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

对话智驾大陆CEO厉飚:赋能行业,把领先的智能辅助驾驶产品带到每一块大陆

来源:盖世汽车

2025-04-30 07:00:00

(原标题:对话智驾大陆CEO厉飚:赋能行业,把领先的智能辅助驾驶产品带到每一块大陆)

“今年(2025年)是智能辅助驾驶真正爆发的元年。”日前,智驾大陆CEO厉飚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如是说。

他坦言,过去十年,智能辅助驾驶经历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低阶安全辅助产品装配率已经从较低水平提升到现在的“百分之大几十”,接下来在法规的驱动下会很快达到100%,完成产业“从0到1”的阶段,而2025年开始的元年,指的是在以安全为主的前提下,智能辅助驾驶开始往用户体验方向去走,更多强调的是全场景、无断点式的智能出行体验。

安全是智驾大陆的核心立足点。厉飚强调,智能辅助驾驶是安全属性产品,对安全问题零容忍,“我们一定要在守住安全属性产品下限的基础之上,再去往上拔体验的上限。”

这种理念直接体现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厉飚表示,智驾大陆选择的是一条渐进式的路线,“在利用好AI技术革新带来体验提升的同时,我们会经历充分的验证之后,才会去进一步用来迭代传统的我们经历过上百万、上亿公里里程验证之后的软件算法,这也意味着,从技术革新和产业落地的角度,我们通过过去十年积累的经验找到了一个平衡的点。”

据悉,目前智驾大陆主要有皓月Luna和繁星Astra两条组合辅助驾驶产品线,其中皓月是高性能辅助驾驶产品,以主动安全和基础行车泊车为主要功能,满足全球各个国家市场的法规及安全标准,旨在提高日常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繁星是全场景辅助驾驶产品,支持城区NOA(Navigate on Autopilot,领航辅助驾驶)、高速NOA、记忆泊车等功能,为用户日常驾驶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保障和体验。

在于4月23日正式开幕的2025上海车展上,智驾大陆皓月与繁星产品于地平线和大陆集团展台重磅展出并迅速吸引关注,充分展示其产品与技术实力。据厉飚透露,智驾大陆旗下产品已获多家国内外主机厂定点,将于年内陆续量产。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化布局是智驾大陆的重要战略方向。智驾大陆秉持“In China for Global”的理念,立足中国,联合母公司全球化布局,期望将中国的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带向全球。

据厉飚介绍,自去年成立之后,智驾大陆就已开始进行全球化布局,并完成了在日本、印度、欧洲的测试车辆的部署,“首先第一批是基于皓月产品的车,今年5月之前,我们会在这三个区域完成基于繁星产品的车辆部署。同时,我们今年在欧洲、印度也会设立分公司,日本也在我们计划的范围之内。德国则将成为我们第二个研发中心。”

按照规划,智驾大陆的整体目标是,在2026年,能在主要的海外市场完成量产的工作。“再往前3年到5年,我们希望能够做到全球范围内数一数二的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厉飚如此表示。

智驾大陆CEO 厉飚(左)、盖世汽车CEO兼资讯总编 周晓莺(右)

以下为访谈实录

“融合地平线与大陆集团优势资源,智驾大陆优势突出”

周晓莺:首先请您分享一下智驾大陆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厉飚:智驾大陆是地平线和大陆集团基于市场化的需求“自由恋爱”产生的结果。地平线是以计算方案和软件著长的公司,经历了过去十年的发展,在去年成功上市。大陆集团是一家有着150多年历史的全球性的汽车产业链Tier1企业,穿越了多个经济周期,有着非常丰富的管理、质量、供应链和生产制造方面的经验。这样的合资模式融合了两边最优势的资源,来去更好地服务我们在中国和全球市场的客户。

周晓莺:智驾行业是一个科技含量特别高的产业,对于智驾大陆来讲,团队情况大概是怎样的?

