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鳗快报
2025-04-10 13:23:00
(原标题: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特朗普政府宣布将于4月5日起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4月9日起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更高关税,其中中国再加34%。在关税大超预期的冲击之下,本周一,全球资产开启避险模式,这直接导致了全球权益市场陷入剧烈波动,风险资产陷入普跌。
这一天,股市、原油、黄金、美元全都出现大跌,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只要现金、抛售所有资产”的恐慌情绪。可见,“对等关税”影响之大,不仅会冲击短期市场情绪、影响投资者对现有全球秩序的信心,更会影响美国增长、通胀与政策路径,以及被加征国的经济和金融状况,这些又会进一步折射到全球市场和资产上。
图片发布日期:2025年4月8日
一、关税大博弈
这“对等关税”为何会对全球市场影响如此之大?
中金公司根据USTR公布的计算方法,(美国对另一国家的贸易逆差)=(关税变化*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关税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系数*美国从另一国家的进口量),简化公式为:
美国对某国加征关税税率=美国对其逆差/美国从该国的进口总量。
“对等关税”出台前,美国有效税率已经从2.3%升至5.7%,以此来估算,若使双边贸易达到所谓“平衡”的互惠水平,税率将进一步升至23%以上,为过去百年以来的新高。
图片发布日期:2025年4月8日
而如果综合考虑最惠国税率、特朗普“关税1.0”时期对我国加征的四轮301关税、今年2月和3月的20%关税后,再叠加此次的对等关税,根据中信证券测算,从今年4月9日起,中国输美商品将面临大约68%的关税税率。
市场对特朗普上任以来频频发动关税博弈的意图有多重解读,归总起来不外乎三个:
1)或以关税收入来平衡美国财政收支压力;
2)或以关税工具敦促制造业回流美国;
3)或借关税之手开展一轮中美产业博弈(一如上世纪70~90年代美日贸易战)。
不论特朗普发动关税博弈的初衷是什么,有一点比较确定:达成上述三重目的的任何一项,都意味着全球将经历一次较为深刻的关税博弈,幅度远超2018年。
而这些关税措施最终都指向一个方向,“利用规则、颠覆规则、重塑规则”,进而再造全球贸易新框架。
所以本轮“关税风暴”并不普通,而是美国试图颠覆二战之后贸易大框架的关税大博弈,关税规则重构本质上是新一轮全球政治博弈。
这就好比“扳手腕”,双方都要使劲,美国对全球市场施加了多大的压力,美国宏观经济自身也同样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对等关税落地之后,全球股票大跌,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4月8日,纳指周度大跌10个点。
所以最终本轮“关税风暴”能持续多久,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政策会行至多深,还要取决于美国经济能在多大程度上承受关税博弈的后果。当前美国经济本就处于较为脆弱的位置,如果在关税压力下,美国经济步入高通胀、低增长的状态,“对等关税”能否持续下去还未可知。
同时,当我们分析美国关税政策对于我国经济、对A股的影响会有多大时,也应当理性看待我国经济发展良好态势,坚定应对美这一轮遏压的信心。
二、坚定“以我为主”的信心
在美国出台了“对等关税”后,我国迅速做出反应,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率先做出反制。与此同时,多个美国盟友也表达强烈不满和明确反对,表示将采取措施加以反制。往后看,随着各国陆续做出反制以及谈判进展,关税不确定性对市场的影响或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我国经济本身具有强大抗压能力
诚然,短期内关税压力将严重抑制双边贸易,不可避免地对我国出口造成负面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面对美国的关税冲击,我们本身是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的。
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对美市场依赖已在下降。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对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份额已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对美出口下降不会对整体经济造成颠覆性影响。
同时,美国内不少产品对我国的依存度也较高。当前美国不仅在很多消费品上离不开中国,很多投资品和中间产品也需要从中国进口,短期内在国际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来源。在全球产供链深度交融的大背景下,中美贸易不可能完全中断。
而且,新兴市场经贸合作的潜力也非常大,日益成为我国稳外贸的重要基础。我国是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对东盟、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占比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所以反映在市场上,中美关税冲突对股市的影响多为消息面的短期冲击,并且,期间随着谈判进程的推进,市场同样存在相机反弹的潜力。
回顾2018-2019年,在历次美方放出新一批关税清单的风声后,A股往往剧烈震荡,但在该清单靴子落地后,A股由于已经提前消化,通常反应有限。并且,期间由于中美关税冲突并非持续升级,而是存在数轮“冲突-谈判-缓和”的循环,相应的股市也并非单边下行,而是相机存在较大的反弹潜力。如2018年底G20“习特会”后中美进入90天的阶段性谈判期,叠加国内政策暖风频吹,市场情绪快速修复,A股也于2019年1-4月走出了一波强势的修复行情。
图片发布日期:2025年4月6日
2、制造业大国优势明显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贸易体系带来巨大冲击,也给中国贸易环境增添了压力,但我们也要注意到中国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实际上,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优势比较明显。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制造业大国。我国已经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2023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前五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中国(4.78万亿美元)、美国(2.84万亿美元)、日本(0.84万亿美元)、德国(0.84万亿美元)、韩国(0.47万亿美元),我国排在全球第一。从占比来看,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的占比持续提升,优势持续扩大。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占比为29.6%,较2019年上升2.4个百分点,反映了我国制造业的韧性和竞争力在不断加强。
