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界

泥坑酒,拿不下省会市场,就只能偏安一隅!

来源:懂酒谛

2025-07-18 18:26:58

(原标题:泥坑酒,拿不下省会市场,就只能偏安一隅!)

作者余在洋

刊前语:区域白酒的生存镜像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懂酒谛将推出一个新的专题系列——区域白酒生存样本。

该专题将重点聚焦区域白酒、地方名酒的竞争和生存现状,通过为这一群体描画“生存镜像”的方式,为“后禁酒令时代”的白酒行业走势提供镜鉴。

本期为该专题开篇之作,入镜主角为河北地方名酒、大众消费代表作之一的泥坑酒。

“后禁酒令时代”,我们不妨对泥坑酒大胆预测一下:泥坑酒,拿不下省会市场,就只能偏安一隅,即便能迈过5亿元这道年销售额的门槛,也不会有多大发展!

——题记

来,认识一下泥坑酒

产自于河北省宁晋县的泥坑酒,在河北地产白酒中位居二线阵营,目前的主销区域主要集中在省内的邢台地区,2006年被宁纺集团并购后,借助纺织主业资源实现渠道互补,2023年销售额约5.5亿元,在邢台及周边县市享有比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泥坑酒最早源起于1916年,当年,河北邢台地区宁晋县楼底村的秀才范老诚创办了志诚公烧坊。1946年,志诚公、志诚永、福盛泉三家烧坊收归国有,合并成立了宁晋县制酒厂。

2003年,宁晋县制酒厂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更名为河北泥坑酒业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并入宁纺集团,更名为河北凤来仪酒业有限公司。

改制之前及之后,泥坑酒一直是企业的主打。公司的酿酒窖池采用黑龙港流域特有的“狗头胶泥”构建,富含400余种有益微生物,为发酵提供了独特的酿造环境,赋予酒体窖香浓郁的特点。

公司采用“老五甑”混蒸混烧技术和工艺,发酵期长达120天,在同一蒸馏甑桶内,先以取酒为主,后以蒸粮为主,提高出酒率,增加白酒香味成分。旗下的“福盛泉”商标在2009年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泥坑酒酿造技艺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后禁酒令时代”,大众酒的机会

禁酒令当前,令人骄傲的茅台酒正在跌下神坛——价格跌跌不休,市场观望气氛浓厚,以前疯抢茅台酒的黄牛党,在这种行情面前,纷纷选择了作壁上观。

面对“公务接待不上酒、不上烟”的禁令,在政策层层加码之下,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高端白酒们,在“沾酒即犯错”的规则面前,似乎再也不香了。

这时候,机会正在走近“大众白酒”和“区域名酒”,在危机来临之际,有人试图拼命去绕开“危局”,也有人正在试图去抓住背后的“机会”。比如河北地方名酒中的泥坑酒。

通常,在当地能获得一定市场地位的区域白酒们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特征,那就是“高端不举,中端逞能,低端强横”。这就意味着,这些酒企中虽然也有高端酒,但销量寥寥,市场占比很小,中低端才是他们的主战场。

在今年之后,白酒市场势必会迎来“后禁酒令时代”,白酒行业围绕“大众消费”、“年轻人消费”所做的文章将会成为重点——除了位居行业前排的酒企可以享受到“全国化”红利之外,为数众多的区域白酒、地方名酒将会围绕大众消费展开争夺,他们之间的竞争或许更加充满看点。

禁酒令发威之际,泥坑酒来了“新将”

经营一个企业如打麻将,能凑齐一手包括人才、团队、理念、机制、技术、产品、资金等在内的好牌,才有胡牌的机会。

对于泥坑酒来说,背靠拥有产业链优势,涵盖纺织、地产、金融、电子电器、环保科技等多领域的宁纺集团,在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都可以为酿酒产业赋能。

在禁酒令发威之际,宁纺集团挖来了曾在体制内工作过的商同华担任酒业公司总经理。信息显示,商同华是河北宁晋县具有跨领域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曾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环保局长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等职务,目前已从公职岗位退休。

