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大摩加仓加持 英力股份年报揭示成长新逻辑

来源:银柿财经

2025-04-03 08:19:08

(原标题:大摩加仓加持 英力股份年报揭示成长新逻辑)

随着英力股份(300956.SZ)年报的披露,一组数据引发资本市场关注:摩根士丹利(大摩)从2024年中报开始增持公司,直至2024年末,大摩持股数达129.2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达1.45%,跻身第三大流通股东。

国际顶级投行持续看好背后

这家国际顶级投行的持续加仓,与英力股份2024年亮眼的业绩形成共振。2024年,英力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8.43亿元,同比增长24.18%;归母净利润为1026.7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29.33%,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

英力股份是行业内少数具备提供从精密模具设计、制造到笔记本电脑结构件模组生产的综合性、专业化的整体服务能力的厂商之一,可以提供涵盖新品研发、模具开发制造、结构件模组生产、供货、反馈改进产品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服务,并在新材料应用等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与联想、戴尔和小米等全球知名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年报中,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等知名机构现身股东名单,增强了市场对公司的信心。这种资本市场与公司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将进一步提升英力股份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过去的一年中,摩根士丹利在A股市场的投资布局颇为活跃,除了英力股份外,摩根士丹利还对中粮糖业、佩蒂股份、苏州科达等多家公司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增持或新进投资(2024年三季度末显示为新进入名单),上述公司在2024Q3单季度股价涨幅分别为14.95%、10.37%、11.54%。

AI爆发为消费电子带来增量

这些被投资的公司大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和行业前景,而英力股份作为消费电子结构件领域的领先企业,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和业绩的扭亏为盈,也符合摩根士丹利的投资逻辑。

其实,大摩对AI技术快速发展带动消费电子增量的乐观并不难发现,今年2月11日,摩根士丹利策略师Laura Wang团队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全球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中国在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可投资性。鉴于全球投资者的仓位较少,我们预计短期内这一势头将持续下去。”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在其研报中指出,AI PC硬件产品推出已有时日,但是过去预训练大模型能力有限以及基于国外厂商API调用的限制,导致用户换机动力不足。近期Deepseek开源模型的硬件适配成本更低且推理表现优异。蒸馏后的模型可以通过 AnythingLLM 和 Ollama等实现PC本地部署,不仅保护数据隐私而且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定制优化。

伴随着更高规格的本地模型部署需求爆发,AI PC换机将成为必然趋势。国泰海通证券认为,AI PC高算力带来更高功耗与电磁干扰,散热材料、散热系统及电磁屏蔽材料将进一步升级,同时在结构件方面轻量化材料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扩大。

据IDC预测,2027年全球AI PC出货量将达1.5亿台,渗透率提升至79%,而中国市场的新机装配比例更将高达85%。这一变革不仅终结了PC市场连续8个季度的低迷,更推动产业链从芯片、散热到终端制造的全方位升级。这将为英力股份的消费电子业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内方面,政策导向亦指向先进制造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除了传统的消费电子业务,英力股份在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开始收效。2024年,公司光伏行业收入达到了2.17亿元,占主营收入的11.77%,且毛利率与消费电子业务相当。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英力股份在这些领域的业务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消费电子与新能源的产业交汇处,一场关于中国制造升级的价值发现之旅,或许才刚刚开始。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