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证券报
媒体
2025-04-02 08:44:00
(原标题:AI风往哪里吹? 透过2025年GTC大会看中欧基金科技战队布局)
全球科技界瞩目的英伟达GTC(GPUTechnologyConference)大会不久前落下帷幕。这场被誉为“AI风向标”的盛会不仅吸引了全球开发者与科技厂商的目光,更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记者注意到,在本次GTC大会上,中欧基金特别通过跨洋连线“云逛展”的方式直击科技最前沿,并由中欧科技战队核心成员、指数基金经理宋巍巍深度剖析生成式AI技术的最新突破。
复盘GTC大会:算力芯片需求放缓了吗?
“GTC大会又称GPU技术大会,既是最新一代GPU架构、产品的发布会,也是一场GPU下游应用场景的交流技术盛会。”中欧基金宋巍巍表示,往小了讲,GTC大会上登场的新产品直接决定了AI板块的投资节奏和应用方向;往大了讲,也决定了全世界在AI算力上的进步程度。
今年春节以来,DeepSeekR1的爆火引发了业内对于未来算力需求的热议:大模型训练成本的降低,会带来算力整体需求的放缓吗?在今年GTC大会上,算力需求也成为了讨论焦点。宋巍巍认为,DeepSeek利用算法优化和工程创新降低大模型训练成本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和GPU巨头投资逻辑深度绑定的ScalingLaw(算力扩展定律)。
他进一步指出,在计算能力提升速度已经超过可用于AI模型训练的数据增长速度的当下,大模型的预训练阶段边际效益递减,使得持续投入预训练的回报率下降,除非OpenAI的GPT-5模型能够展示显著的能力跃升并证明大规模训练投入的必要性。这一趋势也促使芯片厂商和云服务提供商重新思考其产品策略,更加注重推理效率和成本优化,而非单纯追求训练性能的极限提升。
“随着推理成本的降低,未来整体算力需求可能还会持续上升,就像发明了蒸汽机,煤炭的需求也会持续上升一样。但是,市场会更关注推理侧的需求,以及推理效率和成本优化,这也是人工智能技术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变过程。”宋巍巍表示。
未来长期关注方向上,宋巍巍建议沿着两条主线进行布局:一方面是AI软件端的“AI+”应用,如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在重塑药物发现、诊断、治疗与健康管理的全链条;在内容创作领域,AI生成技术(AIGC)正在改变音乐、影视、虚拟主播等行业的生产模式,显著降低创作门槛并提升内容多样性等。
另一方面,AI硬件端也是百花齐放。智能手机、电脑进行AI架构重构,AR/VR眼镜实现交互革新,智能玩具焕发新生机;通讯模组、SOC芯片、存储技术(内存和闪存)持续迭代升级,为AI落地提供坚实基础。在众多AI应用场景中,宋巍巍认为人形机器人是未来最具潜力的方向之一,也是算力最大规模应用场景的潜在突破口。
中欧科技战队“上中下游”覆盖AI全产业链
当技术革命撞上投资机遇,专业资管机构的全产业链穿透能力成为决胜关键。在宋巍巍的背后正挺立着一支配置全面、专业可靠的中欧科技战队。资料显示,这支团队由13位基金经理和12名研究员构成,其中,13位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为12年,平均投资管理年限为5年,各自在电子、通信、计算机等细分领域具备深厚的专业背景,12名研究员研究时长累计超10万小时,以理性深度的基本面研究驱动投资。
凭借前瞻布局与专业深耕,中欧科技战队在智能制造、AI应用、机器人等核心赛道已全面布局,成为科技投资领域的标杆力量。记者了解到,中欧基金聚焦科技主题的20多只产品,从上游的半导体、AI硬件,到中游的大模型,再到下游应用端的消费电子、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已实现科技行业全覆盖,既包含了主动管理的行业精选,也涵盖指数化工具,满足不同的投资偏好;同时也配置了港股科技主题、科创主题。全面的布局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丰富的投资选择。
从对技术拐点的敏锐捕捉,到对全产业链的严密扫描,这支“科技战队”始终站在产业变革的第一线。正如宋巍巍在GTC直播连线最后所强调的,“在2025年仍旧得紧握AI科技投资的主线”。
记者 赵琦薇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大众证券报
2025-04-03
大众证券报
2025-04-02
大众证券报
2025-04-02
大众证券报
2025-04-02
大众证券报
2025-04-02
大众证券报
2025-04-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2