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4-23 22:58:25
(原标题:九洲集团2024 年营收增长 22.09% 坚守双引擎战略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
4月23日晚,九洲集团(300040.SZ)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4.81亿元,同比增长22.09%,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拓展能力。然而,受行业政策调整、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以及商誉减值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计提生物质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损失、商誉减值准备以及信用减值损失,导致报告期利润减少6.04亿元,当期归母净利润亏损5.45 亿元。
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九洲集团始终坚定推进“智能配电网 + 新能源 + 综合能源服务”三大主业并进的战略,在新能源投资运营、智能配电网装备制造和综合能源服务等关键领域持续深耕,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智能电网业务:创新驱动,市场扩张成效显著
2024年,九洲集团围绕“智能配电网、新能源与综合能源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全面发力,其中智能配电网业务表现亮眼,实现营收4.86亿元,同比增长20.26%。
在智能配电网领域,九洲集团凭借30余年的深厚行业积累,构建起完善的产品体系,涵盖高低压开关柜、智能变压器、储能 PCS、充电桩等多系列产品。公司研发实力强劲,累计拥有234项专利技术,其中包括22项发明专利。同时,与施耐德、西门子、ABB等国际知名品牌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
报告期内,九洲集团扬州研发团队正式投入使用,成为推动核心设备升级和产品迭代的关键力量。依托扬州在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公司积极与国家电网、新能源央国企深化合作,通过联合开发项目带动设备销售,显著提升了区域市场渗透率。此外,公司成功中标国网江苏2024年首次配网物资协议库存项目,并获得中石油高低压电器设备供应商资格,在央企市场开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通过新能源项目建设带动设备配套销售,公司构建起“项目 + 产品”联动发展机制,持续释放产业协同效益。
不仅如此,2025年,九洲集团在智能装备与国际市场拓展方面捷报频传。公司携手华为成功中标国家电投大庆黄和国家光储实证基地4.5MWh储能设备采购项目,打造了又一数字能源合作典范。同时,公司成功中标鞍钢集团本钢设备公司高压柜(二次)采购项目,以及铁岭润荣500MW风电项目220kV升压站交直流一体化设备,为公司智能配电产品拓展大型工业及新能源场景奠定坚实基础。国际市场方面,公司为科特迪瓦必欧雅2×23MW生物质电站项目成功发运一批施耐德授权的BlokSeT智能型低压开关柜,该产品凭借模块化设计、高密度安装与出色的空间适应性,在海外高端市场脱颖而出,充分体现了九洲集团在智能装备制造与全球化交付能力方面的领先优势。
新能源业务:加速布局,全国化开发格局初步形成
新能源业务作为九洲集团的核心战略板块,在2024年实现跨越式增长。数据显示,控股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68%,达到24.60 万千瓦,全年风电发电量为6.24亿千瓦时;光伏发电量为4.61 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总量突破10.8亿千瓦时,且运行效率不断提升。同时,光伏上网电价同比上升至0.4305元/千瓦时,进一步优化了盈利结构。
在项目拓展方面,九洲集团已建、在建及核准的新能源项目规模超1000MW,合作持股项目规模达754.75MW,年上网电量合计超过250亿千瓦时。公司业务广泛布局于黑龙江、内蒙古、贵州、山东、江苏等多个区域,形成“多省布局 + 集中开发”并行的全国化发展格局。
凭借“资源布局优、产业链全、协同效应强、运维能力硬”的四大核心优势,九洲集团打造了覆盖项目开发、EPC建设、投资运营的完整业务链条。依托数字化平台和专业运维团队,电站运行质量始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推动 “轻资产 + 重运营”模式落地,加速在零碳园区、分布式风电等新场景的业务布局。
综合能源服务:加快落地,“风储热” 多能协同模式成熟应用
2024年,九洲集团综合能源板块持续发力,实现收入4.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30%。公司聚焦“分散式风电+储能+供热” 与“生物质热电联产”两大核心路径,打造多能互补、高效利用的清洁能源系统。目前,公司综合能源项目总规模近460MW,覆盖清洁供暖、零碳园区、独立储能等多个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布局于黑龙江省内多个重点县域。
未来,九洲集团将进一步推广“风电 + 储能 + 供热”融合应用,推动分布式清洁能源系统在县域、园区、社区等场景下的复制落地,致力于打造典范性绿色低碳示范工程。
展望2025年,九洲集团将卸下过往“包袱”,轻装上阵,迈向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公司将持续深化 “风光新能源 + 智能装备制造” 双引擎战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数智化转型进程,提升运营效率与产品附加值。同时,以合作开发、轻资产运营等方式稳步推进新能源电站建设,优化资产结构与现金流管理,强化与央国企、龙头企业的生态协同,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懈努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证券时报网
2025-04-23
证券时报网
2025-04-23
证券时报
2025-04-23
证券时报
2025-04-23
证券时报网
2025-04-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