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易财经
2025-05-23 21:52:18
(原标题:两年套现74亿,东鹏饮料成股东“财富收割机”?)
近期A股上市公司掀起了赴港上市潮。
在A股上市四年后,东鹏在2025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迅速在市场激起“千层浪”。看起来不差钱的东鹏特饮,赴港上市为哪般?
近年来,东鹏饮料实现业绩持续攀升,2024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
不过在业绩高增长情况下,却留不住股东。据统计,东鹏饮料重要股东在解禁后的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已经套现超74亿。
股东两年套现74亿
5月21日盘后,东鹏饮料披露一则减持结果公告,显示第三大股东鲲鹏投资在今年3月14日-5月21日期间,合计减持了716.78万股,减持金额高达19.08亿。
从减持细节来看,根据公告,鲲鹏投资此次的减持方式主要是大宗交易,共减持了519.98万股,占比72.5%。Choice数据显示,2025年5月6日-21日期间,共有111笔大宗交易,成交数量共计519.98万股,完美对应这次减持。
东鹏饮料股价自2024年初开始不停涨,目前市值逼近1500亿。5月6日-21日的大宗交易减持期间,恰好是东鹏股价此次创新高之后。
2023年5月,限售刚刚解除,东鹏饮料就接连发布减持公告,股东鲲鹏投资、蔡运生、李达文、东鹏远道、陈义敏、彭得新、黎增永、刘美丽、东鹏致远、东鹏致诚、刘丽华、蒋薇薇、卢义富等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8.94%。
其中,担任东鹏饮料董事及高管的股东有刘美丽、李达文、刘丽华、卢义富、蒋薇薇,担任监事的有蔡运生、陈义敏、黎增永,持股5%以上的鲲鹏投资,且其背后主要为实控人林木勤家族,在东鹏远道、东鹏致诚的背后,也同样有林木勤的身影。
据同花顺ifind统计,东鹏饮料的重要股东,在解禁后的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已经套现超74亿。此外,东鹏饮料自上市后累计分红金额已超过40亿元,其中实际控制人林木勤家族通过持股平台获得分红逾25亿元,占比超六成。
不差钱仍大举借贷
东鹏饮料在2023年营收破百亿之后,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0%至158.39亿元,净利润飙升63%至33.27亿元。2025年一季报营收48.4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23%;净利润9.8亿元,同比增长47.62%。
虽然东鹏饮料财报的数据亮眼,但背后也涌动着暗流。尤其是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57.01%攀升到2024年的66.08%。
截至2024年末东鹏饮料的账面现金类资产达142.23亿元(含56.53亿元货币资金及理财),却维持65.51亿元短期借款,同比增118.69%;有息负债率飙升至86.46%。
截至2025年一季度,短期借款为60.65亿元,同比增长了80.14%。
虽然公司解释称“为提高资金效率”,但市场质疑声始终不断:为何手握巨额现金仍大举借贷?
产品结构单 一
东鹏饮料区域营收结构,也揭示其战略重心深度依赖本土市场。2024年,公司超八成收入集中于广东、华东、华中、华北、西南及广西六大板块,其中广东作为核心市场贡献43.6亿元,占比27.6%,全国其他区域贡献90.1亿元,占比56.9%。
但尴尬的是,东鹏饮料虽然号称已将产品出口至海外25个国家和地区,但成绩似乎不太如意,海外市场2024年全年营收只有不到5000万元。
虽然业绩实现高速增长,但东鹏饮料依然存在产品结构过于单一的风险。近三年来其核心大单品东鹏特饮在公司收入占比仍超八成,2022至2024年,东鹏特饮收入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96.6%、91.9%、84%,年复合增长率为27.3%。
为破解单一产品依赖风险,加速布局多元化,2023年公司推出的电解质饮料“补水啦”虽快速起量,2024年创收14.95亿元并占据9.4%营收比重。不过在饮料市场细分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多元化布局突围之路并不平坦。
部分内容参考:市值风云、蓝鲸财经等
证券之星诉讼公示
2025-05-24
证券之星观察
2025-05-24
证券之星观察
2025-05-24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5-24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5-24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5-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