厉飚:我们整体团队具有鲜明的复合型优势:研发团队(尤其是算法方向)核心成员来自地平线体系,拥有多年产品开发及量产交付经验;供应链、运营及测试团队骨干多具备大陆集团背景。经过一年的深度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已高效融合为“One Team, One Family”的协同体系,形成了与智驾大陆未来业务发展最为适配的团队配置。

周晓莺:由此可以看到,在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过程当中,本土企业的创新速度非常之快,而当它希望融入全球市场的时候,大家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契机,形成新合资的一个范本。

厉飚:是的,我们近期完成天使轮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中金保时捷基金和浙江金控作为战略投资方参与,成为中金保时捷在中国的首个投资项目。这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及客户群体对我们团队实力和产品技术能力的认可。

周晓莺:这个资金会主要用在哪些方面?

厉飚:此轮融资由行业头部投资方参与,为我们奠定了良好开局,接下来我们也会持续再去融资。融资资金将完全服务于我们的业务布局,包括强化中国市场的产品竞争力以及推进全球化战略。我们预计到2028-2029年将迎来重要里程碑,实现产品与商业成果的重大突破。

周晓莺:如果要列出智驾大陆三个最重要的优势,您会列哪三个?

厉飚:我们具备三大核心优势:一是领先的产品与技术实力;二是覆盖全产业链的生态整合与资源协同能力;三是成熟的全球化布局,依托大陆集团遍布全球的生产制造基地、工程服务网络以及对国际法规标准的深刻理解,不仅能为主机厂客户提供强有力的本土化支持,还将为我们的全球化拓展提供强大助力。

“在守住安全下限的基础上,再去拔高体验的上限”

周晓莺:从中国市场来看,智驾经历了快十年的快速发展,以此为基础,您怎么看待现在消费者对于汽车智驾的一些期待,尤其是它能力的边界、安全的底线?

厉飚:我认为今年才是智能辅助驾驶真正爆发的元年。

过去十年,智能辅助驾驶经历了非常快速的发展,首先是低阶的以安全辅助为主的产品的普及,从原来比较低的装配率,到现在已经百分之大几十的装配率,接下来在法规的驱动下会很快提升到100%,完成了产业“从0到1”的阶段。

接下来2025年开始的元年,指的是在以安全为主的前提下,智能辅助驾驶开始往用户体验方向去走,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全场景、无断点式的智能出行体验。前段时间,市场上也看到了智能辅助驾驶安全事故的一些报道。实际上,我们团队在过去的量产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的产品开发的经验。因为智能辅助驾驶说到底是安全属性产品,所以对安全问题是零容忍的,这也与我们选择的技术路线强相关,我们一定要在守住安全属性产品下限的基础之上,再去往上拔体验的上限。

周晓莺:是的,我觉得这是智驾行业要非常重视的一件事情。

厉飚:尤其在今年,企业推进面向城区全场景的产品,面临一个关键挑战:行业从业者基于对系统的深入理解,对于其中的一些小问题具有较高容忍度,但普通消费者在体验数百公里后,即便仅遭遇一次危险场景,都可能彻底丧失使用信心。因此,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确保系统绝对安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驾驶体验,使之更拟人化、更丝滑。

“智驾大陆选择的是一条渐进式的路线”

周晓莺:在您看来,端到端大模型是不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路径?对于这一技术路径的发展方向以及现在的竞争态势,您怎么看?

厉飚:首先我非常认可端到端加大模型一定是接下来的技术发展路径,原因是从传统计算机视觉到深度学习,再到如今的Transformer大模型,每一次技术迭代都源于用户对体验与安全持续追求的驱动。当然,我不认为这是终局的技术路径。

目前来看,每一代技术的发展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提升,但同时也带来坚守安全下限的问题。所以在端到端大模型为主的技术路径上,我们选择的是一条渐进式的路线。

在利用好AI技术革新带来体验提升的同时,我们会经历充分的验证之后,才会去进一步用来迭代传统的我们经历过上百万、上亿公里里程验证之后的这些软件算法,这也意味着,从技术革新和产业落地的角度,我们通过过去十年积累的经验找到了一个平衡的点。

