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5-12 14:21:16
(原标题:陈春花:组织的四大“认知陷阱”,你踩中了几个?)
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关注组织,尤其是管理者。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大多数在组织里工作的人并不理解什么是组织,这导致很多人在组织中不开心,甚至有人认为他们被组织“抹杀”了。
查尔斯·汉迪说:“在我看来,有时候组织会成为禁锢人们灵魂的监狱。我自己在组织中工作时常常会有这种体验。”
这位被称为组织管理大师的人这样描述组织,让我们了解到组织和个人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不能很好地管理组织会给个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在我看来,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目标,组织管理的存在是为了提升效率。
作为一个需要对目标和效率做承诺的人群集合体,组织有着独特的特性。在理解组织时,我们需要还原组织的特性,从而形成对组织的正确认知。
01 认知1:公司是一个家?
当一个人与组织产生联结的时候,对这个个体来说,如何理解组织和个人的关系就变得非常重要。
关于组织和个人的关系,我们在管理上一直存在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认为公司就是家。
正因为如此,很多管理者认为自己需要成为“父母官”,很多员工也认为公司是个家,要如家般温暖。但实际上,这些观点是不对的。
公司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需要回归组织本身的属性去进行探讨。组织有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分
·正式组织是指用权力、责任和目标来联结的人群集合
·非正式组织是指用情感、兴趣和爱好来联结的人群集合。
在管理的框架下,我们主要谈的是正式组织,所以当说到组织管理的时候,我们应该谈论的是权力、责任和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讲,组织理论就是探讨权力与责任是否匹配的理论,组织结构设计就是分权、分责的设计。
因此,当我们理解组织(正式组织)的时候,不能谈论情感、兴趣和爱好,不能希望组织是一个“家”。我们只能抱歉地告诉人们“公司不是家”,组织更注重的是权力、责任和目标。如果目标无法实现,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组织中的人同样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所以,组织管理中最根本的困扰是人们常常违背了组织的属性,忘记了管理需要面对权力、责任和目标,而不是培养情感。
所以,当你发现一家企业非常讲究分工、责任和目标的时候,你应该珍惜这家企业,因为这家企业具有很好的组织管理特性。
当你发现一家企业除了讲究分工、责任和目标,还能够照顾到员工的兴趣和爱好,还能够给予员工情感方面的关注,你一定要非常热爱这家公司,因为这是一家好企业。
如果一家关注员工的情感但没有效率,那么这家企业一定有问题。
02 认知2: 同一件事必须由同一组人承担
很多管理者都被复杂的组织管理搞得焦头烂额,无所适从。
人们总是从管理制度建设、激励体系和人员素质培养方面着手,认为这些方面的措施可以解决组织混乱的问题。
但是,等到管理制度健全了、激励体系完善了、人员素质也提升了之后,人们却发现,根本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于是,人们又开始尝试用末位淘汰或者内部竞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经过几年的努力,效果仍不明显,问题依然存在。
为什么?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认识到组织需要明确的权力、责任和目标。也就是说,同一件事必须由同一组人承担。
当组织出现结构繁杂、效率低下、人浮于事、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的情况时,管理者应该先看看企业中有没有同一件事有两组人在做,同一个责任有两组人在承担,同一个权力有两组人在使用的现象,如果有,那么这些就是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述,就是“组织虚设”。
“组织虚设”在企业中大量存在,比如,一家企业既设有市场部又设有营销部,这导致市场部和营销部的分工不明确,结果市场部没有研究市场,反而去设计促销策略、做终端规划,而这些本应是营销部的职能,最终,等经营结果出来后,根本无法分清市场部和营销部谁应该对绩效结果负责任。
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情况是,很多企业设有各个职能部门,但是又专门设立了一个“综合管理部”。有了这个部门,你就会发现企业中所有的职能部门都只做容易做的事,而把那些不容易做的事情统统推给综合管理部,于是,职能部门虚设,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到了综合管理部。
这样一来,责任根本无法界定,因为大家都有责任,也就都不需要负责任,而资源却被消耗光了。在组织中,最可怕的就是“组织虚设”。
03 认知3: 组织中,人与人公平而非平等
在社会结构中,人是以生存为前提的存在,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在法律和道德面前,人与人应该是公平而且平等的。
但是,在组织结构中,人是以实现目标为前提的存在,每个人都需要承担各自的责任和目标,从而拥有不同的权力。
因为责任、目标和权力不同,人与人是公平而非平等的。也许这样的解释有些不科学,但是如果你愿意深入地去思考,就能理解其中的真谛。
组织的重点是人,这一点是完全确定的。但是,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组织更强调服从而不是平等。
在军队这种组织中,成员来自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习惯和能力,却很快就能融为一体,成为一支勇于承担、齐心协力实现目标的强大队伍。是什么缔造了这样的队伍?
关于这个问题,人们一定会给出很多答案,但最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绝对服从”。在军队中,每个人都自觉地成为组织的成员而不是成为自己,所有人都努力服从组织,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平等是人最基本的追求,我一直认为这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但是,对组织而言,组织目标高于一切,需要组织成员服从组织目标,都需要不断地问自己“我为组织做了什么”,这样的状态才是组织中合理的个人状态。
把自己放在组织中,充分理解自己在组织中所处的位置,并做出相应的行为选择,承担自己的责任,你会感受到因为理解组织而获得的快乐。
04 认知4: 没有分工,无法组织管理
组织的能力来源于分工带来的协作,没有分工就没有组织结构的活力。对组织而言,结构设计和人员选择得当,可以回答组织中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谁控制什么。
在任何一家企业中,清晰的沟通线、控制线、责任线和决策线都是至关重要的。厘清这些脉络,不能依靠人的自觉,也不能依靠管理制度,而是需要分工的设计,这也是搭建组织结构本就应该做好的事情。
很多企业常常因自身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而洋洋得意,但是,解决好组织分工的问题是前提。
组织的分工主要是分配责任和权力。组织必须保证企业的责任有人承担,同时让负有责任的人拥有相应的权力。
因此,组织中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责任的关系,分工让每个人和组织联结在一起,同时也和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
组织分工需要理性设计和界定,同时还需要建立在对分工的共同承诺和对分工权威性的认同之上,否则,是无法实现组织管理的。(本文完)
经济观察报
2025-05-12
经济观察报
2025-05-12
经济观察报
2025-05-12
经济观察报
2025-05-12
经济观察报
2025-05-12
经济观察报
2025-05-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