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奔驰不给力,北京汽车业绩“扛不住”了

来源:国际金融报

媒体

2025-04-02 12:10:20

(原标题:奔驰不给力,北京汽车业绩“扛不住”了)

奔驰销量下滑,现代持续亏损,北京汽车2024年净利大降近七成。

近期,北京汽车披露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公司去年营收1924.96亿元,同比下降2.8%;归母净利润为9.5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74亿元,下降68.5%。

报告期内,公司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收入情况“冰火两重天”。燃油车板块收入1849.69亿元,同比微增1.2%;新能源车收入则同比“腰斩”,下降50.7%至75.26亿元。

毛利方面,尽管油车收入增长,但毛利却同比下降16%,由上年的420.29亿元降至353.29亿元;新能源业务的毛利则持续亏损,且金额由37.5亿元扩大至44.42亿元。去年,其整体毛利显著下滑,一年减少74.12亿元,下降19.4%至308.87亿元。

对此,集团方面表示,毛利下滑主要是由于销量下降及促销活动的增加。

北京奔驰一年少赚5.5亿欧元

这一点在北京汽车“利润奶牛”——北京奔驰表现尤为显著。

曾代表高端豪华品牌的北京奔驰去年陷入量价齐跌的困境。受“价格战”影响,主力车型C级跌破24万元,E级最低33万元,GLC/L系列优惠力度也高达20万元。

事实上,有观点指出,北京汽车营收利润双降主要就是受北京奔驰的影响。

披露业绩之前,公司于3月13日提前公布了北京奔驰的财务数据。

公告显示,北京奔驰2024年营业收入217.47亿欧元,同比下降3.36%;除税后溢利为24.43亿欧元,与上年同期的29.99亿欧元相比,减少5.5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3.57亿元),下降18.5%。据悉,北京汽车持有北京奔驰51%的股权。照此计算,北京奔驰少贡献了超20亿元税后溢利。

这主要与销量下滑有关。去年,北京奔驰销量为68.36万辆,同比下降7.3%,远超奔驰全球3%的跌幅。

此前北京奔驰的表现相对稳健。自奔驰品牌2017年在华交付突破60万辆后,国产车型和进口车型的销量都一路增长,2020年更是创下77.4万辆的新高;此后两年,受市场环境影响,奔驰在国内销量略有波动,但也能稳定在75万辆左右;2023年,其销量回升至76.8万辆;直到去年表现急转直下。

结合市场信息来看,受中国车市“价格战”影响,北京奔驰去年开始推出终端市场的优惠,不少主销车型一度打出“骨折价”,一降便是10万—20万元。但这并未带来销量的增长,随后,其又基于品牌溢价,开始维稳终端市场的价格。一来一去,不仅终端市场价格混乱,还让许多消费者对此表示不满,品牌口碑“元气大伤”。

同时,北京奔驰还面临电动化转型迟缓。目前,其旗下新能源产品主要为EQ系列,但市场反响平平,消费者甚至戏称其为“杂牌电动车”。乘联会数据显示,北京奔驰EQE和EQESUV两款车型长期月销量维持在三位数,不足千辆。

面对失意的中国市场,奔驰此前表示将加强本土研发。按其规划,今年,北京奔驰将投产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车型,搭载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无图”L2++高阶智能驾驶系统;2026年,将投产长轴距GLE SUV新车型。

但今年以来,国内自主品牌仍在“狂飙”,不少车企瞄准了智电豪华市场。在此背景下,奔驰的突围战困难重重。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奔驰首先就将直面集团内部挑战——与北汽蓝谷旗下享界展开竞争。去年底,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公开表示,北汽会继续“All in”享界S9。为此,集团抽调了北京奔驰大量的技术骨干至享界等品牌。近期,其新推的享界S9增程版预售价格31.8万元,直接切入奔驰E级市场区间。

北京现代三年亏超130亿

在北京奔驰“输血”量大不如前的情况下,北京汽车整体业绩还被旗下其他品牌“拖累”。

目前,北京汽车旗下含北京品牌、北京奔驰、北京现代和福建奔驰四个品牌。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四个品牌合计实现整车批发销量94.6万辆,零售销量98.3万辆;而2023年全年销量为104.2万辆。

其中,福建奔驰主要生产奔驰V级和新威霆等MPV车型,所在市场规模小众。以越野车型为主的北京品牌全年销量仅17.3万辆。据市场信息,其旗下越野车BJ40、BJ60、北汽X7、北汽新魔方等燃油车型都反馈平平,销量低迷,如BJ40上个月销量仅1400辆;而新能源车型EU5、EU7等主要面向网约车市场,难以拓展大众消费市场。

另一大合资车企北京现代则表现堪忧。

风光时,北京现代曾一度年销百万。但近年来,韩系品牌市场表现持续遇冷,年销规模下降至30万辆。2021年—2023年,北京现代销量分别为36万辆、25.6万辆和24.1万辆,但去年其销量仅15.42万辆,同比下滑36.02%。其中,11月国内零售量更是跌破万辆大关,仅有9444辆。

当月,北京现代旗下明星车型——途胜L迎来改款上市。不过,这款被北京现代寄予厚望的车型,并未在市场掀起波澜,上市当月销量仅有1540辆,与该车型全球累计销量1000万辆的市场规模,形成鲜明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北京现代至今没有推出电动车。

销量遇冷的背景下,北京现代也遭遇持续亏损。

去年12月,北汽投与现代汽车订立协议,共同向北京现代注资10.95亿美元,双方将分别注资5.48亿美元。据彼时公告,2022年和2023年以及2024年前9月,北京现代净利润(除税后)分别为-50.65亿元、-54.41亿元和-25.76亿元;同时,其总资产分别为355.17亿元、280.59亿元和219.38亿元。不到三年,北京现代累计亏损130.82亿元,资产减少135.79亿元。

在奔驰净利减少,现代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北京汽车的各项支出还在增加。

财报显示,去年北京汽车资本开支总额为537.97亿元,同比增长9.8%;研发开支总额为42.92亿元,同比增长20.2%。对此,北京汽车表示,由于加大新能源车相关研发投入所致。

记者:秦铭蔚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