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人人乐资本故事终章将至,退市前夕遭监管重锤

来源:估值之家

2025-07-02 10:01:09

(原标题:人人乐资本故事终章将至,退市前夕遭监管重锤)

当交易所的谴责公告与退市钟声同步敲响,人人乐的资本故事迎来终章。

7月1日早盘伊始,处于退市倒计时的A股连锁超市企业人人乐(证券简称"人乐退",代码:002336.SZ)又迎一记重击,公司及核心管理层集体受到深交所的公开谴责处分。

图片说明:来源于公告

深交所的谴责不仅揭露了人人乐存在未及时预警公司存在终止上市情形的违规行为,更是直指管理层的集体不作为:董事长侯延奎、首席财务官吴焕旭、财务总监石勇、副董事长兼董事会秘书蔡慧明等核心高管“未能恪尽职守、履行诚信勤勉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标注着6月30日发文日期的监管利剑,却在次日盘中才姗姗来迟,信息披露的滞后性再度暴露出公司治理缺陷。

当监管层问责的重锤落下,本该守护公司价值的"看门人",反而成了企业信誉崩塌的推手,为这家昔日零售巨头的资本败局再添注脚。

同时踩中三条红线被终止上市

人人乐是一家从深圳崛起的连锁超市,2010年于深交所上市,但很快2012就达到了营收的顶峰,此后便是一路下坡。

图片说明:人人乐营业收入,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2021-2023年,人人乐深陷亏损泥潭,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且2023年末的净资产为-3.87亿元。公司股票自2024年4月22日起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ST),退市阴云笼罩。

图片说明:人人乐利润,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4月29日,延期发布的人人乐财报姗姗来迟。2024年实际归母净利润为-1729.65万元;期末净资产为-4.04亿元,触发退市情形。

此外,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对人人乐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及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审计机构在报告中揭示了多项严重问题。首先,股权转让相关的交易实质及是否实质出表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其次,资金管理存在重大缺陷。2024年公司频繁通过关联方及新设供应商进行大额资金划转,但合同用印未经正规登记、付款审批流程严重缺失、内部控制完全失效,审计机构表示对这些款项支付的真实性质存疑,无法排除资金占用嫌疑。

加上经营持续恶化,门店数量持续缩减、银行账户接连被冻结、面临供应商集体诉讼,公司整体已陷入严重的"失血性休克"状态。

图片说明:人人乐门店数量,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5月7日,靴子终落地。人人乐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直指触及退市情形的三大原因:净资产为负、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内控报告遭否定。这家曾经的零售巨头,终究没能逃过退市的命运。

图片说明:来源于公告

根据交易所规定,人人乐股票于6月13日重启交易,开启为期15天的退市整理期。明日收盘后,这家上市15年的零售品牌将正式退出A股资本市场大舞台。

业绩"变脸"有何内幕?

按照2024年的经营状态,人人乐难逃退市命运。然而2025年1月28日,人人乐在2024年度业绩预告中突然释放"曙光"。

在连续三年深陷亏损泥潭后,人人乐选择了"断臂求生",试图通过一系列资产甩卖实现账面扭亏。公告显示,公司通过出售西安人人乐商品配销有限公司、西安高隆盛商业营运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市人人乐商品配销有限公司三家子公司100%股权,套现3.5亿元投资收益;更通过打包处置13家子(孙)公司股权及债权,再获6.4亿元收益。

在这波资产处置操作下,人人乐2024年业绩预告呈现"华丽转身":预计归母净利润达4.1亿至4.6亿元,净资产也由负转正至2308万至7308万元。这一纸"扭亏为盈"的捷报,似乎让这家*ST公司看到了"摘星脱帽"的曙光。

图片说明:人人乐业绩预告

4月2日,人人乐还信誓旦旦地公告称,已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西安高隆盛、西安配销等公司的工商变更登记工作,并收到合计4.5亿元的首期款项(占合同总价款的51%)。彼时资本市场还对人人乐抱有期待,4月3日的收盘价为6.35元,与一年前股价相相差不大。

图片说明:人人乐股价,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但是戏剧性的转折突然降临。4月21日,人人乐突然预警,因与审计机构存在分歧,是否会导致会计师发表非标审计意见存在不确定性。

4月27日,公司紧急修正业绩,归母净利润修正为亏损500-2000万元,净资产也从预计的"正数"直接跳水至-4亿元左右。

图片说明:人人乐业绩预告修正公告

审计机构调查显示,西安人人乐和西安高隆盛的股权出售交易不满足在2024年底确认收益的会计条件。这意味着,这些被公司寄予厚望的"救命钱",最终未能为2024年度净利润做出任何实质贡献。

图片说明:人人乐2024年年度报告

对于这场业绩"变脸",人人乐给出的解释显得格外苍白。公司声称,年初发布业绩预告时审计工作尚未全面展开,数据处于"初步整理阶段"。而随着审计深入和资料完善,基于"谨慎性原则"进行重大调整。

4月初公司还在资产出售进展公告中信誓旦旦地确认交易完成情况,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只字未提。短短二十余天后,同样的交易却突然被认定不符合确认条件。这不得不让人质疑,所谓的"谨慎性原则",是否只是在审计压力下的被迫妥协?

另一个“变脸”来自净资产。截至4月27日,高达1.11亿元的代垫款项面临无法收回的严峻风险,公司被迫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这一重大资产减值加剧人人乐净资产转负,最终导致触发退市风险。

图片说明:人人乐净资产,数据来源于公告

人人乐的退市历程暴露出严重的信披违规问题。公司在2024年度业绩预告中披露的财务数据与最终审计结果存在重大偏差,却迟迟未预警退市风险,直至4月27日才仓促发布修正公告。这一行为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的相关规定,公司管理层主要相关人员对此负有重要责任。

而且在年报披露的紧要关头,公司管理层最后能做的居然是给自己上保险。同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人人乐拟为全体董监高购买年度赔偿限额高达3000万元的责任保险,年保费不超过45万元。这一举措无异于在沉船前先为自己备好救生艇。公司上市首日收盘价32.63元,现在仅剩1%(0.36元),广大投资者如同被困末等舱等待沉入海底。

从辉煌到没落,从有望摘星到面临监管处罚和强制退市,人人乐给投资者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一方面,对ST股须保持高度警惕,谨防管理层在退市压力下“铤而走险”;另一方面,这一案例也暴露出上市公司治理的深层次问题,警示市场各方须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披质量和内控有效性的监督。

公司研究室

2025-07-0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