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赤峰的氢能“远景”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7-12 11:19:03

(原标题:赤峰的氢能“远景”)

7月8日,远景能源在赤峰投资的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工程正式建成投产。据远景能源氢能总工程师张健介绍,项目采用电解水制氢工艺,由工厂附近的上百台风机与数百兆瓦光伏板供电,经上百台电解槽生产氢气,再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该项目一期配套143万千瓦风电光伏及680兆瓦时储能系统,年产绿色合成氨达32万吨。

张健说,远景能源之所以选择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投建氢氨项目,一方面是因为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好,投建同样规模的风机和光伏板,发出来的电更多;另一方面是内蒙古当地大力发展氢能产业,支持新能源电力自发自用。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24年5月30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从技术研发、项目规划、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生产要素保障五个方面系统性地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根据2024年11月由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绿氢产业先行区行动方案》,到2025年底,内蒙古自治区绿氢产能规模力争达到20万吨/年,制氢装备及配套能力达到550台/套,绿氢制绿氨绿醇规模化生产,绿氢耦合化工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2024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已批复39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已建成绿氢产能3万吨,位居全国第一。

但要实现绿氢的规模化,还有一系列的堵点有待打通。据上述项目工厂负责人邓运辉介绍:“现在绿氢行业尚处于发展早期,工艺、设计、装备制造等环节成本依然较高,有的还需要经过长期的时间验证,因此已有部分玩家退出。”

绿氢使用成本长期居高不下,是因为氢气在“制、储、输、用”各环节均存在问题,这些同样是远景能源赤峰项目必须面对的难题。

在“制储输用”全链条上探索

氢气只有在常压下,降温至零下252度时才能实现液化,以便于运输。若要降低运输所需要的温度条件,就必须加大气压,但储罐也需随之加厚,运输成本就会增加。因此,氢气最理想的储运方式仍是管道输送。目前国内氢气管网稀缺,首条具备掺氢输送能力的长距离高压管道——包头—临河输气管道工程(2#—5#阀室)直至2024年8月2日才正式投运。

在赤峰的项目上,远景能源的解决方案是把氢气变成氨,再通过氨罐完成运输。在常压下,氨气在零下33度时即可液化,大幅降低了对运输温度的要求。赤峰绿色氢氨项目以风电、光伏为动力,通过电解水制取绿氢,同时利用可再生电力分离空气中的氮气,最终通过动态合成氨工艺将氢气与氮气转化为绿色合成氨。

在氢气管道运输方面,远景能源正在赤峰市构建贯通12个县区的绿氢联网内部输送工程。赤峰市也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绿氨储存罐。同时,赤峰市还在规划布局“一环四出口”绿氢管道联网工程,主要包含赤峰至辽宁锦州港、赤峰至京津冀绿氢绿氨绿醇管道外部输送工程等,实现绿氢绿氨绿醇“进京入沪”“出区达海”。

在制造环节,据张健介绍,远景能源工厂的自产自研率在80%左右,通过提高供应链效率和降低设备制造成本,降低绿氢的生产成本。

生产绿氢和绿氨后,需要解决应用场景的问题。氨既可以用来当作内燃机的燃料,也可以用来生产化肥,应用面较广,目前国内氨产量占到全球的约60%,年产量约7000万吨。但绿氢、绿氨的利用率较低,主要原因是绿氢、绿氨的价格昂贵。液氨价格大约在3000元/吨,而去年7月,绿氨在欧洲卖出了每吨约8000元的高价。

据张健介绍,该项目生产出来的绿氨将主要卖给国际上的大贸易商,再由他们进行分销,这些客户可以接受一定的绿色溢价。远景能源方面表示,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已经与远景签署了长期采购协议,从明年开始,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将采购远景生产的绿氨产品销往日本和亚太其他地区。丸红株式会社是日本五大综合商社之一。

此外,远景能源还在开拓新的应用场景。比如,此前远景能源专门投资了一家名为慕帆动力的氢氨燃气轮机公司。

赤峰的氢能远景

2022年1月26日,远景能源决定在赤峰市元宝山区建设绿色氢氨项目,选择这里的原因之一是赤峰拥有大量的绿色电力资源。

赤峰市是新能源装机大市。截至2024年,全市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风、光年等效利用小时数分别最高可达4000小时和2000小时。赤峰也是重要电力外送基地,年外送能力约500万千瓦;规划中的浑善达克沙地至京津冀直流特高压通道建成后,年外送能力将增至1000万千瓦以上。

目前,赤峰市正重点推进三大新能源工程:总装机800万千瓦的大型风光基地、400万千瓦的防沙治沙与风光一体化项目,以及1500万千瓦的市场化并网项目(涵盖源网荷储、风光制氢和园区绿电)。全市计划年底实现新能源装机2000万千瓦。

为有效消纳绿电,赤峰市一方面加快绿电直连落地:依托克什克腾旗维拉斯托锂多金属矿推动直连项目,巴林右旗已开工400万千瓦时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另一方面,赤峰也正全力建设绿氢产业。

赤峰市能源局局长王伟东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赤峰市远期目标是力争在“十五五”期间,将赤峰市的绿氢、绿氨、绿醇产业打造成为千亿元的项目投资、千万千瓦新能源总装机和千亿级的氢能经济生态圈。

据王伟东介绍,赤峰市正重点推进八个风光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力争当年核准、当年开工,确保年底绿氢、绿氨产能分别达到6万吨和32万吨。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远景蒙新集团总经理李威表示,2020年底远景能源进入内蒙古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希望把当地的绿色能源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和绿色工业优势。依托新型电力系统等技术,远景的零碳产业园模式已在内蒙古多地落地,希望以此持续促进绿电本地消纳,推动内蒙古成为绿色工业新高地。


经济观察报

2025-07-12

经济观察报

2025-07-12

经济观察报

2025-07-12

经济观察报

2025-07-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