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值观察SZGC
2025-04-03 10:25:37
(原标题:创始人被踢出局,累亏超12亿,谁在提前享受安诺优达的“资本盛宴”?)
文丨木清
近日,聚焦分子诊断的安诺优达递表港交所,作为比亚迪联合创始人夏佐全实控的一家公司,安诺优达的递表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只不过,公司成立多年迟迟未能盈利,近年来研发投入也在骤减,而且在公司的主营产品领域,有华大基因、贝瑞基因等强大对手的压制。不仅如此,号称公司自主研发的测序仪不仅被市场诟病为贴牌生产,也面临着不小的政策风险。如此种种,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忧虑:在资方控制下的企业还能否保持做好产品的初心,并在资本和经营间找到平衡?
【三年亏超4亿,品牌竞争力难提】
安诺优达于2012年在北京成立,公司聚焦于以分子诊断为基础的IVD(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研发以及多组学生命科学研究,主要为产前诊断认证的医院及独立医学实验室(ICL)提供服务。
2017年安诺优达生产的NIPT试剂盒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证书,该试剂盒可以检测少量外周血样本中与胎儿cfDNA相关的遗传异常,降低了与有创采样程序相关的流产风险,并实现100%的灵敏度及99.9%的特异性。截至2025年3月21日,安诺达优的三款IVD产品已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证书,两款兼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产品获得二类医疗器械证书,还有12款IVD产品正在开发中。
然而体外诊断虽属前沿技术范畴,但安诺优达成立至今却尚未在这门生意中实现盈利。招股材料显示,2022至2024年底(简称报告期),安诺优达的营收分别为4.35亿元、4.75亿元和5.18亿元,报告期内营收整体实现19%的增长,同期录得的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2.23亿元和-1.36亿元。整个报告期内合计亏损达到4.76亿元,而且公司从成立至今已经累计亏损超12亿元,但公司最新的净资产不到5.3亿元。
剖析安诺优达的经营,发现公司在竞争力上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虽然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按照2023年样本检测量计算,安诺优达在中国NIPT市场位列第三,市场份额12.1%,但是其市场份额远低于华大基因的50.5%,也低于贝瑞基因的15.9%。
而医药大类产品的龙头效应很强,往往市场是只知第一,不知第二第三是谁。华大基因凭借着自身在测序仪、试剂、数据平台全产业链的深度布局,形成了行业标杆,打开了市场知名度,安诺优达在这块逊色太多,目前尚未能实现自身的闭合生态,无法与下游客户进行深度绑定。
而且安诺优达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医院和独立实验室,这二者自建测序平台的动力和实力都较强,安诺优达无法与之形成持久的强业务联系,因而难以打开快速增长的通道,这也是为何报告期内公司整体营收增速平平的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深究还发现,公司尚未上市核心创始人早已出局,如今掌权的大佬夏佐全是公司天使轮融资股东正轩投资的掌舵人。
【创始人被迫出局,资方控制下初心尚在?】
在安诺优达成立之初,夏佐全通过其管理的深圳正轩投资为管理团队提供了大量的启动资金,因而正轩资本最初持有安诺优达超90%的股权。公司在创立之初还有三位联合创始人,其中陈重建博士担任公司的CEO兼总裁;梁峻彬则担任公司的首席运营官;王海良担任营销副总裁。
在大佬的加持下,安诺优达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成立至今共进行了6轮融资,中国人寿、国泰君安等都是其股东,在2022年最新一轮融资结束后,其估值也升至超40亿元。
然而其联合创始人除了王海良依旧在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兼副总裁外,其他两位早已不见了踪影。而目前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志民只是职业经理人,夏佐全控制着安诺优达超50%的投票权,是背后真正的话事人。
对于两位创始人的出局,有说是因为2019年的裁员事件导致员工不满,董事会追责,将二人边缘化而最终离职;也有说是因为创始团队在和资方的决策权争斗中败下阵来而出局。拥有双博士学位的陈重建和拥有几十项发明专利的梁峻彬是妥妥的技术派,更注重科研突破和技术迭代,而资方则侧重于商业化和盈利,以及IPO退出。现如今安诺优达在资方控制下还能否保持住初心?
2022年,安诺优达的研发支出为0.74亿元,占到当年营收的16.9%,而对应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为14.3%,依旧以研发驱动为主导。而到了2024年,研发支出较2022年骤降64%,其占营收的比重也降到了5.1%,与之相对的是销售及分销开支上涨了84%,占营收的比重也攀升到了22.4%,二者之间的数额年差值超8800万元,而且最近两年行政开支数额较2022年也有了数倍的增加,重营销轻研发的战略方针尽显。
但重营销轻研发真的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吗?
【政策风险重压,突围困难重重】
2024年,安诺优达的业务收入有近64%为临床测序业务,而该业务主要依赖NIPT、CNV-seq等产品,但这几款产品都是陈、梁两位创始人在公司时主导研发和生产的。公司的新产品更新速度远远赶不上同行华大基因和贝瑞基因,新产品正在遭遇青黄不接的困境。在研发支出锐减的情况下,公司的优秀在研产品阿尔茨海默检测试剂盒预计要到2028年才能上市,而这期间还充满了诸多未知因素。
不仅如此,已经获批的NextSeq 550AR测序仪也被市场诟病。招股材料中号称是自主开发,但是该测序仪的核心组件依赖Illumina(因美纳公司)技术,被认定为“贴牌生产”,而且Illumina在今年2月4日已经上了商务部的《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并且商务部还在3月4日追加禁令,禁止其基因测序仪出口至中国。后续NextSeq 550AR测序仪能否继续在国内售卖还不好说,虽然招股材料中阐明法律顾问和公司董事认为该禁令不会影响公司的产品,但是谁也不能100%肯定。
与此同时,当下港股市场上对于IVD企业的估值整体也不太高,尤其是尚未盈利且技术特长不显著的公司。例如中生北控生物科技、威高股份、巨星医疗等其市净率都在1.2以内,如果按照2024年安诺优达最新的净资产来看,其上市后的合理市值不足7亿元,不足一级市场估值的17%,不知资方们是否愿意打骨折上市。
现如今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成长性更加看重,安诺优达唯有先做好产品和经营,方才有真正享受资本盛宴的可能。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03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03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03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03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03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