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证券报
媒体
2025-07-18 22:30:00
(原标题:今年来港股通ETF吸金843亿元 超去年全年两倍 分析称下半年港股仍有优异结构性机会)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在国内外多重因素交织下逆势反攻。截至7月16日,恒生指数上涨22.22%,高于上证指数4.54%的涨幅,也超过了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在此背景下,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成为各路资金借道进入港股市场的重要工具。分析人士认为,外资正在流入港股市场,下半年港股仍具有一些优异的结构性机会。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最吸金
今年港股通ETF市场迎来历史性突破,规模节节攀升,各类资金争相涌入,可谓是市场“新宠”。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今年来,全市场的港股通ETF净流入金额达842.85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净流入金额(333.8亿元)的两倍。
具体来看,年内净流入额居前的港股通ETF多跟踪科技、创新药、红利等主题,其中,截至7月16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年内净流入额位居前三,均超80亿元,分别达到214.99亿元、147.79亿元和83.38亿元(见表一)。
伴随着港股市场的火热,市场从去年起就出现了一波港股通主题的基金“自购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广发基金对广发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联接A的自购成为了今年港股通主题到目前为止金额最大的一笔自购,自购金额是2000.33万元;紧随其后的是广发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联接A,自购金额是1000.29万元。此外,东方红港股通价值优选A、富达港股通精选A、嘉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联接A等基金的自购金额均超过1000万元(见表二)。
港股仍具优异结构性机会
港股在经历了反弹后,还有机会吗?投资者该如何布局?博时基金境外投资部基金经理赵宪成告诉记者:“从估值上来看,恒生指数的估值回到了偏高的位置,但市场上仍然能找到许多优质的结构性机会,比如科技、互联网、红利、港股通消费。展望2025年下半年,对于相对收益目标的投资者,我们依旧乐观:虽然恒生指数的估值处在近几年较高的水平,但科技股和互联网企业仍有比较充分的上行空间。因此,我们认为,下半年港股仍具有一些优异的结构性机会,当时间拉长,基本面对股价上涨的驱动能力可能会更加明显。”
关于后续影响港股走势的不确定因素,赵宪成表示,首先需要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其次是国内经济基本面,再次是海外流动性与风险偏好。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关注度提升,外资正在流入港股市场,主要体现在港股IPO基石投资者和A-H溢价收敛、部分个股出现港股溢价等方面。
基石投资者是指在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或上市前融资阶段,以约定价格提前认购一定数量股份的机构投资者(如主权基金、养老金、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等)。申万宏源证券认为,港股IPO市场火热,外资正在通过港股IPO的基石投资者途径大量流入中国资产。从资金来源结构来看,当前港股基石投资者中的外资主要来自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的国际资产管理机构,也包括中东主权基金和东南亚家族办公室等。记者 王金萍
表一:今年来港股通ETF资金净流入额TOP20
表二:今年来被自购的港股通主题基金一览
大众证券报
2025-07-18
大众证券报
2025-07-18
大众证券报
2025-07-18
大众证券报
2025-07-18
大众证券报
2025-07-18
大众证券报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