我们接下来的整体的技术方案都在往强化学习方向去走,我们要做一个拟人化的产品。我们过去整体的技术方案其实都还偏向模拟人类的驾驶行为,但实际我们在开发的过程当中遇到了非常多的问题,就是人类的驾驶数据,90%以上都不应该被作为训练数据,因为它不标准。

需求侧、用户侧驱使着我们的技术进一步持续提升。结合AI带来的先验,我们将能够更好地通过产品为客户产生价值、为用户做好体验。

图片来源:智驾大陆(下同)

周晓莺:随着创新公司、科技公司、车企和供应商一起齐头并进,到了今年,能够很明显地看到,几乎所有的头部车企都开始大力在讲智驾平权,有一种市场开始拼规模的感受,您觉得这个赛道开始慢慢进入了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了吗?

厉飚:是这样的。对于一个产品的好与坏,用户是“用脚投票”的,这个评价一定会反向输入给我们主机厂客户。所以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也好,要坚守的壁垒也好,一定是把技术做好,把产品做好,这是对客户负责,也是对用户负责。

智驾大陆主要聚焦两大产品方向:辅助驾驶方案与偏体验型的城区辅助驾驶方案,后者主要定位于轻量化的城区NOA。所谓的轻量化,是在具有一定性价比的基础之上给用户带来全场景、无断点的辅助驾驶体验,它是L2,所以核心并非极致追求人为介入率的降低,而是要在90%~95%高频场景提供非常拟人化驾驶体验,在另外5%~10%的极端场景做好人机共驾、人机交互,达成安全性与体验性的最优平衡。

周晓莺:具体的产品线,能不能给大家分享一下?

厉飚:我们核心聚焦的是L2组合辅助驾驶产品,主要有两条产品线:皓月Luna和繁星Astra。

我们的产品命名源于团队的共同经历。在这个快速迭代的行业里,无数个攻坚克难的夜晚让我们习惯了"披星戴月"的工作状态,所以我们要做像繁星与皓月的产品,目标就是希望能为我们每一个用户在回家的路上、在任何出行的路上的安全守护负责。

其中皓月是辅助驾驶产品线,,它的特点是性价比非常高,主要以满足安全和各个国家法律法规为目标,也就是面向接下来NCAP 2026-2028标准去做的安全类的产品,它适用于燃油车、混动车以及电动车。

繁星是城区辅助驾驶产品线,它是全场景的、以用户体验为驱动的产品线,也是服务于全球市场的产品线。当然,目前海外城区辅助驾驶的发展节奏可能没那么快,所以我们会先推高速NOA,国内会直接做全场景NOA。

周晓莺:现在在哪些具体的车型上已经上车?

厉飚:今年至少会有来自于四个不同主机厂的四款车,从第二季度末开始陆续去量产我们的皓月与繁星的产品,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智驾大陆目标2026年在主要海外市场完成量产工作”

周晓莺:能否具体介绍下智驾大陆对于海外市场是怎么考虑的?

厉飚:我们坚持“in China for Global”战略,我们核心产品研发在中国,但面向的市场、服务的客户是全球化的。自去年成立伊始,我们便快速推进全球化布局,目前已在日本、印度和欧洲完成皓月产品测试车的部署,今年5月前,我们将在这三个区域完成繁星产品测试车部署,上半年完成主要汽车市场Demo和测试车的部署。同时,今年我们会在欧洲、印度设立分公司,日本也在计划范围之内。此外,我们会将德国作为第二个研发中心。

这些区域也是大陆集团主要的核心研发中心,所以整体来看,我们是基于大陆集团的布局重点把我们的产品和测试验证能力部署出去。

周晓莺:刚刚您提到日本、印度、欧洲,能不能详细讲讲这几个典型的区域市场对智驾的理解以及客户的特点与中国是不是有非常大的差异?