大市场带来的规模优势使得我国制造业具有成本上的相对优势。例如,我国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从2008年的17万MW提升至2024年的183万MW,占全球累计装机容量的比例从16.4%提升至41.1%。与此同时,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价格持续降低,光伏、陆上风电的平准化度电成本已低于燃煤标杆电价。而且,随着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制造业产业不断升级,竞争力不断提高。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我国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工业增加值整体增速,高技术产业占比不断提升。2024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较工业增加值整体增速高3.1个百分点。
以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量同比增长38.7%。根据Gartner的数据,中国数据中心系统的支出在2024年同比增长40%,占全球总支出的24.5%。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51%,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占全球的41%。
3、当前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应对美关税冲击有底气、有信心
更重要的,则是当前无论是国内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潜在增量政策的储备,还是基于未来经济转型的战略诉求,相比2018年,本轮对于外部不确定性的应对都将更加具备信心和底气。
过去几年,中国金融周期下行给经济带来了压力,但经济转型总体上比较顺利,新发展模式基本确立,供给端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提升,需求端消费的重要性上升,而政策在促进需求方面仍有较大的空间。中国经济的转型从供给端来看,曾经起主导作用的传统基建与地产重要性相对下降,而科技创新类行业对增长的贡献上升;从需求端来看,消费对经济大盘的重要性上升。中国中央财政的杠杆率较低,仍有较大的扩张潜力;货币政策利率也有进一步下调的余地。
随着去年9月以来宏观政策基调转变、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内需已在逐步助力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年初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突破,更是外部封锁下国产替代的最佳例证,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应对外部压力的信心来源。
4、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当前国内依然有较为充足的政策储备进行对冲
我们已与美国打了8年贸易战,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对其可能造成的冲击有充分估计,应对预案的提前量和富余量也打得较足。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就如何应对美新一轮对华遏制打压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据外部影响程度动态调整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从近期出台的生育补贴、消费金融贷、《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来看,国内宏观政策着力点已经逐步在向民生、需求侧倾斜。
与此同时,年初以来货币政策也主要聚焦防风险、防空转、稳汇率,货币宽松相对谨慎。因此,本轮国内政策早已为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留有“后手”,后续更加有力的宏观政策有望进一步落地对冲外需压力,包括择机降准降息、“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财政刺激加码、进一步加大扩内需促消费力度等。
人民日报表示,未来根据形势需要,还有诸多储备政策,如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财政政策已明确要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财政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等视情仍有进一步扩张空间等。
图片发布日期:2025年4月8日
总之,咱们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想阻隔一个池塘容易,但想阻隔一片大海难。面对这场裹挟着规则颠覆与利益重构的“关税风暴”,我们既无需放大短期的阵痛,更不必低估自身的韧性。从2018年贸易战硝烟中淬炼出的铠甲,已在产业升级、出口多元化、科技自主创新、政策储备充足的锻造中愈发坚韧。
来源:诺安基金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员: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评论员,2025-04-06
2、华泰 |联合解读:超预期的“对等关税”,易峘,华泰睿思,2025年04月04日
3、中金:中国有空间应对全球贸易冲击,张文朗、黄亚东等,中金点睛,2025年04月07日
4、【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以我为主,三条主线防守反击,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尧望后势,2025年04月06日
5、中信建投:联合解读关税政策的影响,中信建投证券研究,2025年04月07日
6、中金:“对等关税”的冲击会有多大?,刘刚、杨宣庭等,中金点睛,2025年04月08日
7、【东吴芦哲】应对关税冲击,逆周期政策还有哪些可选项?,芦哲,宏观fans哲,2025年04月08日
风险提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电鳗快报》
三尺法科技
2025-04-17
证券之星网站
2025-04-17
证券之星网站
2025-04-17
三尺法科技
2025-04-16
中国网财经
2025-04-16
证券之星网站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