC技术到底何时成为光伏行业的主流?在2024年SNEC展期间,钟宝申判断:5年后,BC技术将成为光伏行业的主流,市占率将超过50%。
2024年11月,隆基与另一家BC路线拥趸者爱旭股份在珠海“论道”。当被问及BC产品何时能够占据“半壁江山”时,钟宝申的回答是2027-2028年。对于当前BC的定位,而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则认为BC现在相当于是“6岁的小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隆基绿能于2023年正式启动BC生态圈建设,如今已蔚然成型。截至2025年5月底,隆基绿能已累计与全球191家合作伙伴展开技术对接,与44家合作方达成55项合作。
最新数据显示,该公司HPBC系列组件订单已累计出货30GW。在储备订单名单中,华能、国能投、华电、蒙能等电力央国企赫然在列。
据了解,今年以来,隆基绿能的BC二代量产线已全线贯通,电池良率达97%,产品已在欧洲、中东、非洲、亚太、拉美等全球市场规模化签单出货。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教授曾在今年一场行业会议上指出,BC技术作为晶硅电池的终极技术,拥有晶硅电池当中最高效率,并具有可靠性和美观等优点。他预测:“未来3—5年,BC技术应该有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9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9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9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9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9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