厉飚:差异非常大,甚至他们之间的差异都很大。

先说印度,去年通过与大陆集团印度团队的合作,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交通特性:大都市路况尚可,但城郊地区普遍存在无序混行、无信号灯等极端场景。这对于以主动安全为主的产品来讲,挑战稍微少一点,但对于体验型的产品,挑战则非常大。很多年以来,我们坚信:我们能在中国做好辅助驾驶产品,那么在全球都没有问题,现在我们则认为:能在印度把辅助驾驶做好,那么在全球绝对没问题。

对于日本和欧洲这两个传统的汽车强国,它们的法律法规限制比较多,会有很多门槛,并且这两个地区的客户对于高阶智驾的接受度或者认知度并没有很高。所以我们现在在日本和欧洲主要目标还是先用同样的语言建立沟通,建立产品上的合作,逐渐再通过我们领先的产品技术以及中国市场快速的变化来去加速他们的转变,因为很快他们就会面临在各个地区市场与中国主机厂竞争。

周晓莺:智驾大陆海外市场规划有哪些重点?

厉飚:我们今年的市场拓展将聚焦左舵市场,比如欧洲,我们今年目标是在欧洲慕尼黑车展展示我们的产品。与此同时,我们会提前在右舵市场部署测试车辆,为后续产品迭代以及定制化开发做好准备。我们的整体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主要海外市场的量产落地。总体而言,我们是有一定节奏的。

周晓莺:当我们智驾出海要去做泛化,这方面挑战会不会比较大?

厉飚:挑战很大,但我们已经有很多经验了。

凭借团队基于征程系列芯片的海外量产经验以及大陆集团的全球资源支持,我们已建立起对各国市场的深入理解。且在全球法规方面,大陆集团给了我们非常好的指导和帮助,使得我们可以在合规的框架下去完成产品的开发与迭代。

周晓莺:中国的智能辅助驾驶产品与海外其他市场比,是不是有代际的差异或者有节拍的不同?

厉飚:节拍肯定有所不同,比如国内整车研发周期现在普遍控制在18个月内,而海外仍大多保持36个月的节奏,另外他们没有一个很好的市场环境,能去加速他们面向城区、全场景、复杂AI技术的开发,所以他们在整个规划层面也比较滞后,这些节拍和时间上的差异,导致他们的决策相对滞后。但我们也能看到,海外主机厂在中国的动作还是非常快的,我们今年要量产的车型中有不少是合资品牌车型。

周晓莺:在海外市场,中国车企与智驾大陆能否双向赋能?

厉飚:一定是有双向赋能的。随着中国车企的出海,出口量呈现逐渐扩大趋势,尤其是再加上最近全球市场的一些复杂的变化,大方向可能越来越偏向于“Local for Local”,中国车企在当地不仅要与当地的经销商合作,还要有自己的售后的体系甚至是生产制造的基地。在这些方面,大陆集团极具优势,在全球有几十个生产基地,能够贴身服务主机厂,另外大陆集团对各国法规也积累了深刻理解。基于大陆集团的全球化布局,智驾大陆能够更好地助力中国主机厂开展全球业务。

“智驾大陆希望能够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智驾方案供应商”

周晓莺:现在我们看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这种竞争会让你兴奋吗?

厉飚:非常兴奋。今年新的智驾平权趋势的展现,让我和团队看到非常大的市场机会,让我们积累了这么多年的经验和好的产品技术能够得到更多客户和用户的认可。作为一个企业,核心就是持续创造价值,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为更多的人服务、创造价值,我觉得这是最让我们兴奋的。

周晓莺:如果再往前看3年到5年,您对公司的期待是什么?

厉飚:再往前3年到5年,我们希望能够做到全球范围内数一数二的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公司的使命和愿景能充分地说明这一点。我们的使命是“让全球每一个人的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我们的愿景是“赋能行业,把领先的智能辅助驾驶产品带到每一块大陆”。

询价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