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4-04 09:37:28
(原标题:海底捞告别狂飙:主品牌门店规模微降丨餐饮年报观察)
整个餐饮业都面临增长压力。
九毛九业绩显示,在2024年,太二/怂火锅/九毛九品牌收入分别为 44.09/8.94/5.46亿元,同比下滑1.4%/增长11.1%/下滑13.2%。同年,呷哺呷哺集团营收47.548亿元,同比下滑9.7%;净亏损4.00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995亿元。
海底捞在其中显得相对轻松。
该公司披露的业绩显示,2024年,海底捞营收427.5 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47.08亿元,同比增长4.7%。
但要看到,海底捞并非没有经营压力。在2024年下半年,该公司营收212.64亿元,同比下滑5.8%;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19.3%。
截至2024年末,海底捞餐厅数量合计1368家,包括自营1355家、加盟3家。2023年海底捞门店数为1374家。
在市场变化中,海底捞经营变得更谨慎了。
盈利新高
客观上,餐饮市场挣钱变难。
一个鲜明特征便是,客单价下滑。在2024年,海底捞在中国内地整体客单价为95.7元,2023年为97.3元。其中,在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在2024年客单价为104元/96.9元/91.4元,2023年为105.7元/98.3元/92.8元。整体市场客单价都在下滑区间。
这已经是种行业性态势。
2024年,达美乐中国订单均价82.1元,同比下滑5.4%。太二/怂火锅/九毛九人均消费71/103/55元,同比降低4/10/3元。
而海底捞,则在此种境况中实现盈利增长。
2024年,其归母净利润率11.0%,同比增长0.1pct,为上市以来最高;核心经营利润率,同比增长14.6%。毛利率62.1%,同比增长3.0pct。
动力在于,供应链优势、牛羊肉类原材料价格下行以及门店管理减少耗损。
曾有海底捞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规模效应下,海底捞定价更多考虑市场行情而非成本。“供应链优势下,成本已经压得相对低。”他说。
在业绩会上,海底捞表示,会进一步深化规模化采购机制,提升成本控制。
此外,海底捞翻台率也在提升,这有利于经营效益。
2024年,海底捞整体翻台率为4.1次/天,同比增长0.3次 / 天。其中,一/ 二 / 三线及以下 /港澳台城市翻台率分别为4.0/4.1/4.0/4.3 次/天,分别同比增长0.2/增长0.2/增长0.4/增长0.1次/天。
这或许与经营模式有关。
该公司提到,2024年,每家海底捞餐厅继续根据其所处商圈和日常客流情况,在产品、场景、价格三个方面做出灵活调整。此外,海底捞正在推行多管店模式,允许优秀店长统筹管理2-4家门店(涵盖海底捞火锅及第二品牌),这种机制既提升了店长薪酬水平,又通过管理经验共享降低单店管理成本,同时实现电工等专业岗位的跨店调配,摊薄用工成本。
背后是,海底捞推出的“连住利益,锁住管理”模式支撑,店长直接参与经营分成。这提高了每家门店的经营积极性。
结果是,海底捞同店收入保持增长。 2024年,其同店销售同比增长 3.6%,其中一/二/三线及以下/港澳台城市分别增长1.8%/1.6%/6.6%/1.8%。
这在当下相当难得。
譬如,在2024年,太二/怂火锅/九毛九同店收入分别下滑18.8%/ 31.6%/13%。和府捞面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15%。
谨慎扩张
但要看到,市场变化下,海底捞扩张正变得谨慎。
业绩会上,海底捞就强调,关于2025年开店计划,会延续自下而上的稳健策略,重点关注门店质量而非数量增长。“不会将开店数量作为强考核目标,会争取多开优质新店。”该公司称。
“2024年公司新开自营门店59家,同时优化关闭低效门店70家(上半年43家,下半年27家)。2025年将继续强化现有门店运营质量管控,会密切关注经营情况,及时优化调整或进行闭店处理,以确保我们整体的翻台率、利润表现。整体来看,2025年将延续去年开店策略,持续关注市场风险和经济环境,保持稳健的开店速度。”海底捞解释。
需要看到的是,对于加盟模式,海底捞也显得谨慎。
2024年,海底捞共计新增13家加盟店。其认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初步验证了加盟模式可行性。
“2025年,公司会持续以自营门店作为运营核心,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持续优化加盟政策,重点关注加盟质量而非数量扩张,不会设定具体拓店数量目标。管理模式上采用总经理 ‘强管理’机制,由总部派驻店经理实施品牌标准化管理,这种模式既保证了品牌一致性,又为现有业务模式提供了有益补充。”海底捞称。
海底捞还提到,加盟申请70%以上是来自三线及以下的城市,其中有包括很多县级城市。其仍将保持审慎态度,严格审核评估,保持稳健扩张。
还要看到,新品牌或许是海底捞的下一个规模性增长点。该公司推出了“红石榴计划”,旨在鼓励孵化新品牌。
截至2024年末,海底捞在营创业项目已有11个, 包括焰请烤肉铺子(融合烤肉)、 小嗨火锅(原嗨捞火锅)、小嗨爱炸(炸鸡)、火焰官(烤串)、嗨妮牛肉麻辣烫等。2025年初,海底捞推出从前印象重庆砂锅菜品牌并进一步探索烘焙领域,旗下SHUA Bakery首店围挡于2025年3月亮相杭州。
“关于红石榴计划实施一年来的进展,我们的核心目标并非追求新品牌门店数量扩张,而是致力于构建多品牌创新机制。该机制包含两个关键维度:首先,是激发全员创新活力。通过股权激励制度设计,对完成0到1阶段的项目创始人给予股权奖励,门店规模达到2-10家时追加股权比例,并为创始团队设置现金奖励池,以及品牌经营利润的分红权。目前这一机制已初见成效。其次,是构建多管店供应链与商铺选择的能力壁垒。”海底捞称。
总体来看,市场变化下,海底捞已经彻底告别狂飙模式。
创业资本汇
2025-04-0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4
格隆汇
2025-04-0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4
时代财经
2025-04-0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