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阿尔法工场
2025-07-04 07:04:37
(原标题:专家访谈汇总:“芯片女皇”被任命为华为人才“定价”)
预计2025年上半年,消费电子行业将呈现“政策与AI双轮驱动”特征,中国的“国补”政策推动中端消费市场复苏,AI技术深入应用于PC和手机等终端设备,推动智能化转型。
半导体行业仍处于高景气周期,AI算力需求推动海外算力提升,国内加速自主研发,尤其是电子级超纯水材料市场的国产化进程也在加速。
AI技术推动可穿戴产品需求释放,智能硬件的商业化进程加速,尤其是AI眼镜等新形态产品的商业化,成为下半年消费电子行业的重要驱动力。
消费电子(尤其是AI赋能的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依然是热点,短期内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将带动需求增长。
2、《 透露IPO进展,荣耀新资本故事跳出“手机”》摘要荣耀已于2025年6月26日获得深圳证监局的上市辅导备案受理,目前正处于辅导阶段,预计至少需要三个月才能进入下一步。
荣耀的阿尔法战略于2025年3月发布,计划将公司从传统智能手机制造商转型为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
这一战略分为三步走:从智能手机入手,拓展AI智能体时代的技术边界,最终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推动人类文明的新发展。
荣耀在产品创新方面持续发力,推出了一系列新品,包括千元机、电竞旗舰、平板、游戏本等,体现了公司向AI终端生态发展的决心。
7月2日,荣耀推出了Magic V5折叠屏手机,定价8999元起,是目前全球最轻薄的折叠屏手机,搭载了骁龙8至尊版芯片,并支持Android、苹果、Windows设备的无缝连接与高效跨端协作。
荣耀还计划在2025年8月推出新的小折叠屏手机,并表示欢迎与苹果等品牌同台竞争,推动折叠屏领域的发展。
2025年一季度,荣耀的市场出货量未能进入前五,反映出其在市场中的表现存在挑战,尽管2024年排名曾达到第四。
3、《都在做Robotaxi,自动驾驶离iPhone时刻还有多远?》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自动驾驶和Robotaxi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
特斯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正式启用了Robotaxi服务,旗下的特斯拉Model Y成为无人驾驶出租车。
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已在迪拜部署了商业化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而萝卜快跑计划于2025年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推出服务,进一步加大其全球市场布局。
到2026年,中国的Robotaxi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渗透率有望突破30%,这一市场正在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盈利的临界点。
随着大数据、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的算法逐渐成熟,能够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做出更精确、安全的决策。
5G网络的普及、路联网系统的建设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化,都为Robotaxi提供了更加有利的运营条件。
尽管一些国家在推动试点项目,但是否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全面落地,仍需监管机构在保障安全和促进技术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
4、《创新药产业迎来政策春风,医保支持力度空前加大助推板块全面爆发》摘要
近期,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了《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多个方面支持创新药的研发、临床应用、医保支付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旨在推动创新药产业的全面提升。
根据国家医保局的数据,从2018年到2024年,中国1类创新药的获批数量大幅上升,2024年达到48种,是2018年的5倍,展示了创新药产业的爆发性增长。
7月3日,多只创新药概念股涨幅显著,长春高新午后涨停,神州细胞、九芝堂、华海药业、未名医药等多股涨停或大涨,显示市场对创新药板块的强烈信心。
港股创新药ETF成交额显著放量,港股创新药ETF跟踪的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市盈率为33.99倍,低于历史大部分时间的估值水平,显示出较强的投资价值。
作为生长激素龙头企业,长春高新生物制药业务将直接受益于医保准入加速和支付能力提升,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的典型代表,医保支持政策将提升华海药业创新药产品的市场准入效率,拓展国际化布局。
5、《华为任命“芯片女皇”何庭波执掌人才定薪权》摘要
半导体业务部总裁何庭波兼任高级人才定薪科科长,这一部门成立于2021年,直属人力资源部,并在人才薪酬方面具有重要决策权,薪酬方案需要综合市场价值与技术贡献。
何庭波在华为内部担任多个与芯片相关的高层职位,包括研发部长、海思总裁、2012实验室总裁等,推动了华为在自研芯片领域的重大发展。
在2019年美国的芯片制裁危机中,何庭波带领海思团队成功转危为安,将“备胎”方案转变为正式的战略核心。
定薪科首次在2021年8月的“2022年优秀人才&‘高鼻子’获取工作汇报会”中被提及,任正非强调,高级人才的薪酬要具有竞争力,能够吸引全球顶尖技术人才加入华为。
2019年启动的“天才少年计划”就是华为吸引全球顶尖青年人才的重要举措,计划面向数理化、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顶尖青年招募人才,吸引了包括稚晖君(智元机器人的创始人)等人才。
在过去三年中,华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其研发费用在2022-2024年分别为1615亿元、1647亿元、1797亿元,并且占总营收的比例均超过20%。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7-04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7-04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7-04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7-04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7-04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