商同华不仅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和管理能力,而且还拥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在就职酒业公司总经理一职之后,短短三四个月时间内,商同华就已经在生产、销售、市场、渠道、品牌等方面对泥坑酒有了深入了解。

同时,他也开始思考泥坑酒进军省会石家庄市场的战略布局。商同华说:“石家庄市场是河北地产白酒的战略高地,生活在石家庄的宁晋籍人士有17万之多,其中不乏分布在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在未来,这些人都将成为泥坑酒开发石家庄市场的强大后盾。”

石家庄,泥坑酒“梦开始的地方”

改制之前,泥坑酒曾经在石家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为此酒厂专门设立了石家庄办事处来负责省会石家庄市场的拓展与维护。只不过,当时的泥坑酒在省会的主销产品,主要是以零售价在5元左右的低端光瓶酒为主。

当年的泥坑酒,在石家庄几乎可以与市场畅销的尖庄、红星二锅头、老村长等低端白酒同台竞技,而且在大众消费者群体中拥有比较高的知名度。

正因为公司在市场布局中以低端产品为棋子,因此使得泥坑酒长期被套上了“低端酒”这道紧箍咒,导致公司在后来的产品升级、品牌高端化进程中一直走得很艰难。

企业并入宁纺集团之后,泥坑酒在高端化上的努力始终没间断过。直到2017年“白瓶酒”正式推向市场之后,泥坑酒在百元价格带才有了比较硬的“拳头产品”。

石家庄作为河北白酒消费的“心脏”,年市场规模超80亿,除了企业改制前凭借低端产品在石家庄市场曾经的风光之外,省会市场却始终是泥坑酒难以突破的“禁区”。

在省会裕华区几家陈列有泥坑酒产品的烟酒店,店老板表示:消费者点名要泥坑的很少,主要靠熟人推荐。很显然,未来泥坑酒业在进行省内市场布局时,省会石家庄市场只能成为泥坑酒“梦开始的地方”。

当“泥坑白瓶”遭遇禁酒令

泥坑白瓶的前身是泥坑酒业内部招待用酒,早期仅在宁纺集团董事长苏瑞广的圈层中流通。这一内部酒凭借卓越品质,很快就在宁晋本地形成了口碑效应,被消费者亲切称为“泥坑白瓶”。

2017年,泥坑酒业将其正式量产并推向市场,同时保留了“白瓶”这一质朴名称,产品上市后迅速引发关注,成为河北百元价位光瓶酒的代表,也成为百元价格带实现品质突破的典范,被业界称为“白瓶现象”。

虽然泥坑酒业在近几年还推出了高端化的“净雅香”系列,但相比于衡水老白干古法20、丛台窖龄酒等竞品,泥坑酒的品牌声量被对手无处不在的产品陈列和广告宣传深度压制,缺乏支撑高端定位的品牌故事,更无法让消费者对泥坑酒力推的“净雅香”系列形成高端认知。

与此同时,泥坑在大众市场的基本盘也在松动。禁酒令后,100-300元价格带成为白酒消费的增长主力,但泥坑的核心产品“珍品10年”(168元)面临衡水老白干蓝钻(158元)、山庄皇家窖藏(178元)的两面夹击。2024年数据显示,泥坑在河北大众市场的份额已从8%降至5.7%。

泥坑的困境,不仅源自于禁酒令对其尚未形成气候的“净雅香”高端系列的狙击,以及对“泥坑白瓶”这一在商务消费领域已经渐成风潮的超百元光瓶酒带来的直接影响,本质上更是区域酒企在“名酒下沉”与“消费升级”双重挤压下的缩影。

重回石家庄,占位省会进行市场布局,或许是泥坑酒业未来发展的首选——还是那句话,如果泥坑酒拿不下省会市场,未来只能偏安邢台一隅,而且面对衡水老白干、丛台酒等本地白酒龙头的掠夺,泥坑酒在邢台未必能继续保持强势市场地位。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