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理人杂志
媒体
2025-04-03 15:05:46
(原标题:负增长20%!银行系险企的“至暗时刻”)
来源:燕梳师院
随着一系列政策落地,保险公司的“言行”愈加透明化、规范化。2024年,是“报行合一”实施的首个完整年。同时,为适应现代经济环境的需求,保险公司正处于新旧会计准则的过渡期。
在此背景下,不少险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报行合一”全面落地后,首当其冲的便是银保渠道占比较高的银行系险企。此外,新会计准则的“副作用”亦在银行系险企中逐渐显现。
两极分化显著
据不完全统计,十家银行系险企的经营情况已见分晓。截至2024年末,银行系险企的保险业务收入累计4141.95亿元,同比增长13.7%。
具体而言,7家机构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0%,包括中荷人寿、中邮人寿、农银人寿、中银三星人寿;3家机构同比下降,包括光大永明人寿、交银人寿、中信保诚人寿。
从盈利情况来看,8家盈利,2家亏损。其中,中邮人寿、建信人寿扭亏为盈,且中邮以91.88亿元的净利位居盈利榜首。此外,光大永明人寿和中信保诚人寿成“难兄难弟”,巨亏17.27亿元、17.65亿元。
光大永明人寿亏损的原因之一,在于其居高不下的退保率。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报告期内退保金额和综合退保率居前三位的产品销售渠道均来自银保端。
与此同时,大部分险企处于新旧会计准则的过渡期,而中邮人寿、农银人寿、工银安盛、建信人寿、交银人寿已按新准则披露财务数据,导致净利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我们公司2024年的利润虽然看起来很漂亮,但净资产受到巨大冲击。对传统险占比较高、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大公司来说,利率的下移更加难以承受。”一位“银行系”险企高管表示。
从各季度来看,第三季度堪称险企的“丰收季”。此季度里,10家公司累计实现85.75亿元的净利润,占据了全年利润总额的86.25%以上。紧接着的是第二季度,同样表现不俗,10家机构合计获得了23.52亿元的净利润。然而,第四季度情况急转直下,大多数公司陷入了亏损,其中10家中有7家未能幸免,特别是中邮人寿,亏损额达到了16.2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公司中,中信保诚人寿脱颖而出,第四季度实现了14.34亿元的净利润,逆势上扬。
“开门红”负增长20%
忧愁的是,银行系险企并未走出阵痛期。进入2025年首月,10家银行系险企期交保费合计198亿元,同比下降20%。其中,中邮人寿作为保费收入的“领头羊”,保费收入减少了57亿元。其余9家如交银人寿、中荷人寿,保费收入分别同比下降了54%、45%。不过,也有部分公司如农银人寿、建信人寿以及中银三星人寿实现了正增长,合计增加了7亿元的保费收入。
银行系险企的表现与其渠道结构密切相关。比如,2024年第四季度,建信人寿披露了与建设银行年内的第九次重大关联交易。截至2024年11月15日,建信人寿与建设银行的关联交易总额接近30亿元,其中近四成是代销保险手续费。直至今年首月,建信人寿期交保费同比增长了30%。
而2024年,是“报行合一”实施的首个完整年份。由于要求保险公司严格控制佣金费用,禁止虚报费用,多家银行代理保险收入大幅下滑。根据披露,平安银行代销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1.8%;招商银行代理保险收入下降52.71%;国有大行(农行、建行、交行等)代理业务收入降幅均超过20%。
从趸交保费来看,今年首月,银行系和中小险企的趸交保费仅428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4%。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趋势是由于较多公司调整业务结构所致。过去,银保业务主要依赖趸交和短期期交产品,但这类业务的产品价值率低,对内含价值贡献有限。随着监管近年来连续出台政策,致力于规范银保市场的秩序,推动银保业务高质量发展,不少公司积极响应,主动控制趸交业务规模,转向内含价值贡献较高的业务。
由于背靠银行,这类险企的主要销售渠道集中在银保端。银保渠道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丰富的客户资源和便捷的网络服务,更利于促进保险产品的销售。然而,过度依赖这一渠道可能会束缚手脚,限制其独立发展以及产品创新的能力。
反观,银行选择合作险企的格局也正在重塑。2024年,监管部门取消银保“1+3”合作限制。这意味着,银行可选择更多险企合作,而头部险企凭借品牌和服务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认为,“佣金价格战不再是核心竞争手段,未来行业竞争将更加注重内在价值。”一系列利好政策表明,银行和保险公司均拥有更多的选择,这也是一个行业格局重塑的机会。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以佣金驱动的合作模式将会被摒弃,而是需要通过产品的设计、服务的质量,品牌的口碑等因素赢得竞争;而对于银行而言,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也在升级,除了短期佣金收入的考虑因素,客户长期需求的满足以及客户黏性的提升会变得更为重要。因此,对于品牌声誉好,客户满意度高,产品和服务更加贴合客户需求的保险公司,有望将在这一轮的格局重塑中占据先机。
整体而言,“报行合一”对银行系险企的影响呈现“短期阵痛、长期利好”的特征。这种变革不仅倒逼行业告别粗放式增长,更推动银保合作从“短期利益绑定”转向“长期价值共创”,最终实现客户、银行与保险公司三方共赢的生态格局。
可以预见,在寿险行业正面临内外部转型的背景下,2025年或将真正成为银行系险企的分水岭。
乐居财经
2025-04-04
尺度商业
2025-04-04
新刊财经
2025-04-04
新刊财经
2025-04-04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03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